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科学新面貌:关于面部移植的心理学(上)

 

这是只有极少部分人拥有的惨痛经历:在遭受伤害之后失去脸,然后通过面部移植手术,排除万难,接受新的面孔。已经去...





这是只有极少部分人拥有的惨痛经历:在遭受伤害之后失去脸,然后通过面部移植手术,排除万难,接受新的面孔。

已经去世的Isabelle Dinoire是第一位“换脸”的人。她在2005年接受了世界上第一个面部移植手术,她的鼻子、嘴唇和下巴上的组织被捐赠者的取代。Dinoire的故事苦乐参半。她很少接受采访,但是她的公开声明反映了具有首创性的手术与自我身份和意识相联系的难度。“这是极度痛苦的,”她在2012年谈及术后恢复时说道,她居住的整个小镇都知道她做了这个手术,“孩子们会嘲笑我,每个人都会说:看,是她,就是她。”
不过,Dinoire也表示,她已经适应了新的外表,并将这种手术描述为“神奇的”。心理学家Carla Bluhm说,在心理学上,面部移植手术不同于其他的移植手术。“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做过的最为重要的手术,并且也是人类重新认识做人的意义、拥有身份以及从面部创伤中恢复意味着什么的最具革命性的运动。”Bluhm说。

人类能够很好地辨认面孔。当一个人看着别人的脸时,大脑中被称为梭状回面孔区的部分就会变得特别活跃。

心理学界一直在争论梭状回面孔区是如何工作的。一些人认为它已经发展到非常专注于面孔,另一些人认为这是能让人们辨认出已经见过多次的物体的细节的区域。无论哪种方式,大脑都是识别面孔的专家。当人们看到一个随机静态的画面,却认为自己看到了一张脸时,这种现象被称为“空想性错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面孔都在变化。研究表明,一般人都能适应如皱纹或皮肤松弛的渐进变化。2011年的一项身体形象及衰老的研究表明,人对自己的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例如,200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女性对自己的容貌并不满意,但她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健康和能力比美貌更重要。但随着痛苦经历而改变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不仅是指变化的突然,而是这些人所经历的面部移植并不是与原来有些许不同,而是他们脸上的一部分甚至整张脸都变得完全不同了。
小贴士:

自 1998 年第一例手移植之后,John Barke就曾向公众表示“面部移植将与手的移植非常相似”,并且在不远的将来会有面部移植。然而,直到 2005 年才进行了世界首例面部移植手术。与其他的组织或器官移植相比,面部移植有很多独特之处。

编译:孙天怡
编译自live science
排版:黄天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 西大心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