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比雾霾更可怕的竟然是…

 

科普妹将为您一步步戳穿这些骇人听闻的谣言…...

科普,我们是认真的!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
自12月中旬以来,华北黄淮等地遭遇大范围雾霾天气
这些天你也许见惯了这样的风景
在持续性的雾霾阴影下,一些流言也开始在网上滋生
说的“引经据典,义正言辞”
吓得科普妹都觉得跟真的似的...
可事实又是怎样呢
下面科普妹将一步步戳穿这些骇人听闻的谣言…
红色预警标准不取决于硫酸铵




在我国,霾红色预警的标准取决于下列几种情况:

也就是说,气象台发布霾预警参考的主要指标是能见度和PM2.5浓度,而应急办发布重污染预警的主要指标是AQI指标和持续时间,AQI除PM2.5外,还包括SO2、NO2、PM10、O3、CO五项参考标准。
看来很多人把启动重污染红色预警都归结到硫酸铵上,确实是冤枉人家了
硫酸铵一直是PM2.5的主要成分

根据中国环境检测总站在2014年监控的一项数据,北京地区1-8月重污染总天气较2013年同期减少了11天,但是7月却较2013年同期却增加了5天——在空气中铵盐浓度更高的夏季,污染天数经治理后不减反增,除了气象因素,就是氨排放未得到控制。



△2006年中国氨排放分布图。据调查,我国的氨气排放,主要来自氮肥的滥用和畜禽粪便的不当处理(doi:10.1029/2011GB004161)

虽然这次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官方尚未公布检测数据,但可以猜测,本次PM2.5中铵盐的组分占到了40%-60%。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在北京市曾经的污染检测中,铵盐(包括硫酸铵和硝酸铵)比例最高曾达到过70%。

总而言之,铵盐其实早已深入人心(以及其他四脏六腑),并不是这几天才跟着“红警”突然出现的。
硫酸铵危害并非最大黑手


既然硫酸铵一直是PM2.5的主要成分,且急性毒性微弱,那么所谓的“伦敦有次硫酸铵超标致死”的说法,显然缺乏可信度。

1952年12月,伦敦连续5天遭浓重雾霾封锁,直接或间接死于这场“超级雾霾”(The Big Smog)的人数以万计。这场雾霾也直接促成英国颁布世界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空气法案》。

△1952年伦敦大雾
主流研究认为,伦敦大雾的致命凶手,是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在雾霾中与其他成分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被氧化为硫酸液滴,具有巨大的杀伤力。这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使体弱者发病甚至死亡。
1952年伦敦大雾悬浮物、二氧化硫浓度和死亡人数曲线。


但硫酸铵并没有“伦敦酸雾”那样的杀伤力。不仅如此,北京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在十年前就已达标,城中区煤烟型污染也一直在转好过程中,并且煤烟产生的重金属浓度值也有了大幅度下降(相比十年前下降了将近一半),不太可能发生类似的“酸雾”事件。



如上图所示,硫酸铵虽然不是危害最严重的,但是铵盐粒子(含硫酸铵)正是上述毒害物质的重要载体,比如它能吸附汽车尾气中的苯并芘、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因此还是要尽量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北京空气中硝酸铵大于硫酸铵


有关酸铵,其实除了硫酸铵,还有硝酸铵(对,没错,是“硝”不是“硫”,重要字说三遍……)
△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在空气中氧化形成硝酸、硫酸,后与与氨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

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表示,就北京的二次颗粒物污染来说,硝酸铵粒子在PM2.5中的含量比硫酸铵粒子更高。
硝酸铵是由氮氧化物和氨反应生成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是燃烧锅炉、机动车尾气等。

彭应登则表示,在空气湿度高而且气温寒冷的情况下(例如20日空气湿度达到80%~90%,最高气温只有5摄氏度),铵盐会快速形成。相对来说,高湿度更有利于硝酸铵的生成。所以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硝酸铵的含量应该要大于硫酸铵。

所以科普妹要强调:

1、雾霾红色预警信号设置与硫酸铵无关;

2、硫酸铵一直是PM2.5的主要成分,并非这次特有;

3、伦敦雾致命元凶为二氧化硫,而中国PM2.5雾霾中的硫酸铵急性毒性级别为微毒。
还有哪些传得神乎其神的谣言
科普妹讲了半天硫酸铵
下面我们再见识下谣言编造者的脑洞有多大
谣言①
谣言:网传图片显示,某公安局指挥中心24块监控屏幕上看不到路面情况,显示为白茫茫一片。
网传图片
真相是↓↓↓↓↓↓↓↓
实际情况
谣言②


谣言:京津冀雾霾主要来自内蒙陕西山西?京津冀的雾霾,其主要是由内蒙、陕西、山西这三个省区为主要污染源造成的,而雾霾最严重的京津冀三地自身产生的污染是次要的。
真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柴发合研究员解答:大量的观测分析和模式研究都表明,京津冀大气重污染主要是本地积累加上外地传输导致的。其中,京津冀三地自身的排放量大是最主要的因素,对PM2.5污染的贡献约为70%左右。冬季采暖期间京津冀本地污染物排放强度大,是重污染天气高发的根本原因,一旦气象条件不利,就可能形成重污染。
谣言③
谣言:4000流明灯光下微距镜头拍的北京雾霾。
传说中的“北京雾霾”↓↓↓
真相:事实上形成雾霾的雾滴、细颗粒物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需要借助显微镜仪器。视频里最多只是灰尘而已,但灰尘和雾霾的防护以及形成原因都有很大差别。雾霾固然可恶,防护、科普、宣传也必不可少,但也要实事求是不能混淆概念。
谣言④
谣言:雾霾天不能戴隐形眼镜。
真相:这个谣言真是传了好多年。其实,正规隐形眼镜的材料都比较光滑,眼泪冲一冲就很难粘上脏东西。而且隐形眼镜可以完全盖住眼角膜,雾霾颗粒基本不可能绕开镜片钻进眼睛。
看完了这些,由衷的想说:
最后,科普妹要说的是,谣言治理不了雾霾。空气虽然不好,但这些更让人糟心的谣言,还是别再传了。综合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科通社、腾讯、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

转载请注明:科普中国网(ID:kepu_china)

支持我们请点赞☟☟
公众号ID:kepu_china

科普,我们是专业的!

中国科协官方微信 国家科普门户平台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科普中国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