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宁波最美老地名”出炉 余姚入选6个

 

50个“宁波最美老地名”出炉 余姚入选6个...



“七塔寺,七座塔,塔塔朝天天朝塔;百梁桥,百根梁,梁梁映水水映梁”,这副朗朗上口的对联所说的,正是宁波两处古建筑老地名。

“寻访宁波最美老地方”评选活动中,50个“最美老地名”新鲜出炉。天一阁、它山堰、四明山、七塔寺、东钱湖、慈城镇、百梁桥等50个宁波人耳熟能详的老地名纷纷上榜。据悉,这也是宁波首次就标准地名进行相关评选。

据2014年底宁波第二次地名普查出的最新数据,目前宁波共有76000个地名。此次的评选,是从“初选”700多个地名、“复选”200个地名的再次升级精选。4:1的竞争,让评委们不得不思虑再三,做出一个相当艰难的抉择。

获评的50个“宁波最美老地名”从地名分类来划分:纪念地12个,行政村8个,市镇街道等行政区域7个,桥梁6个,道路街巷4个,湖泊3个,山川、农村居民点片村自然村和居民点各为2个。河流、海港、堤堰、亭台碑塔类各为1个。(排名不分先后)

1


行政区域(7个)

1,慈城镇:位于江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地名由来可上溯到唐代。自唐至清,慈城地区共办过德润、慈湖等古书院14所,县学1所(即孔庙)学宫;科举获举人以上2361人,其中进士518人。



6,石浦镇:位于象山县,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著名渔港。历史上曾为海防重地,城内有保护完好的古镇渔村。

7,鄞江镇:历史文化名镇,古县城、州治地。鄞江源自它山堰通甬江,镇以江得名。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

2


行政村(8个)

8,半浦村:位于江北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清代定名半浦,一直沿用。村内有二老阁等24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浦得名,其浦东隶鄞,西隶慈,分有其半,故曰半浦。

9,十七房村:位于镇海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拥有全国罕见的大型明清建筑群。其郑氏是闻名中外的“宁波帮”中发源最早、绵延时间最长的商业家族。今开辟为古建筑风景旅游区。



14,黄贤村:位于奉化区裘村镇,千年古村落,南宋已有黄贤村记载。国家4A级景区,其森林公园、海上长城、土楼景致优美。

15,梁皇村:位于宁海,千年古村落入围单位。旧传梁太清(547-549)皇子避难于此,逐渐形成村落,就叫梁皇。是中国游圣徐霞客开游的首宿地,梁皇街是古时浙东最早的官道浙东驿道的必经之处。

3


纪念地(12个)

16,天一阁:位于海曙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一两字乃出于汉朝郑玄注《易经》注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名。建于1561年至1566年(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为明代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

17,海曙楼:位于海曙区,始建于唐,万历十三年(1585年)太守蔡贵易重修此楼,采用了唐代诗人杜审言诗中“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之句意,改为“海曙楼”,意取“波宁海定,沧海为曙”。

18,白云庄:位于海曙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氏墓庄,甬上证人书院,黄宗羲讲学处,是我国目前存世的清代浙东学派重要遗址。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之父万邦孚墓庄。万泰第五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人称白云先生,卒葬于此,故名白云庄。

19,华美医院旧址:位于海曙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原名大美浸会医院,1915年改名为华美医院,寓中美合作之意。



25,阿育王寺:位于鄞州区五乡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珍藏佛祖舍利子。阿育王为古印度孔雀王朝国王。相传阿育王遣高僧赠佛珠舍利,分藏各地。此地鄮山僧人得舍利宝塔一座,藏之于寺。梁武帝时重建寺院,赐名“阿育王寺”。

26,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市河姆渡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江流域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测定,其最下层的年代为7000年前,出土骨器、陶器、玉器等文物7000件,全面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27,天叙堂:位于慈溪市龙山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帮代表人物虞洽卿故居。系虞洽卿赴上海经商发迹后在家乡营造的中西合璧庭院,因正厅正中原悬挂“天叙堂”大匾,取天伦乐叙之意。

4


桥梁(6个)

28,灵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亦称老江桥。唐始建桥时,天空映现彩虹,因名灵现桥,后俗称灵桥。

29,高桥:位于高桥镇高桥村,始建于宋,市级十大古桥梁之一。桥高大,拱顶南北横石匾书“指日高升”、“文星高照”等字样,故名高桥。

30,百梁桥:位于洞桥镇百梁桥村,始建于宋,市级十大古桥梁之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宋元年,因桥用一百根横木为梁,故名百梁桥。

31,通济桥:位于余姚市凤山街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初建于北宋,元代改石桥,现桥尾清雍正年间重建。因《诗经》云“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而得名,古称“浙东第一桥”。

32,柴桥:位于北仑区,是宁绍地区四座古桥梁之一。由宋代柴姓人家建造木桥,明清时期多次维修,后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矩形桥。20世纪三四十年代,被四方百姓称为“小宁波”。

33,七星桥:慈溪市文保单位,抗日战争时期七星桥梁战斗纪念地。此桥由孙家境孙氏捐建,位于孙家境村之北,桥名取“北斗七星”之义。

5


道路街巷(4个)

34,开明街:位于海曙区,旧鄮县治所驻地。该地名的由来可上溯至千余年前,因旧有开明坊、横跨县前河有开明桥得名。全长1548.2米,今两侧商肆林立,是市中心繁华商业街道之一。

35,镇明路:位于海曙区,有高丽使馆遗址和灵应庙等区级文保点。以旧有镇明岭得名。南起长春路、灵桥路口,北至中山西路。长1216米,聚集了宁波较多著名婚庆店。

36,百丈路:西起江东南北路口,东至彩虹南北路口。地名由来可上溯到明朝,旧时该路过浮桥之下,至米行桥长99.7丈故名。民国23年填河而建,是江东古老商业街之一。

37,羊额古道:位于余姚市大岚镇。因岭高峻峭如羊额而名,筑于南宋,已存在近千年。沿途有溅水岩瀑布及摩崖石刻,黄宗羲记载其为四明山主要古道之一。今修缮为旅游古道。

6


湖泊(3个)

38,月湖:位于海曙区,省历史文化街区,宁波城市的人文湖。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史学家万斯同等,都曾留下踪迹。

39,东钱湖:位于鄞州区,浙江第一大淡水湖,浙江省著名风景区,有“西湖风光,太湖气魄”的美誉。其湖承钱埭水,故号钱湖,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淡水湖之一。

40,上林湖:位于慈溪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开展海上丝绸之路·上林湖越窑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上林湖越窑始于东汉,盛于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是我国目前烧造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址之一。

七、山川、农村居民点片村自然村和居民点(6个)

41,四明山:宁波祖山,因四窗岩有四个相互连通的石洞而闻名,又因唐代诗人刘长卿诗句“落落明四目”而扬名,宁波前身明州由此山得名。抗日战争时期,以此为中心建立的浙东根据地为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

42,招宝山:位于镇海区,宁波出海口门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宣部命名的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历史闻名的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四抗’基地。

43,憩桥:位于镇海区贵驷,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保留有清代抗法战争时,我国第一艘兵舰“超武号”管带,后升为总兵的贝锦泉、贝珊泉兄弟古宅的将军第,又是科学院院士贝时璋先生的故居。

44,月楼岙:位于象山石浦镇晓塘乡,省级文明村、千年古村。因村处月楼岩下山坳,清时始称月楼岙。黄氏是象山县的大姓之一,黄氏是晓塘乡的第一大姓,月楼岙又是集中居住点,有着鲜明宗族特点。

45,鸣鹤:位于慈溪市,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省历史文化保护区、省风景名胜区。商周时期已有先民群居,秦汉时期,已有原始青瓷批量生产。现古镇有序开放。

46,韩岭:位于鄞州区东钱湖镇,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旧时韩岭集市久负盛名,韩岭老街保留完好。韩的古文为井坦,即井周围的矮墙,他们把岭视作溪水之垣,故称此岭为韩岭。今已是著名旅游风景点。

7


河流、海港、堤堰、亭台碑塔类(4个)

47,姚江:宁波母亲河,也是浙东文化的主要通道之一。远古时代,姚江自四明山发源后,向北流入杭州湾。大约6000年前,因北面地势增高转向东行,在宁波三江口汇入甬江。长度102.4千米,流域面积为1934.1平方千米。

48,象山港:位于象山县,宁波主要港湾之一,著名避风良港。海域水产资源丰富,是浙江省主要水产养殖基地。东临太平洋,是一个狭长型半封闭型海湾,理想的深水避风港,宁波海港文化典型代表地。

49,它山堰:位于鄞江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唐代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创建,建成时即命名“它山堰”。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50,天宁寺塔:位于海曙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后寺前增置东西两塔。东塔于清光绪年间坍塌,天宁寺今亦不存,唯西塔独立,亦称天宁寺西塔。

来源:甬派


    关注 余姚公共自行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