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宁夏10起正能量事件,为咱固原的兰雪婷点赞!

 

生活每天变化,故事每天发生,今天,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与崇高!...



熟悉的善美和陌生的崇高


每个清晨,你可曾注目过温暖的阳光,深深呼吸过一口那金色的温润的新鲜空气?

忙碌间隙,你可曾欣赏过湛蓝的天宇,品味云卷云舒感触夜空中明月圆缺的节奏?

年年岁岁,你可曾关注身边的同事朋友,留意过芸芸众生熟悉的善美及陌生的崇高?

是的,一年中,这五彩缤纷的美好,许多人都没“顾上”在心灵深处体味。匆忙而狭窄的现实生活,把许多人变成了只知道眼前一把米的小鸡,忘记了自己还有展翅天空的理想,更忘记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崇高与感动,忘记了我们身边还有那么一些人,公而忘私、至诚奉献、舍生取义、坚持理想……一年来,《新消息报》以及全区各大媒体记录了很多这样珍贵的故事:她是水中救人,自己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的兰雪婷;她是生前爱兵,临终还嘱托家人继续为子弟兵纳鞋垫的“鞋垫奶奶”陆秀英;他是不顾个人安危,在五楼窗外台沿托举3岁小孩半小时的七旬老人武继成;她是生前乐于助人,死后捐赠遗体助人的的姐闫丽霞;她是7年不忘寻找失主,终于将30克黄金首饰物归原主的小商店店主顾淑琴;她是白天劳作,夜晚用拇指写作,终因文字走上更大舞台的马慧娟……

生活每天变化,故事每天发生,今天,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他们带给我们的感动与崇高!

经过半个多月的梳理、追踪、回访。今天我们集中展示这些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我们身边到处充满着正能量,到处涌动着爱和奋进的力量。


为表彰这些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新闻作品的作者,我们将通过微信和报纸投票的方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最终根据投票结果,由评委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牌和奖金。
1、勇救落水同学献出生命的兰雪婷
兰雪婷生前照片2016年6月25日上午,泾源县11岁女孩兰雪婷和3名同学相约去西峡山中玩耍,同班同学杨志泽在水中游泳,兰雪婷和其他几个同伴挽起裤脚在浅滩处戏水玩耍。不一会儿,杨志泽被水流卷向水库中央,听到杨志泽的呼救声后,同去的小女孩都吓哭了,站在水边不知所措。兰雪婷急忙脱掉外套下水游到杨志泽身旁,抓住杨志泽拼命游向岸边,最后拼尽全力将生命垂危的杨志泽推向岸边,由其他同伴将杨志泽拽上岸。就在同伴们回过头准备拉兰雪婷上岸时,却发现筋疲力尽的她已陷入水中的淤泥,不一会儿就沉入水中。

周围群众听到呼救声急忙赶来并报警,香水镇派出所民警赶到后,立刻和村民救援打捞。不幸的是,由于溺水时间过长,兰雪婷被打捞上来后已无生命体征。

“妈妈告诉我,家里穷不丢人,丢人的是长大后没有一颗善良心!”这是兰雪婷在笔记本上写的一句话。兰雪婷为了救落水伙伴,献出宝贵的生命。她的英勇事迹感动了泾源县这座小城,在她去世的那一天,当地群众自发组织前来相送。

11月1日,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三级组织在泾源县召开表彰奖励兰雪婷“见义勇为先进个人”会议,这在我区尚属首次,也是区、市两级建立见义勇为人员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机制以来首次表彰奖励见义勇为人员。

推荐单位:《固原日报》
2、十年坚持献血的银川的姐闫丽霞 


闫丽霞生前照片闫丽霞,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热情、善良。1999年第一次献血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后,一直坚持献血,十年从未间断过,之后,又加入到捐献血小板的队伍中。在出租车公司组织的义务植树、免费接送高考生等各项爱心活动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句话一直温暖着她,影响着她。

然而,不幸的是,2014年9月,闫丽霞体检出宫颈癌,“很多接受过她帮助的人听到她生病的消息后,特意赶来捐款。”的姐刘海燕回忆,2014年年底,同事们也纷纷伸出援手,还在光明广场进行募捐,为她筹集医疗费。小小的募捐箱前不时有人走上前,大家为她加油鼓劲,希望她能战胜病魔。“她这人平时都在帮别人,当她有难时,别人都来帮她。”

爱心终究没有战胜病魔,闫丽霞于2016年6月19日医治无效于银川去世,年仅51岁。在去世前,她做了最后一个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

推荐单位:《新消息报》
3、36年坚守岗位的国税干部马忠斌


马忠斌。

“用心做事,手脚干净”,这是马忠斌做人做事的信条,也是36年前父亲送给他的八字箴言。

今年63岁的马忠斌是同心县国税局一名普通干部,在从业36年中,马忠斌并没有做出什么令人震惊的大事,只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任务,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每一次认真,让他成为了一个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的人。

从业36年来,他始终坚守在贫困地区税收一线,忠诚履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使命,先后20多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获得“全区国税系统先进工作者”、“自治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宁夏最美国税人”等多个荣誉称号,并荣登2015年9月“中国好人榜”。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称赞他“用忠诚、执着、奉献让税徽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生辉”。

自治区政府原主席刘慧批示:“马忠斌同志长期坚守在艰苦地区税收征管一线,踏实工作,默默奉献,事迹感人,值得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和发扬。

推荐单位:《宁夏日报》
4、捐献造血干细胞救白血病女孩的丁伟 


丁伟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卫工作站,造血干细胞资料库现有4000余名志愿者血样,经过初步配型的有350余人,高分辨检验的13人,体检人数为6人,相对而言配型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但丁伟却配型成功了,成为中卫市第一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

今年22岁的丁伟家住中宁县,曾就读于宁夏农业学校,目前一个人在云南工作兼旅游。他的故事要从2014年12月说起,当时还是大学生的他背着父母,自愿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血样。次年12月,丁伟接到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的通知,说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儿配型成功。

要捐献造血干细胞,这对他来说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可他却不知如何向父母家人说。2月14日,他把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完后,沉默许久,但还是告诉他:“想好了就去做吧,我尊重你的决定。”后来母亲也无意中得知了消息,虽然很心疼,但最终还是尊重了丁伟的决定。

2月18日,在中卫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丁伟和母亲去往另一个城市,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手术。经过一周的体检、化验及前期准备,成功为一名6岁的白血病患儿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给了小女孩生的希望。“听医生说小患者的性格、头发、相貌会越来越和自己相似,而且会健康成长,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希望她长大后也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愿意去帮助别人,将爱传递下去!”

推荐单位:《中卫日报》
5、捡到黄金首饰保存7年物归原主的顾淑琴


顾淑琴经营着一个服装摊位。

2009年,顾淑琴在同心县永泰祥商城经营一个服装摊位。一天,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两岁的女儿来买衣服。女顾客试衣服时,不慎将随身装着的30克黄金首饰遗失。夫妇俩翻找无果后,非常失望。顾淑琴让他们留下电话号码,说如果找见,一定归还。但夫妇俩觉得希望渺茫,买完衣服转身就走了。

时隔一个月后,顾淑琴整理衣服时,发现一个卫生纸团,里面有一条黄金项链和一对黄金耳环。“我当时又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顾客的东西终于找到了,失落的是没办法联系到失主。”顾淑琴回到家,将事情原委告诉了丈夫,丈夫安慰她:“你急也没用,咱们把东西保管好,有缘分的话,肯定能再见面,到时候物归原主也不迟。”

谁也没想到,顾淑琴这一保管就是整整7个年头。顾淑琴将这两样首饰压在箱底,时不时拿出来看看。她说:“自己的首饰戴在身上,就算磕了碰了,那是自己的。但是替不知名的陌生人保管东西,真怕不留心就会弄丢。”

7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熟客到顾淑琴店里买衣服,无意间提起自己妹妹多年前买衣服丢首饰的事情。“听她这样说,我悬着的心落了下来。这几年,我一直等的人终于有着落了!”顾淑琴说,她一定要将保管多年的首饰亲手交给那对夫妇,才能真正安心。

2016年6月20日,当年丢失首饰的那位女士的丈夫来到顾淑琴店里,确认妻子的首饰完好无损后难掩激动。他说自己没想到丢了的东西还能失而复得,更没想到世上有这么实诚的好人。

推荐单位:《新消息报》
6、吴忠“拇指作家”马慧娟 


马慧娟接受记者专访。马慧娟,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正如她所说,“我和村里其他回族妇女一样,农忙时,面朝黄土背朝天;农闲时,三五成群在村子附近打零工。”然而,马慧娟却在这一样的生活里活出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她用自己眼睛和心认真地观察着身边的生活,将生活中的点滴用手机一一记录了下来。今年7月15日,她以《西北村妇的小梦想》为题登上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8分钟的演说,感动了现场观众,感动了特邀嘉宾,网友们更是纷纷为她点赞,从此大家知道了她,她也在宁夏大地成了名人。

马慧娟从小生活在大山里,她对自己的家乡感情深厚:“那里是泾河的发源地,泾河水却弃他们而去奔向甘肃陕西,那里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那里的天空纯净明朗,那里的山泉水凛冽甘甜,那里没有风沙,没有炎热和寒冷……”

她感激母亲,因为母亲送她上学,让她接触到了书本,也让她有了与文字结缘的可能。长大结婚后的她,经常用很简单的文字来打发寒冬的寂静和夏日午后的闷热。她所写的都是田间地头的琐事。从一开始的几十字到一二百字再到上千字的随笔散文,只要有灵感就写,农活做完了写、半夜有灵感了也写,就这样,一个收入并不高的农村家庭,她为了喜爱的文字,摁坏了7部手机。

直到2014年底,QQ好友祁国平帮助她投稿,在《黄河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第一次拿到930元的稿费,马慧娟终于得到了丈夫老咸和村民的认可。此后,马慧娟才敢“明目张胆”地在手机上自由写作。马慧娟的丈夫老咸说:“爱写作就让她写吧,反正不耽误地里的农活。”

就这样,马慧娟用“溪风”这个笔名开始了创作之路,并被媒体发现。而后,国内各种栏目慕名而来,但大多被她拒绝。今年7月,马慧娟登上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但走下镜头的她依旧是那个平凡的农村妇女。

在宁夏作协的推荐下,2016年10月28日,马慧娟接到了去鲁迅文学院进修学习的通知书。

推荐单位:《吴忠日报》


7、“鞋垫奶奶”陆秀英 


“鞋垫奶奶”陆秀英

因为丈夫、儿子都当过兵,而孙子现在还在服兵役,陆秀英老人对部队有着独特的情感。她常说:“有了难,冲在前的都是战士,我能为他们做的,就只有做鞋垫这么一点点。”3年来,陆秀英老人坚持不断做鞋垫,送给驻银部队官兵。

陆秀英老人身前多病缠身,却坚持每日为官兵缝制3双鞋垫。为此,老人每天从凌晨三四点忙到晚上八九点,如果赶上号大的鞋垫,她还要“加班”。每双鞋垫都是用新棉布,一针一线纳成。其实老人经济条件拮据,每个月靠160元的低保金生活,做鞋垫的支出部分还要靠儿女帮衬。每当鞋垫积攒到200双,她就步履蹒跚将其送到贺兰县武装部,适逢“八一”“春节”等节日,她则随同地方慰问者亲手将鞋垫送到官兵手中。

3年来,1000多名驻银部队官兵收到了陆秀英老人做的鞋垫。陆秀英老人也于2015年被评为“最美银川人”。

4月13日下午,79岁的陆秀英老人坐在家门口,一边做鞋垫,一边与邻居聊天。忽然,老人头倒向一侧,邻居还以为老人的针掉地上了,近前一看,才发现老人昏迷。当晚9点左右,陆秀英离世。老人走时,还有粘好的200余双鞋垫没有完工。

生前,老人曾对女儿陈玉芳说过,如果哪天她走了,让子女们帮她把鞋垫做完……

推荐单位:《银川日报》
8、帮一对老姐妹55年后重逢的孙彦


孙彦展示廖嘉瑜的来信及两位老人年轻时与同伴的合影。

2016年11月17日,石嘴山市公安局收到辽宁省沈阳市67岁老人廖嘉瑜的一封来信。信中说她祖籍辽宁沈阳,出生于1949年,和出生于1947年、祖籍湖南宁乡的李安云是好姐妹,两人都是沈阳一家煤矿的子弟,从小在煤矿大院长大,李安云对她十分照顾,两人以姐妹相称。1961年,李安云随父母迁往宁夏石嘴山支援建设,刚开始两人还有书信往来,后来因为更换地址失去联系。得知李安云在石嘴山一所煤矿学校当老师后,她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借出差的机会到石嘴山寻找,但都无果而终。

退休后,廖嘉瑜禁不住对李安云的思念,决定求助石嘴山警方,希望有生之年还能再见李安云。收到信后,石嘴山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怀新将此事交给治安支队副支队长孙彦办理。“我通过户籍系统查到石嘴山市的确有个李安云,但现在户在人不在,又通过全国系统查到,目前老人居住在深圳。”孙彦说,为了引起深圳警方重视,她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和警号发给对方,几经周折才要来跟李安云相关的电话号码,打通后,对方可能以为是诈骗电话不予理会。11月21日晚,她再次发去短信说明情况。第二天,对方终于放心地将李安云的电话号码发过来,孙彦赶紧告知廖嘉瑜老人。就这样,5天的时间,让一对分别55年的老姐妹终于重逢。

推荐单位:《石嘴山日报》
9、“托举爷爷”武继成


“托举爷爷”武继成

“当时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已经老了,而那孩子才3岁,还没有享受这美好的世界,所以我就做了。”在最美银川人颁奖典礼现场,“托举爷爷”武继成的话音还没落,现场就响起热烈的掌声。

时间回到2016年7月4日晚,在银川市兴庆区燕鸽湖管委会庆园社区,一名3岁男童玩耍时不慎从6楼家中窗户翻了出去,整个身体吊在防护栏外,情况十分危急。男童的母亲在小区里远远看到后赶紧往家跑,可家门反锁着,怎么也打不开。正当这位母亲打算从5楼楼道窗户爬出去救儿子时,年逾七旬的武继成阻止了她。武继成从楼道窗户爬出去,沿楼外不足10厘米的窗沿一步步向孩子靠近,一直挪到5楼窗户的护栏上方站定,伸出手托住孩子,直到小区保安和消防救援人员赶到。整个过程持续了约32分钟,直到孩子获救,他才悄然离开。事后,男童家人多方打听寻找,才找到武继成。

年逾七旬的老人,关键时刻不顾个人生命安危,毅然决然救了一条幼小的生命。他的英勇行为感染了身边所有人,他以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课。

推荐单位:《新消息报》
10、贺兰山巅救援被困学生的武警宁夏总队直升机大队


机组人员施救成功后与被救学生及家属合影。

时间回到2016年7月14日11时10分,武警宁夏总队作战指挥中心接到自治区应急救援中心通报:7月11日,4名银川籍大学生结伴前往贺兰山敖包疙瘩峰途中迷路,由于山上下雨,山下出现洪水,山势陡峭,4人无法下山,被困于插旗口一座山顶。

接报后,总队领导高度关注,指示直升机大队全力救援,确保安全。接到命令后,直升机大队大队长顾佳军带队,组成救援小组迅速赶往现场。顾佳军是一名特级飞行员,曾多次驾驶飞机横穿大漠戈壁、高山峡谷,在复杂条件下圆满完成汶川地震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对峡谷搜索、超低空飞行、山头起降等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时间就是生命。官兵们搜索了近1个小时,最终在一座山顶上发现有红色帐篷。此时,4名大学生已被困30多个小时,精疲力竭,又累又饿,见到直升机和武警官兵,高兴得又跳又叫。当时,银川持续降雨,云层较厚,能见度极差,航路十分危险,不仅给救援带来重重困难,稍有差池,还会有机毁人亡的危险。

经过近3个小时的盘旋侦察,顾佳军作出决定:索降救援。为减轻机身重量,他们先将机舱内其余人员转移他处,只留机组保障人员和安全员参与救援,随后让4名大学生坐在吊篮内,启动绞车逐一提升到直升机舱内。至此,历经4个多小时搜救,武警官兵圆满完成救援任务。

推荐单位:《新消息报》

如果感动您,请为他们投票:


    关注 固原日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