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和社区前进,移动端将是后期消费主流

 

尽管“电商3.0”、“电商4.0”、“电商5.0”等超具逼格的词汇屡见不鲜,然而电商真正的大变革并未真正出现...





尽管“电商3.0”、“电商4.0”、“电商5.0”等超具逼格的词汇屡见不鲜,然而电商真正的大变革并未真正出现,仅支付和物流等基础设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电商走了十几年,依然在蹒跚前行,偶尔也有新兴公司试图挑战和颠覆市场。不过,电商依旧是巨头们的生意,小喽啰们的梦想越大,越容易成为泡影,变革还未到,移动电商来了。

报告称,2014年iOS和Android平台上的购物应用使用量同比增长174%,相比之下2013年为同比增长77%;其中,Android应用使用量同比增长220%。

公用事业和生产力应用则排在第二位,其使用量同比增长121%;通信应用和社交应用排名第三,为同比增长103%。整体应用使用量同比增长76%,这意味着前述三类应用的增长均超出整体市场表现。

报告显示,虽然所有应用类别的使用量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游戏应用的增长率落后于整体增长趋势,仅为同比增长30%,低于2013年的同比增长61%;与此同时,音乐和新闻应用的表现也不及整体市场。虽然这些类别的应用原本拥有的用户基数更大,因此其增长较慢是合理的,但仍反映出了一种趋势,即用户正在利用日益强大的智能手机来从事某些活动(如购物、工作和健身等),而并非只是用来消费内容。

短短几年内,移动电商的发展趋势就超过了PC,而且有了这几年用户习惯的逐渐培养,移动端的购物体验比PC端更好,再加上几大电商平台的刻意优惠,移动电商不火不行。

自2016年起,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几大移动电商平台,纷纷开始了自身产品的“深度化”跃进,区别于“电商3.0”、“电商4.0”、“电商5.0”等虚无缥缈的概念,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们的“深度化”跃进表现在内容和社区两方面,大大加深了购物之外的体验。

优酷自频道市场总监许维在朋友圈提到:“为什么内容电商今年突然火了?我觉得阿里助推是直接原因,自媒体需要解决变现问题是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市场进入消费升级阶段,需要内容来承担“需求创造”的任务。说“内容”是消费升级的火车头毫不为过。在供给过剩的时代,市场需要的是需求,而生产需求的则是“内容”。只有内容,才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为非必需品买单。”实际上不仅只有“内容”了,社区部分也是一大亮点。

内容和社区的融入,也是电商的分内事

“10亿!100亿!300亿!500亿!……”随着数字的跳动,天猫双11的成交额在不断地刷新,而超越往年打破新的纪录也成为了意料之中。据阿里巴巴公布的实时数据显示,11月11日凌晨1分12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就已经超10亿元;在5分45秒交易额超50亿元,到了12分钟28秒,天猫双11的交易额冲破100亿元,33分53秒,2015天猫双11交易额超200亿元。

“今年所有品类和单品的销售都明显超过预期,有的品牌销售进度已经超过了60%,有的品牌单品甚至已经售罄。”阿里巴巴集团中国零售事业群总裁张建锋在谈到今年双11的趋势变化时表示,移动电商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交易额的提升,更多人可以随时随地的下单,也让支付流程更加简化便利。数据显示,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开场仅用17分58秒,无线交易额就超过1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无线交易额曾一度超过90%的峰值。天猫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中午12时,无线端交易量保持在70%以上。有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的双11也有望成为中国移动电商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

据苏宁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双11截止到上午8点,线上线下订单量同比增长372%,移动端订单量占比达64%。另据记者了解,苏宁今年的O2O购物节11月5日正式开启以来,线上移动销售就出现了前两日同比增长416%的“盛况”。而昨日的双11战役中,这种购买行为向移动端迁移的现象仍在延续,双11当日的第一个小时,苏宁移动端端同比增长1371%,连续5个季度增长;国美在线截至11日中午12时的数据也显示,全站流量暴增3倍,交易额(GMV)同比劲增418%,移动端订单量占比高达70%,平均客单价超过2300元,再次蝉联移动端客单价之冠。

第一,移动电商融入内容,能够扩大非必需品的购物需求。微信几近于占据了用户的全部使用时间,但微信并不是全世界,还有大量普通的用户好友量没有破千。微信并不能完全消耗用户的无聊时间,尾部APP们会抢占一部分,但像天猫、京东、苏宁易购这几大APP也是用户使用频率前几的APP之一。

时间被切碎以后,用户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有必须购物的需求,而浏览是免费的,用户可以免费在天猫、京东、苏宁易购这几大APP里够随时随的浏览,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无需一定要购买,只是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以及打发更多无聊的时间而已,而移动电商APP里的内容,显然符合这个逻辑。

免费的“恶性”又来了,移动电商APP里的内容并不单纯是内容,还有购物,用户能够无缝的进行购买和支付,前提是这些内容get到了用户购买的G点。

内容的增加,间接让用户在非购物需求下提升了购物需求和欲望,而这,恰恰是移动电商平台们需要的。毕竟传统的电商故事快讲完了,投资人和市场都希望看到新的增长点,电商导购的价值体现出来了。

第二,社区内容增强用户活跃度和黏性。除了直接的内容需求和购物外,电商平台开辟了热门的话题区域,比如母婴、娱乐等,深切的切中了妈妈/准妈妈们的需求点,因为这些群体的盈余时间会较多,间接的说是无聊时间较多。

社区内容能够让这些群体聚焦在一起,并且逐渐增强对APP的依赖性,一旦有了依赖性,移动电商平台们想要的用户活跃度和黏性就有了。

切勿盲目跟风,电商最终还是巨头的天下

由媒体到电商,由内容到电商,由社区到电商,由搜索到电商,这几条路都被各类满怀梦想的创业者们踏破了。然而,折戟者众,也并非这几大模式不赚钱,只是赚的这些钱,不足以支撑他们的伟大梦想。电商这块土地,最终还是几大巨头的天下。

《中国互联网站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6)》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中国网站总量达到426.7万余个,同比年度净增长62万余个,超过前五年中国网站净增量总和,由此可见国内的创业氛围有多浓。

应用宝的数据显示,电商类应用数量多达840个,vivo应用商店显示,购物类应用数量为759个。尽管巨头们几近于垄断这片市场,但创业者们依然前赴后继,试图抢占这片市场。

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作为电商领域的“排头兵”,他们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创业者们的神经系统,所以内容和社区化的跃进,很容易也引起其他创业者们跟随。

不过,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们之所以能行,是因为他们本身APP的用户量和日活跃用户就非常大,从电商部分反哺的,媒体和社区们学不来。创业者们对于内容和社区,一定要谨慎前行,不要盲目跟风。所谓的“XXX你学不会”的鸡汤虽然不好喝,但还挺实用,大公司只需要执行即可,而创业者们还需要更多。

内容真的要开始值钱了。


    关注 母婴电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