比起长城,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意外

 

我在故宫修的表,到底有多厉害?...






大家好,我是P子。

昨天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映了,许多人又一次都被钟表匠人王津先生迷倒:

在这个鲜肉当道的年代,王师傅五十多岁还能圈粉无数,可见他的魅力之大~

王津先生温文尔雅的言谈举止,为人和善可爱。

一次遇到大收藏家在他面前秀表,他优雅地笑笑,事后简单回复几句,却霸气外露:


《我在故宫修文物》王津视频截图
不过,他之所以能成为大众男神,更关键的原因是他负责修复的器物,太令人着迷:


钟表

zhong biao



大家整天男神男神的叫,在网上说想学修钟,其实很多人还是苦于对钟表了解太少。所以今天,你们的P就来跟大家聊聊钟表

万一哪天真的遇到男神了,也可以跟他聊两句,不至于只能对着男神说“超厉害”“超好看”“牛逼”...
首先来看看,王师傅搞的是什么钟?

男神搞的这个钟,和我们在家里用的完全是两码事儿。比如,我们今天的钟表报时,有个鸟跑出来,就觉得很不错了~



但是男神搞的钟,尤其是那些组合成大场景的钟,看上去完全就是一个小型的舞台。

比如大家在电影中看到的,修好的那个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
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


第一眼都未必看得见“钟”在哪儿,有田园风光,有棕榈树,下方还有一个展现各地美景的小舞台。



到点报时的时候,狗的嘴巴会一张一合,鸡会啄米,鹅的翅膀会扇动:


之所以叫“水法钟”,“水法”意思就是指喷泉一类的东西。

钟表里当然不能用水做个喷泉,所以匠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用玻璃做出波浪的起伏效果,或者拧成麻花状的玻璃柱子旋转起来

下方的小舞台到了时间就会打开,里面的船、水、场景都会动起来
在光线的照射下,就有一种波光粼粼好像真的水花一样...
善做“水法”的工匠,可以做出很多神奇的效果。

比如下图这个钟,在下半部分做了一大片海水,其中有一条龙探出头,喷出水柱,把一个小楼阁冲在半空中;


铜镀金空中仙阁祝寿钟
楼阁之中的是八仙的形象,排成队为钟的主人祝寿。当场景动起来的时候,还真给人一种空中的神仙在舞动的错觉。

说到祝寿,不得不说这个祝寿钟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


这是故宫里最出名的钟之一,上层有三个小人,各拿着一个乐器,下面是左右两个戏台子,里面都是关于祝寿的传统场景。

每隔一段时间,楼上左右两边的小人,就会拿出自己的乐器,敲几下,告诉大家现在几点了。

到了特定的时间,中间的小人也会出来敲乐器,然后大家就叮叮当当地奏起喜庆的音乐。

而楼下的两个戏台子也会配合着演出,戏台子里面的仙鹤、仙人、祥云之类的道具都会动起来。

每天一到点儿,就有一场精彩的戏剧可以看。

如此精妙的设计,还有工匠觉得不足,视觉上已经做到极致,又在听觉上考虑起来。

比如清代工匠设计的这款手钟:


镀金嵌料石迎手钟
里面藏了结构复杂的齿轮、充气袋和一些高低音不同的哨子,启动的时候,齿轮一边让充气袋充气,一边让充气袋吹哨子,奏出一曲美妙的乐章。

不是我跟你吹,我这钟可能吹了。

又是看戏、又是吹哨子,非常热闹,但是中国人除了喜欢热闹,也喜欢雅致,于是工匠们又做出了写字钟


铜镀金写字人钟
到点儿的时候,一楼的这个人会拿起笔,写下“八方向化,九土来王”八个工整的大字:
让机器人拿笔写字这件事,在今天的科技条件下也需要费一番功夫才能做到。

而这个钟里没有摄像头、没有芯片、没有智能识别技术,纯靠一套精密复杂的齿轮,就能让机器人拿笔写字,而且每个字都有顿挫笔锋。

实在是让人惊叹!

仔细一看,发现写得一手好书法的,竟是这样一个西洋风格的人物:
这种略带违和感的设计,恰好体现了钟这种特殊的文物,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那么这样的钟表,最初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呢?

据说是明朝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的时候,带了一大堆礼物,当时的万历皇帝一眼就看中了两个钟。


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画像
(汤若望手里拿的那个也是一个钟)
后来的皇帝也一代比一代喜欢钟,于是有些来过中国的传教士就给晚辈们传授经验:中国的皇帝最喜欢的几样东西里,首选的就是钟。

后来基本上每个来中国的传教士,要么自己带两个钟,要么过来帮忙修理修理钟。

一些朝拜进贡的画作中,也常常出现钟的形象:


《万国来朝图》局部
一直到清初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学会自己做钟了。

钟成为了贵族之间主流的赠品


清光绪《大婚典礼全图》 局部
凡是谁家里有了个钟,画像的时候就总喜欢拿出来,让画师画进自己的肖像里。

《故宫十二美人图:捻珠观猫》


清贵族画像
连收藏了天下宝贝的慈禧,拍照的时候也特意嘱咐拿两个钟一起拍...


慈禧照片
当时的人如此爱钟,是因为钟结合了木器、漆器、金银器、玻璃、瓷器、机械等等元素,是各项高级工艺的大融合。

既有西方的精密、严谨的理性美,又结合中国独有的高雅气质,同时又加以吉祥元素和热闹的戏剧场面,虽有高贵奢华之色,却能够雅俗共赏。
这样的器物,曾经让人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幸好有像王津先生这样的匠人,一座一座地修复着,才传承下了这些百年来的精美绝伦。
· 意 公 子 说 ·


木雕佛像的修复老师屈峰在片中说道:

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我们过去常说玉有六德,以玉比君子。玉就是一块石头,它有什么德性啊,但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性来。所以,中国人在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人一样,他是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个椅子。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以物来观自己,所以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

修钟表的人,修复了记录时间的钟表,又把自己一生的时间奉献给了修钟表这件事,他的生命流逝的痕迹也被记录到钟表里,一点点被无言带走。

他们每个人能守护这些文物的时间最多只有短短的一辈子,但文物却因为一代又一代离去的文物修复者的坚守,传承了下来。

我们常常被日本的职人精神折服、为德国人的严谨和敬业感慨,却不曾想到在我们的国家里,隔着一道故宫的宫门,也有这样一群真正具有匠人精神的人。

 

P子说画|艺术穿越指南 06

上能画画设计讲历史,下能逗逼吐槽写段子。

一只神奇的90后小鲜肉,永远活在你的意料之外。

>>>>

相关推荐

☞ 《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何如此动人?

曾经的故宫,比你想像中更沧桑·视频

紫禁城的紫是啥意思?

让艺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意〡外〡艺〡术
读懂艺术,从这开始
微信:yiwai11   微博:@意公子


    关注 意外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