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大的校庆日并忆吴相湘先生

 

老北大的校庆日是12月17日,历史学家吴相湘先生是北大三十年代毕业生。...





老北大的校庆日是12月17日,这个日子的由来是因为北大前身的京师大学堂成立于1898年12月17日。最后一次在12月17日庆祝北大校庆是1948年50周年校庆。下面的照片是胡适校长为五十周年校庆写的文章。



12月17日也是胡适先生的生日,所以今天也是胡适先生125岁冥诞。我坐在芝加哥温暖的室内,望着窗外白雪连天。在这样一个日子,重读胡适先生的文章、重温北大早年渐渐不为人知的往事。



我在1994年芝加哥地区北京大学校友会成立时,得识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的老学长、著名历史学家吴相湘先生。吴老先生自然是我们校友会最年长的一位前辈,每有活动,大多是我去接送。吴老先生当时丧妻不久,一个人住在一家老年公寓里,相当寂寞。我有时去看望他,他会滔滔不绝说两三个小时。老先生当时还能写文章,但是聊起天来已经有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我曾经想要录音,老先生没有答应,他说比较喜欢和我这样轻松地胡说八道,回忆录他自己可以写。他的回忆录《三生有幸》我只看过一部分,如同他的历史著作一样,内容十分扎实。



吴老先生的两位大学同学都是家里的朋友和邻居:孙思白先生与先父两度共事,和父母有三十多年的交情;刘导生先生是一二九的学生领袖,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社科院前身)负责人,是同一栋楼的邻居。因为这层渊源,吴老先生九十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历史系捐赠设立一个“吴相湘讲座”,办了几次,其中一次是请先父去讲。父亲讲的是抗战,对这段历史、对国军在正面战场、对当时人物有颇具个性的叙述。最后以一首七绝结束:

五十年来记梦新,

未名湖畔忆前因。

当时争论人何在?

千载纷纷直到今。

吴老先生的倔强和自信、对自己观点的坚持,都是很有北大人特色的。他说他在台湾、在新加坡就是因为这个性格最后和官方冲突,最后只好远走美国投奔子女,在芝加哥隐居。

吴老先生有很可爱的一面,比如说见到一位漂亮女性,往往会很大方地握住她的手,夸奖她的容颜,然后说自己老了,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看见漂亮女孩子。

岁月匆匆,转眼老先生仙逝快十年了。他在95岁高龄上远行,见证了一个波澜动荡的世纪。老先生留给我一套《国立北京大学纪念刊》,其中就有这篇胡适先生的文章。








    关注 诗意与记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