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演唱会天价门票有价无市,天后的尴尬和不为人知的商演内幕

 

王菲天价演唱会门票没人买,所谓的一抢而空只是假象?...



12月30日,天后王菲的“幻乐一场”演唱会即将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开唱,从9月9日发布会到12月5日预售门票,很多人的关注点并不是演唱会本身,而是这次演唱会史无前例的高票价,最贵的票价为人民币7800元,最便宜的票价为人民币1800元。据说12月5号预售时,门票只用了32秒就卖光了!不禁另人咋舌。然而没过几天,“幻乐一场”又开始默默售票了,门票溢价开始回落,有的还赠送礼包,显然消费者已经不买账了。

3天前,媒体人杨樾连发数条微博,揭秘12月底王菲上海《幻乐一场》演唱会天价票内幕,大意是:门票会降价的,原价都没人买,全砸手里了,之前炒到10万一张已成笑话,想看演唱会当天去现场几百就可以买到黄牛票。这一言论一时间引发了乐迷、网友的关注,争议与讨论声不断。


媒体人杨樾
为什么这么贵?


关于这件事,文艺之声的记者也采访到了媒体人杨樾。他觉得这场演唱会从定价到售票都不正常。

演出票定价太高,贵也得有贵的原因,演出主办方也是商人,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也不能接受有价无市的状况,可为什么票价定这么贵呢?有人说是黄牛在炒票,有人说王菲在背锅……

杨樾:这场演出这个定价是不对的,它的根源不在于网上爆出来的黄牛在炒票。实际上它的根源是在于王菲自己要一个亿。这就需要演出现场这八千多个座位去平摊这一个亿,再加上制作费、场地费等几千万的费用,那摊到每张票上的钱就已经接近两万了。所以,她卖1800到7800这个票价本身就收不回成本的。那就注定了需要通过炒票把成本收回来。所以根源上是王菲自己要价要的太狠了。

演唱会的票价高低与演出筹办的成本成正比,除了王菲的演出费,一场演出还有哪些成本?杨樾:一场演出的成本包括几大块:演员的演出费、制作费、场地的安保费、演员的食宿行还有宣传的费用。其中最大的成本就是演员的劳务费。演员要的钱如果特别高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票价,票卖的特别贵就会不好卖,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平衡点。现在我们一般认可的港台的巨星最贵的票价基本就在两千左右,这是很多人可以接受的。

只办一场,听上去是“限量”的意思,可限量的东西都贵啊,无法分摊成本。于是,如今主办方和消费者都被架在那儿下不来,十分尴尬,2016年最大演唱会泡沫就要破掉了,业内人士也评论这场营销最终还是玩过火了。而这也是演出市场的“非理性”的表现吧。杨樾:演出行业从来就不是理性的行业。总有人想试一试,以小博大。因为演出行业是一个有今天没明天的行业。大的演出方不会放过一个去搏一次的机会,这里边总四有赔有赚的,所以他不是按照理性来判断的。

都想试一试,都想分一块蛋糕,可试一试也是有成本的,最终可能会没有赢家。有演出商则评价道“这个就是典型的主办控票+互联网配合不利的失败案例”。幻乐一场,在主办方那里仿佛变成了幻梦一场。最后市场的蛋糕没有分到,却尝到了心酸的滋味。
消费者为什么不买账?
演唱会门票虽然带有稀缺性,但毕竟不是必需品,有从业者都说他甚至不建议自己身边的朋友“去花这个冤枉钱”,而且王菲的粉丝大多是稍微年长的70后、80后,相比于90后、00后,这部分人群购买消费的冲动性已经很小了,更加理智。商品价格与消费者之间需要达到一种平衡,才能达成交易,当价格弹性空间被压缩,主办方一方将绳子抻得太紧,绳子就可能会崩断,消费者拍拍屁股走了,主办方无法收场。
有相关从业者直言:“1800的票市场上都很少,再加上营销带来的溢价,严重消耗了消费者的心理底线”,这样的定价策略说得好听一些是试探演出票务市场的天花板,但是说得不好听一些,就是“捅娄子”。

过度的囤积居奇和营销炒作,最终迎来的却是有价无市和消费者的冷眼旁观。大麦作为“幻乐一场”开票平台释放出了第一波票,随后媒体竞相报道,放大了供不应求的效果。但是,有深谙粉丝经济的业内人士说:“这个时候王菲的忠实粉丝们一定是该买票的已经买到票了。”而在其他各种渠道,门票价格被炒到天价,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消费者们开始知难而退,接受“买不到”的现实,消费热潮退却,消费欲望疲软。(摘自“娱乐资本论”公众号)

粉丝经济是最近两年热起来的一个词,但热度过去之后,消费者回归理性,套路不再得人心,靠营销、炒作、忽悠去消费乐迷的情怀和热情,终究是行不通的。推高了价格,吹起了泡沫,最后买单的是谁?被宰的只有真爱、真情的粉丝,而不是看热闹的群众!
当情怀已经消费不动……
王菲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是上世纪90年代初华语月坛中的一股清流、一抹亮色,更是一代人的时代记忆。于是,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时代记忆又被包装成一种情怀被贩卖。
王菲和陈家瑛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并不是对市场规律的极致迎合,而是将粉丝对于天后的美好记忆拿来消费,是看到粉丝经济的红利后准备老酒装新瓶再卖一回,还要高价的卖一回。但是,天后及演唱会的主办方可能忽略了一点,今非昔比,美人迟暮,当代人对于情怀的消费上限被高估了。

孰是孰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最美好的东西总是在记忆中,愿那些熟悉的旋律一如既往,愿那些打动人心的唱词,能始终映照在你我的流年。

供稿:小钊

图文编辑:郝伊人 杨宇静

合作请联系:haoyiren@cnr.cn

生活里的文艺 | 文艺里的生活
wyzs.cnr.cn



微信ID:wenyi1066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文艺之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