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淄博陶瓷劫

 

2016年,淄博进入“史无前例”的环保整治,地区排放标准远远高于国标。不仅如此,当地政府更以建陶产业为突破口...



2016年,淄博进入“史无前例”的环保整治,地区排放标准远远高于国标。不仅如此,当地政府更以建陶产业为突破口,力将建陶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成全市样板。

为此,淄博当地政府不仅加大建陶产业转型升级力度,而且频频使出政策“杀手锏”:鼓励有实力陶企退城入园;一度封停十余家环保抽查不合格陶企6个月;明令禁止陶企“夜间制粉”……

自今年9月份以来,淄博市先后出台《淄博市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工作方案》、《财政支持建陶行业精准转调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及《淄川区建陶产业精准转调实施方案》,进一步保障建陶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加速。

而9月19日公布的《淄博市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再砍掉5亿m2 产能,全市最终只保留2亿m2 建陶产能。这是迄今为止,淄博当地政府第二次大刀阔斧去建陶产能。

淄博陶瓷面临着近三十年来最大的劫难。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淄博市政府此次出手有些“狠”,没有给企业留出足够的转型升级时间。更有不少包括佛山在内的行业人士认为,淄博政府在建陶行业的转型升级上存在“一刀切”,甚至有些“武断”。
图为在2016年被政府要求关停的淄博某陶企。


▍淘汰落后产能刻不容缓

淄博作为全国第二大建陶产区,在拥有 一批优秀建陶企业的同时,亦集聚了数量庞大的低端产能。

有淄博老板向记者讲诉:在他们村里有一家支离破碎、破烂不堪的村办陶企,从他的童年开始,直到他大学毕业工作,跨越近三十年,一成不变地以“露天堆置”的最传统方式,将生产成本控制到极致,竟也能“奇迹般”地存活至今。

更有意思的是,这家破烂的陶瓷厂一度被当地人戏称为“市场好坏的晴雨表”——产品生产无需仓库,市场旺销时,产品一下线便会被前来拉砖的货车拉走;而遭遇淡季时,露天堆放,待旺季到来,自然销售一空。

这样的落后产能在淄博还有很多。按照陶企和供应商的说法,淄博有多少家陶企,可能连当地政府自己也说不清。按照本报不完全统计,当前淄博大致有200余家陶瓷企业、300余条生产线,平均每家企业不到1.5条生产线。产业集中度非常之低。

但是,自今年初淄博市政府对建陶企业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后,这类企业的日子开始不舒坦了。

随着2016年11月17日《淄川区建陶产业精准转调实施方案》的公布,不少淄博陶企将可能失去保留就地升级资格。因为《淄川区建陶产业精准转调实施方案》明确要求:企业提出申请、签订承诺书并缴纳升级改造保证金。按照企业生产线数量是1条、2条、3条及以上分别缴纳保证金1500万元、1800万元、2000万元。

对此,不少陶企负责人非常清楚,不交纳保证金,下一步连存活的机会都没有。最晚至今年底,淄博产区将有三分之二的陶企需要产地转移或退出舞台,这其中包含这类低端落后产能。

这是淄博市政府对当地建陶产业实施的第二轮转型升级,旨在进一步加快建陶产业结构调整,有力助推建陶产业转型升级。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回忆,1978年以前中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1978-1985年则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开始萌芽。协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86年在山东淄博成立,由于淄博的陶瓷历史底蕴和当时的工业基础强于其他地区,所以那时的淄博建陶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淄博就已经有了几家大型建陶企业,淄博当时的产业链也已经比较完善,这种优势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

而如今的现状是,淄博多数陶企没有品牌,这是淄博陶企近年来非常尴尬的发展难题。虽然历经三十多年的迅猛发展,淄博产区在行业内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但对于大多数淄博陶企而言,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生产设备陈旧、产能低、单位能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行业形势极其不景气的大环境下,淄博多数陶企陷入了“上有佛山品牌压制,下有周边产区低价冲击”的两难处境。

宋诚(化名)是淄博当地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经历了淄博建陶风雨发展近20载。在他看来,当下淄博建陶的确到了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因此他对政府转型升级的初衷表示理解。

▍高峰时期占全国瓷砖总产能23%

事实上,政府对淄博建陶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大幕,早在2009年就已如火如荼开启。据记者了解,截至2008年底,淄博产区便已具备270家建陶生产企业、508条生产线,超过12亿平方米年产能的规模。

彼时,淄博产能占全国陶瓷砖年总产能的23%。但由于淄博建陶企业多而不强,并且经营秩序混乱,一直被外界诟病,并束缚淄博建陶产业的发展提升。

为此,淄博市政府于2009年对当地建陶产业首次提出了产业调控、科学发展的目标,并于当年出台了《淄博市建筑陶瓷产业调整振兴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指出,3年时间内,通过关停一批落后产能,将淄博建陶产业规模由2009年的12亿平方米控制到7亿平方米以内。

而后,淄博市政府又分别于2010年12月与2011年8月两次明确要求:2011年底前,确保完成5亿平方米落后产能的关停任务。

经过前几年努力,淄博首轮减产计划基本实现目标。根据《陶瓷信息》报联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分别于2011年、2014年组织开展的两轮“陶业长征—全国陶瓷砖产能及产区发展状况大型实地调查活动”的调查成果显示:2011年7月,淄博产区陶瓷砖年生产能力为12亿平方米;到2014年底,这一数据已成功下降至7亿平方米左右。

但令人尴尬的一组数据是,2014年根据淄博市国家税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淄博全市共完成国税收入256.47亿元,而170家建陶企业2014年的纳税总额仅为3.87亿元,仅占1.5%。与此同时,建陶综合能耗却非常之高,消耗的土地和其他资源也非常巨大。

如今在环保要求、安全生产以及节能减排等新一轮任务及要求的重压下,淄博产区亟需通过加快陶企转型升级来实现优胜劣汰,达到建陶产业健康、优质、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也是对建陶产业实施精准转调的主要原因。

2015年12月31日,淄博市下发 《关于加快主城区南部区域建陶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由此加快了对建陶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而自2016年9月以来,淄博市先后出台《淄博市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工作方案》、《财政支持建陶行业精准转调的若干政策》的通知及《淄川区建陶产业精准转调实施方案》,进一步表明淄博当地政府对建陶企业转型升级进程加速。

其中,在2016年9月19日公布的《淄博市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全市最终只保留2亿建陶产能。

面对淄博市政府第二轮提出的再砍掉5个亿,最终只保留2个亿的决定,这令包括宋诚在内的诸多行业人士表示无法理解,并在行业引起了一场酣然大波,甚至有不少的陶瓷行业人士质疑:2亿产能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

其中,更有不少业内人士质疑“2亿产能能否支撑整个产区的未来发展需求”。事实上,面对淄博建陶产能的大刀狂砍,首当其冲的便是客户的大量流失,同时也波及到当地多个商贸平台。

不少贴牌商告诉记者,当前包括中国财富陶瓷城在内的各商贸平台空租率不断升高。由于今年来一系列的产业政策调整,已有不少租户或外转、或退出,即使留下的,信心也明显不足。

淄博建陶行业资深人士唐云邸(化名)认为,真正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应该是用市场的手段,用经济杠杆或市场经济规律来把供给侧改革的淘汰能效消化掉,是采用“两头夹中间”的方式消化落后产能,而不是用行政调控的办法。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一个用时间换空间的科学过程。

▍“有时上午发的通知,下午就更改了”

到了2016年11月中旬,《淄川区建陶产业精准转调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并明确要求:企业提出申请、签订承诺书并缴纳升级改造保证金。按照企业生产线数量是1条、2条、3条及以上分别缴纳保证金1500万元、1800万元、2000万元。虽然该方案的尘埃落定,标志着淄博建陶产业转型方案的最终敲定,但依然令陶企对未来发展方向表示迷茫。

“文件内容变化太快。”多数淄博陶企称,即使钱交了,心里同样没底,依然担心明年产业政策会发生调整。

据本报记者了解,今年淄博当地政府对建陶产业出台的相关政策变化的确过大,这让多数陶企颇感不适应。通知多以书面形式下发,有时亦以口头通知,其中,多数书面通知并未加盖公章。曾在一段时间内,早上下发的通知,到下午就更改了,后来竟不知道以哪份为准。

“有的通知内容并不很具体,企业需要自己琢磨。如在年初的脱硫脱硝设施建设中,由于当时没有详细要求,不少企业在建设完成后却因验收不合格而只能推倒重新招标建设。”淄博一位不愿署名的陶企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不少陶企负责人分析称,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企业与政府沟通渠道不畅,导致双方在衔接中出现脱节。但现实中,企业又担心“枪打出头鸟”,想说却不敢说。

唐云邸告诉本报记者,一个行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并非一蹴而就。除此之外,政府应制定与行业发展相匹配的制度标准,企业希望产业政策稳定,陶企才有时间研发高附加值产品,走品牌路线。而此次政府要求过急、用力过猛,反而让企业失去信心得过且过,更谈不上创新。

实际上,自今年6月份以来,淄博陶企的产品创新速度明显放缓,并且多数展厅的建设及装修速度也减缓,甚至处于停顿状态。

▍巨额成本压力下,“今年先活着”

由于近年行业形势持续低迷,多数陶企面临巨大压力。因此对于不少陶企而言,今年最重要的是“先活着”。在淄博,抱此想法的陶企更多。

近期,淄博产区亦发生多起陶企因资金链问题而被员工堵门讨薪事件。其中导致资金链紧张的原因,主要受市场惨淡影响。由于当前销售不畅,瓷砖多被堆放于仓库,现金流变成了产品。而在成本方面,煤炭一路狂涨、运费也不同程度上调,其他原材料也都纷纷涨价,都进一步导致各陶企厂家成本一路攀高,并造成陶企几乎无利润。

不仅如此,本年度开工期间,淄博产区多数陶企生产线一直处于开开停停状态。“今年开着的企业在亏,停了的也亏,挣钱的没几家。”宋诚如是说。

同时自去年以来,淄博陶企一直在加大环保设施、厂容厂貌等投资,且还要支付新增设施运行所增加的成本费用。

据了解,今年,每家淄博陶企至少增加500~600万元的环保设施投入,多者超过千万元;此外,新增的运行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淄博一陶企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经初步估算,其公司仅新增的环保运行费用、以及原材料上涨等费用均摊到每平方米瓷砖上,至少不低于5元。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而瓷砖价格却无法上涨,只能由陶瓷厂买单。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即使淄博政府不对陶企进行转型升级,市场也将会淘汰一部分陶企。如产品附加值低、依靠拼价格以及部分销售网络不牢固的企业。

而政府对陶企转型升级的加速,进一步加重了陶企经营压力。眼下,就地保留升级陶企还需缴纳巨额保证金才会有资格踏入门槛,对多数陶企而言,即使交了钱,今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不少有心继续留在建陶行业发展的陶企开始选择外出。事实上,淄博陶企现已逐渐分流,有出租方借机将企业卖给承包方,也有企业选择外出建厂或包线,更有企业明确表示退出……据记者了解,当前已有多家淄博陶企分赴广东、河南、山西等省份建厂、包线。

不过,这种模式也引发不少业内人士的担忧:“淄博陶企外出发展易出现“水土不服”,多数淄博陶企在管理方面是一大短板,同时品牌影响力、营销策略等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系列“后遗症”如何破?

截止目前,淄博产区已有部分陶企停窑进行“煤改气”相关设施的改造建设。此前,淄博政府在公布的《淄博市建陶行业精准转调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就地升级企业在明年必须使用天然气生产。

当前形势下,宋诚对淄博陶企单独改用天然气表示担忧。他认为这样会造成淄博与周边产区不在同一平台,无法公平竞争,这对淄博陶企又是一次严峻考验。

“在一段时间内,淄博陶企只有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有足够空间应对成本增长问题。这对于当前营销环节薄弱、销售网络向心力不强的淄博陶企来说,压力非常之大。”宋诚如是说。

而在唐云邸看来,目前淄博产区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痛苦期。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一个行业要聚群才会有效应。

这一观点与淄川区政府近日出台的建陶产业精准转调实施方案不谋而合。11月17日出台的《淄川区建陶产业精准转调实施方案(2016-2017)》中明确鼓励通过强强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打造一批经济实力强、品牌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区建陶产业加速转调升级。

唐云邸分析认为,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行业发展政策要稳定。“今后淄博陶企应该学会与政府进行沟通,产区内各陶企更要抱团。”

唐云邸同时坦言,当前形势下,淄博陶企只有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有的放矢,顺利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首先,淄博产区目前无核心竞争力;其次,在市场上拿不出最核心的产品去抗争;第三,从技术优势来讲,淄博也不及佛山;第四,淄博多数创新只是更新,而不是真正的创新。另外,由于淄博陶企规模小,多数陶企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研发团队的费用。在淄博,产值超10亿元的陶企寥寥无几,更无资金实力投入研发;第五,由于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抗风能力较弱低。

据了解,在2008-2009年,淄博建陶产业发展达到历史高峰。彼时淄博产区约有近270家企业,508条生产线,近3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建陶产业工作,其中直接从事陶企生产的一线工人达10万人,并且至少有7000~8000人从事熔块、釉料及配件等上游配套行业。

而如今,尽管陶瓷生产线数量较2008年大幅减少,但直接或间接从事陶瓷生产的员工人数仍不在少数。随着多数陶企转移外地或退出行业,这部分原从事陶瓷生产的产业工人,以及部分配套企业从业人员的转移与安置,也将成为淄博当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广告
-- END--
▍推荐阅读│ 请点击下面标题

►淄博封杀70%以上的产能,谁给了他们这般权利?

►陶企请注意:即日起,新建项目必须先“领证”方可排污

►淄川出台建陶产业精准转调方案,全区就地升级8000万产能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陶瓷信息微信第853

发布产品 | 求购 | 招聘 | 代理 | 爆料 | 吐槽……

点击下面  阅读原文


    关注 陶瓷信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