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凡事都有凡是的,以下这些品牌都有这些特例

 






每一个汽车厂商,在造车的时候,很多时候都会贯彻某一种理念,反映在每一款生产出来的汽车上。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一个标签不能整个品牌的车都贴上去,这个话题可以聊很久,之前稀饭和庆哥都有聊过了,别人挖的坑,我也来填一捧土吧。

丰田车省油?未必





丰田的确有很多独步江湖的省油科技,混合动力就是其一。但凡是丰田车就省油吗?



这个问题,有请4AT的致炫出来答题。首先,我们不否认丰田的4AT变速箱的一些优点,逻辑很聪明,懂得调动发动机的动力带,换挡顺畅,完全胜任各种高接低挡,省心可靠,这种变速箱根本就是断了修车店财路的。从这些方面来评价,这副变速箱的确仍称得上是“信得过产品”。



然而,挡位数量少、锁止范围窄(第三代技术就好不少,例子如上汽的1.5配4AT),还是拖累了发动机的油耗表现。不管是我们长测的致炫,还是同事手里的,百公里油耗都达到8L左右,的确不像一辆A0级小车的作风,甚至可以“越级”挑战使用了CVT变速箱的1.6和1.8系列发动机。不过跳过了这个“雷区”,凡丰田车必省油的传说还是挺可信的。

另外,据说今年致炫推出的小改款,就要上CVT变速箱了,油耗应该会掉下一大截,而且平顺性和变速逻辑又会比4AT好上一截。所以顺带建议准备考虑致炫的车主,可以先观望一下新车的动向,或者去4S店打探一下风声。

技术的日产?沙发厂?





技术的日产啊,这句话其实是日产九十年代的广告语。在八十年代左右,日产为了提振销量,提出了“901活动”,意思就是说,在九十年代通过技术革新争取世界第一。这个策略在日本经济泡沫期的确奏效,“战神”GT-R(R32)就是这些技术的结晶。但是到了九十年代后半期经济泡沫破裂,日产901活动就戛然而止了。技术宅没有好归宿。然后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日产了,涡轮增压发动机伸手找戴姆勒要,前沿技术如混合动力和新能源几无建树,产品可靠性深得雷诺真传。“技术的日产”不过昨日黄花。



好在,日产还有舒适性这道杀手锏。日产很注重座椅的舒适度,“沙发厂”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名不虚传的,我也是被骐达后排座椅给俘虏了的。不过有一个调皮的小孩坏了规矩,小型SUV逍客。逍客使用的是高一级的C Platform,因而它得到了一套高规格后悬挂。不过就像在登山小背包里硬塞进“现代汉语词典”,后排座椅的空间被压缩了,座椅靠背太直而且偏硬,坐垫也并不如沙发那么松软,造成坐姿过于挺拔。

本田车都很颠簸很吵?





和本田车聊隔音,就像和广东人聊麻辣香锅一样,根本就是八字不合的节奏。不过凡事也有例外,例如总有嗜辣的广东人。本田的最大单一市场是美国,当年本田征服美国市场的不是靠豪华舒适,而是易于驾驶外加黑科技发动机。所以如果有一些中美同步车型,中国版就会被吐槽过于颠簸过于吵杂,雅阁如此,思域也如此。

美国人真的喜欢听路噪吗?我想世界上应该没有把路噪当音乐的民族。应该这么说,为了制造出美国人喜欢的本田车,本田在很多地方都下了狠料,然而隔音的优先级并不是很高。在有限成本的取舍下,隔音也就成了牺牲项了。

不管美国人是不是那么喜欢“好开”,但我知道中国人很喜欢“高级”。本田自己也不是想不明白这事儿,只是在有限成本里,很难做到这两者兼顾。



如果是本田制造的中国特供车,情况就不一样了。你看凌派、全新艾力绅的悬挂,和纯种本田车们比起来,悬挂的滤震多舒适啊,隔音做得多有诚意啊,简直就像重新用一块大号饺子皮把车子蒙起来了呢。

美系轿车偏向舒适?





坐美国车如同坐船一样,这种印象应该是老黄历那会儿了吧。现在的两大美国品牌,福特和通用,要说他们在中国卖的是美国车,其实是个伪命题。原因也很简单,在中国销售的所谓“美国车”,几乎都是欧化的。美国的这两个车企,在欧洲都有相应的开发技术,如福特有欧洲分部,可以独立完成车型开发和生产,通用在欧洲有子公司欧宝。





福克斯、翼虎、蒙迪欧、嘉年华是欧洲分部开发的车型,而金牛座、锐界、撼路者则是美国本土开发的车型。所以这两个阵营的车开起来的感觉是各有各的基因,欧洲福特的车操控性通常比较好,造型也更运动(更像阿斯顿马丁,系统自动斜视),美国福特的车驾驶起来就比较浪荡了,而且动力都比较猛。但是要说真正的美国福特,还是F系列的那些皮卡,这才是美国人的真主流。



说回通用,欧宝绝对是救通用于中国市场水火的最大功臣,为中国贡献了英朗(Astra)、昂科拉(Mokka)、君威(Insignia)。这些车对于2010年前后的通用意味着什么,相信大家也都记忆犹新。而这几款车开起来,也都很有欧洲车的味道,不算舒适但操控感好,车厢的味道也正宗。至于通用的美国车……没个3.6或以上的排量都不好意思了。

好吧,篇(tou)幅(gong)所(jian)限(liao),这次我就先聊到这里。总之呢,贴标签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有兴趣的话,我们接下来再找几个品牌或者技术开刀,看看它们的凡事有特例,都出了什么状况。

注:新车评网原创文章,转载请在显明位置注明出处,新车评保留追究权利。


    关注 新车评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