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场等一艘船

 

在机场等一艘船,这样的傻事我们做了多少次,却还乐此不疲,满心欢喜。...



跑完步回寝室,看到宿管夫妻二人站得笔直在拍照。

某摄影馆找D(我之前参加的一个在师大颇具影响力的团队)合作,说要做一个公益项目,免费帮师大宿管拍照,借此宣传自己。D开会讨论合作的具体事宜,boss让我们考虑这个活动怎么进行能扩大影响,同时把D的公益形象提一提。

十几个人热火朝天地讨论着,要拍哪些场景,要让楼管们做什么动作,穿什么衣服(民国装,工作服什么的都有人提),配什么文字。

我插了一句:在我们讨论这些事情之前,是否应该问问那些大叔大妈自己的意见?假设他们并不想上镜进入公众视线呢?并且这个项目我并不觉得算得上公益活动。

小伙伴们似乎没有深入考虑我的话,只是不可置信地看着我,信誓旦旦地说不可能,有人免费帮他们拍照他们怎么会不乐意?!

善良的大叔大妈确实不会拒绝被拍照。

可这里面的思维方式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 我们往往想当然,想当然地觉得自己在做好事,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一定会接受。
  • 被贴上某些标签之后,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标签是否得当,而往错误的方向奔去。
  • 偏偏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思维。


我无意指责或看轻某些人,也无意扫大家的兴,只是一旦意识到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不说清楚就浑身难受。

看着依旧热火朝天的讨论,我很想说服自己压下心里的不舒服融进去。可是做不到。大家的态度就像摆弄商品一样,想出各种点子为了卖出好价钱。

就算撇开这些不谈,为了提高自己的公益形象去做这件事情。我们的平台是服务师大学生,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盈利,公益跟我们的定位并没有关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傻乎乎的,在机场等一艘船。

《最好的我们》拍成了网剧,看了两集想起高中最爱的《橘生淮南》,于是下了电子书重温。

想起高中四楼的某位大神。

我高一进来就分在一楼,后来读文科留在了原来的班级,加上那时候除了读书刷题周六的电影和小说之外对什么都不关心,所以一直不太知道这位大神。

某天傍晚背书的时候听到广播里放某班全体同学祝XXX生日快乐,觉得这名字好耳熟,问了班里同学这人谁。旁边一个女生很惊讶地看着我,你连XXX都不知道啊,创新班(比实验班还神奇的班)学霸,常年第一的那个男生啊。我只能尴尬地哦一声,心想学校又不公布排名榜单,我怎么知道他是第一。

仔细想想,这个XXX是至今见过的活生生的人里面最像盛淮南的人。

还有一次是高三下了晚自习,那天走得很晚,看到昏暗的路灯下一对情侣。直觉告诉我那个男的就是XXX,因为那段时间疯传他和班里一个女生在一起了。

他们走得很慢,我就一直慢吞吞地缩在后面,没有勇气走在前面。

后来想想自己这么没用干嘛,跑到前面认识的同学边上大声说了句,空气里都是荷尔蒙的味道啊。

感觉到后面的大神背脊僵了一下,只是一下。

我知道自己的小聪明得逞了,虽然并没有什么意义。反正是一个没有结局的从未开始的故事。

在机场等一艘船,这样的傻事我们做了多少次,却还乐此不疲,满心欢喜。



图图假正经

自言自语,为自己,也为你
一个球迷文青学渣的大实话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关注 图图假正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