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十佳国产片

 

作为一份国产片十佳的榜单,一定是见仁见智且有争议的。这样的争议是好事,有争议,才能让国产电影更进一步,而对于那些不会产生争议的电影,比如《奔爱》、《澳门风云3》、《大话西游3》等,我们现在就应该让它们再也不会出现在视野中。...

(本文刊载于澎湃新闻「有戏」栏目)
由于电影技术的革新、电子购票网站的兴起以及经济的发展,中国电影早摆脱了第一个十年时唱衰「电影已死」的魔咒,尤其是二零一四年始,票房便连连攀升。二零一五年总票房合计四百四十亿人民币,全年观影人次超过十二亿。如此高的票房使得业内人士和有心人士无不驻足远眺,并预估了二零一六年将会达到六百亿的总票房。

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势头后,各种热钱跑进了影视行业,很多本不搭界的公司都想来分一杯羹,这其中就包括了某里影业、某同城影业等,巨大的虚假繁荣在连续好几年的热浪中终于慢慢回落。

二零一六年年初,周星驰携着《美人鱼》横空出世,虽然这部电影还有邓超、吴亦凡、罗志祥等其它明星,但在宣传时只需要标注上「周星驰」三字即可涌来大量观众,而即便同日上映的还有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周润发、张家辉、冯绍峰、巩俐等等许多大明星的几部电影,但很明显「周星驰」三个字的保证完全挤压了整个市场,整个春节档就是《美人鱼》的天下,最后该片以单部票房三十四亿的巨额荣登中国电影票房榜首,比紧靠后第二名的二十四亿票房足足多了十亿,想必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寻敌手。

就在大家兴高采烈准备展望二零一六年总票房时,大家却惊讶地发现,今年随后的电影市场开始逐渐萎靡,不仅没有大幅度超越去年票房的趋势,甚至直到现在也仅能勉勉强强维持到四百四十亿。这一现状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但仔细思考后发现,确实是有原因的。

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不景气。去年会去当消磨时间去看《小时代》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会犹豫是否要去看《爵迹》(而今年《爵迹》的票房确实不如《小时代》系列),也即经济问题导致观众不得不对自己的审美标准进行提高,对很多及格线以下的电影进行抛弃,对其它电影则进行筛选,这使得大量涌入热钱的影视公司颗粒无收。

但很明显这是良性的,泡沫减少了,真正能够用实力说话的电影将慢慢浮出水面。虽然总票房比往年来说是不够的,但很多好片得到了它足够的关注,而不像过去那样被一些大热烂片紧紧挤压,没有生存空间。

现在就来盘点一番二零一六年度院线公映的十佳国产片。
十 《我不是潘金莲》 导演: 冯小刚 编剧: 刘震云


《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刘震云原著小说《我叫李雪莲》,但很显然「潘金莲」三个字更有冲击力,而后刘震云的小说也改成了这个。将该片入选进年度十佳必然是有争议的。一方面该片上映时导演冯小刚便一如既往地在微博上开炮、与人掐架,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暴,使不少人对其不满;另一方面该片在上映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上座率依然出乎寻常得高,常常午夜场都会满座,这很难不让人想到一些不好的事。因此观众对该片的反感是存在的。

同时,观众对该片本身的批评同样存在。故事本身围绕着一件比较难以启齿的事展开,妄图画出一副当代《官场现形记》,但故事的节奏很有问题,前后是割裂的,核心是散乱的。此外,虽然范冰冰靠本片拿下了许多大奖,但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表演依然是很努力地在演,她身上的明星气仍会时不时盖过李雪莲这个角色本身的气质,有网友说应该找颜丙燕来演这个角色,私以为是很到位的。

但该片入选的理由也是很清楚的。一方面冯小刚选用了圆形、方形和宽屏构图,这在电影艺术感上是极为大胆而且是有自觉的用意的;另一方面该片虽然可分为许多个小故事来组成,但每个小故事里对官场的表现都是目前的其它电影难以企及的,虽然还达不到《背靠背,脸对脸》的深度;再者,本片虽然女主范冰冰的演技不算非常好,但是该片形形色色的男演员却一个个演技精湛,张译、赵立新、范伟、黄建新、李宗翰、郭涛、董成鹏、张嘉译、于和伟、田小洁等一干演技派轮番登场,表演张力十足。
九 《长江图》 导演: 杨超 编剧: 杨超


从海报即可看出来,这是一部非常个人化的艺术片。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都不算是极高,这一切都表明这不是一部本该进入大众消费市场的电影。该片虽是艺术片,却又不像《路边野餐》、《罗曼蒂克消亡史》那样能留下许多可供观众解读的钥匙,因此它更像是一首诗。

而电影里确实不断以诗作为引子,打乱了时间线,也打破了物理空间的规律,观众或在电影院昏昏欲睡,或在电影院如痴如醉,这部电影是非常挑人的。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母题即是「长江是一个母体」,电影里所有涉及到故事的情节都好似在寻找生命的孕育,主角的前行仿佛是在试着孕育新生命,而主角心灵的归宿则是回到母亲的回报。

好在这首「诗电影」的导演杨超并没有对自己的电影做过多解释,没有去试着告诉观众,电影里这个情节是做什么的,电影里这个道具的寓意是什么。一切都是模糊指向的,不仅让有兴趣的观众饶有兴致地去思考,也让电影本身充满了神秘感。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选用了Dark Sanctuary和David Darling的许多配乐,配上航拍的画面,如果不过多纠缠于故事本身,那么这样的宏大情景也会带来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享受。
八 《我不是王毛》 导演: 赵小溪 编剧: 李海江


这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虽然早在二零一四年就参加过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却直到今年才得以和观众见面。虽是如此,许多观众依然会忽略它,一来该片片名确实像一部低成本劣质电影名,二来电影的定位是抗战时期的喜剧,三来电影的主演是名声不太好的王大治。这三重黄袍加身,加上又没有什么话题度,电影自然湮没无闻。

但这是继《鬼子来了》之后最有野心的一部抗战相关电影。虽然它很难达到《鬼子来了》的高度,但是从故事结构和黑色幽默背后令人深思的部分来看,该片对小老百姓和日本鬼子的人性批判还是到了一个高度的。而即便定位是喜剧片,搞笑之处却又不像《举起手来》那样以嘲弄无能日军而产生笑料,却是从故事本身制造令观众捧腹的笑果。

另外,本片主角王大治虽然名声不佳,演技却是能令人信服的。他曾在《我的团长我的团》和《相爱十年》里靠踏实的演技稳住了角色,却由于形象原因(包括外形)始终未能担纲男主,本次出演男主,给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虽说从我个人感受上,本片对人性的批判和对现实的嘲讽是高于《驴得水》这一同样表现了该题材的电影的,但由于其黑白片的风格、故事主题的刻意性都很明显是在向《鬼子来了》靠拢,因此从原创性角度来说只能让它稍稍靠后了。
七 《王家欣》 导演: 刘伟恒 编剧: 刘伟恒


该片早在去年十月就于香港上映了,广受好评,当时的片名还是《王家欣》,今年三月份引进时改名为《寻找心中的你》。但由于没有任何宣传,铩羽而归。纵使如此我却依然非常喜欢该片,以及更喜欢它的原片名。

虽说这是一部青春片,却没有落入男女主角相爱或分开的俗套。该片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表露过男主的内心,他选择了谁,他更喜欢谁,一切都是模糊指向的。也不像《我的少女时代》那样非常具有节奏感地该煽情就煽情、该结束就结束,该片始终流露出一股淡淡的青春哀伤,节奏不算缓慢但是没有高潮,但只要看进去,心中不可能不泛起一阵涟漪。

两个普通的男女相遇、分开。这就是平凡的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平凡的青春。
六 《幸运是我》 导演: 罗耀辉 编剧: 罗耀辉


又是一部港片,导演是首次独立承担导演、编剧两个职位的罗耀辉,主演是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陈家乐和过气很久的大明星惠英红。之所以说过气,是因为观看电影后,我曾跑去惠英红微博看了一圈,结果发现她亲自在微博上搜索大家对该片的好评,然后一一转发,呼吁大家去看,饶是如此依然没有几个人回复她。

生活片、文艺片、港片。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致命伤,就如同几年前的《桃姐》一样,这部电影同样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境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叫座的电影可能大家很快忘记,叫好的电影却一定会有人时刻记起。

《幸运是我》讲述了一个父亲不管的青年和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的老女人之间的故事,从格格不入到相依为命,非常具有生活气息。街道、亚视、邻居间打招呼,似乎都能让港片爱好者回到那个张之亮的时代,回到那个许鞍华的时代。不像《港囧》里面强行堆砌的香港元素,该片的港味告诉观众,别去想今年的《寒战》和《危城》,港片没有死。

此外,该片却又很少煽情,每次都是点到为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惠英红饰演的是一个曾红极一时却最终无人问津的明星,想必她在表演时一定很有感触。
五 《湄公河行动》 导演: 林超贤 编剧: 林超贤


这是上榜的十部电影里最热门的一部,作为不被人看好的主旋律电影,该片另辟蹊径,老老实实塑造了人物,从而脱颖而出,在整个国庆档里杀得其它电影片甲不留,最终取得近十二亿的票房。不得不说,《湄公河行动》好像一根强力剂,给市场带来了不少希望和可能。

而该片导演和编剧则是林超贤,拍了《破风》、《激战》、《逆战》、《线人》、《证人》的香港导演林超贤。能够在这样一部主旋律作品里做到丝毫看不出港味,是很难得的,目前为止除了林超贤,也仅有陈可辛和徐克达成了。关于这部电影大家已谈得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总之优缺点我们都要承认,而《湄公河行动》这样的电影,我们能好好谈它的缺点,或者说我们希望指出它的缺点,正是因为我们对这部电影充满了喜爱,充满了希望。否则《我的战争》那种,连提都不会想提。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是由公安部直接保驾护航,是跨过了广电总局的,由此可见我们不是拍不出好的主旋律电影,也不是大家反感主旋律电影,只要能真正用心去做戏,而不是用心完成政治人物,得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四 《驴得水》 导演: 周申 / 刘露 编剧: 周申 / 刘露


早在被搬上大银幕之前,《驴得水》就已经在话剧舞台上得到了不少好评。在和开心麻花合作后,它终于被送进了电影院。可以想见的是,在主演名气远不如沈腾、马丽且故事并不像《夏洛特烦恼》那样完全喜剧的前提下,该片的关注度肯定是不如《夏》的,但它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话题风暴。

《驴得水》的故事并不复杂,背景放在民国大家想必也很清楚用意。它想讲的到底是什么,片里也很直接。因为这是根据话剧改编的,有看过话剧的朋友告诉我,几乎完全没有变化,这一点一方面让该片更具舞台感和艺术感,另一方面也让这部电影不那么「真实」,比如人物台词、人物肢体及人物转变,都非常外放且戏剧化。

但正如电影说的那样,「讲个笑话,你可别哭」,故事虽然夸张,主题虽然刻意,依然是能够戳中很大一部分观众内心的,也许就像有的评论说的那样,这是一部放大镜电影,会让想看的电影看得非常满足,也会让不想看的观众索然无味。
三 《七月与安生》 导演: 曾国祥 编剧: 林咏琛等


在更早期的剧情简介里,不仅没有主角,又是一匹叫好又叫座的黑马,从很多人一开始的不待见到观看后的大呼惊喜,该片奇迹般顶着青春片的名号杀出重围,不仅叫座而且叫好,最终拿下一亿六千万的票房。

事实证明,观众并非讨厌青春片,观众讨厌的只是不用心来圈钱的青春片。而事实也证明,观众并非讨厌青春片里那些俗套的元素,观众讨厌的是只是为了推进情节而滥用那些元素。

所以踏踏实实拍了个好故事,请了俩好演员的《七月与安生》成功了。它的成功并非来源于原著小说,而是来自导演曾国祥和监制陈可辛对整个故事的打磨,首次观看该片的观众很难不在最后结局时对它产生好感,因为这个结局确实是用心的,而且用得恰到好处。

而它的成功还来自两位女主演的互相衬托,马思纯和周冬雨在电影里的性格正是互补的,表面上她们外放出来的性格和内心深处她们渴望的性格全是互补的,这样的互补让七月和安生互相成为彼此,观众在观看时也会有心理认同感。因此在最近一届金马奖上,评委会出乎意料地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颁给了她二位,而在陈述获奖感言时,她二人在台上的表现同样与片中角色如出一辙,这也告诉我们这样的角色她们选对了。
二 《罗曼蒂克消亡史》 导演: 程耳 编剧: 程耳


该片真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几年前在还被称之为《旧社会》时,程耳导演的新作就备受关注,因为他的前一部作品也即处女作《边境风云》曾经让不少人惊喜,而这部最终改名为《罗曼蒂克消亡史》的电影又汇集了葛优、章子怡、浅野忠信、杜淳、倪大红、赵宝刚、袁泉、闫妮、马晓伟等顶级卡司,非常引人瞩目。

电影上映后,并不像预料的那样交口称赞,在影评人的感受里,它同样受到了多重质疑,喜欢的人认为它是今年乃至近几年最好的一部电影,不喜欢的人认为它不过寥寥配不上那些名号。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罗曼蒂克消亡史》是今年最重要的一部电影之一。

关于电影的解读大家已看了很多,无论是故事、剧情,还是画面、配乐,都是很值得一说的,也许它是一个不够好的艺术品,或过于刻意或过于不近人情,但至少它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艺术品了,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它广受关注。

当然在我看来,虽然我比较喜欢这部电影,却不得不承认它是不如一些和它气质略近的电影诸如《一代宗师》的。同时就像上文所说,《长江图》的导演杨超并没有对自己的电影做过多解释,而程耳却不断接受采访,不断在试着告诉观众自己拍的各个情节是打算做什么的,各个人物的设置是什么用意,以至于在访谈中还特地提到自己的原著小说里有许多没挑明的情节。我想这样的做法是不高级的,作为一部后现代艺术电影,它需要的是可供解读的文本,然而当导演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充当影评人的角色,先给自己的作品定义后,后人对其的解读就失去了很大空间,作品的价值也会因此打折扣。神秘本身就是一种美。
一 《路边野餐》 导演: 毕赣 编剧: 毕赣


相比于其它文艺片,可能《路边野餐》更具有大师气质。虽然当我们看到成片时,会对它异常简陋的拍摄条件、极其粗粝的拍摄画面表示不解,似乎这只是一部小成本的劣质片,一曲跑调的《小茉莉》,几首假装文艺的现代诗。而且在很多人看来,它最后几十分钟的长镜头也只是在炫技而已,论文艺连侯孝贤《海上花》开头九分钟的长镜头都不如。

目力所及这部电影的一切都不具有美感,不像《罗曼蒂克消亡史》那样每一帧都非常有艺术特色,也不像《长江图》那样有着宏大的航拍和配乐。但这些都是表面,《路边野餐》有着和外形绝不相衬的内在。如果说《长江图》里的诗是用来勾勒情绪的,那么《路边野餐》里面的诗便是用来作为麦高芬的;如果说《罗曼蒂克消亡史》里的隐晦表达都是有所指的,那么《路边野餐》里面那些隐晦表达则是既有所指却又能再度指向天际的模糊。

这一切都在最后那几十分钟的长镜头里,这不是普通的炫技镜头,而是服务于电影主体的镜头,可以解读为梦境中的慌乱纷杂和没有逻辑,也可以解读为始终没有出现的野人的视角,而这样恍惚有所指却又无所指的情节,则比那些用绚丽色彩、夸张肢体的画面更加能让观众觉得自己进入到了一个人的梦境里。因为梦就是一种弱逻辑的存在,它有现实中的所指,却又难以一一对应。

如果说《罗曼蒂克消亡史》还算是老老实实描述了一个时代,时间的一截,那么《路边野餐》则是真正开始把玩时间结构,空间和时间的交错与片中的那些诗一样,迷人得很。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毕赣的处女作,而毕赣今年也才二十七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再次出现一位大师级的导演。而这是可预见的。
结语
其实除了上述的十部电影,今年还有《火锅英雄》、《三人行》、《树大招风》、《追凶者也》这样的剧情片,《塔洛》、《冬》、《百鸟朝凤》、《箭士柳白猿》、《黑处有什么》这样的文艺片和《生门》、《舌尖上的新年》、《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出现在观众眼中。

可以说今年国产片的总体质量是并不差的,但通过对这些电影的粗略观感可以知道,相比于文艺片和纪录片,商业片的平均质量还是偏低的,这是根据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决定的,不能强求。其中《火锅英雄》的剧本逻辑上存在一些瑕疵,《三人行》和《追凶者也》都有一个很自洽却很平均化的剧本,而《树大招风》由于没有在院线公映而未列入榜单里。

独角戏《冬》由王德顺老人饰演,故事表达的主题非常明确,那就是孤独。这样的电影需要人耐下性子来慢慢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表达是有了,但过于单一,对孤独的表达也不像《刺客聂隐娘》那样多层次。

此外,《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在上半年是引起过一阵轰动的,这是吴天明先生的遗作,也许老先生希望以此电影自况,但很明显即便是制片人方励下跪,也并不能让这部电影的质量有太多提高。从电影本身来看它是可以的,但是格局和境界并不高,有一种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的感觉,和吴天明老先生的《变脸》比起来是有一定差距的。

再者,徐皓峰的《箭士柳白猿》虽然评分不低,但作为他的第二部电影,和前年的第三部电影《师父》相比还是差了很多,也即徐皓峰的个人风格很明显可是电影语言没有把握到位。希望在拥有了《师父》这样成熟的作品后,徐皓峰接下来的《天涯·明月·刀》与《刀背藏身》可以给我们惊喜,也给武侠电影一个惊喜,毕竟期待很久的《三少爷的剑》已经几乎宣告了武侠电影的死亡。

而《黑处有什么》这部电影,电影语言很强,而剧情里从头到尾所有的线都没有开端,也没有结束。这样的设置就如同青春一样,可以想见导演王一淳是有追求的。但它虽然算作一部还不错的电影,却没有足够的新意,期待导演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不一样的东西。

至于一些纪录片。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虽然能感受到创作者的诚意,但是这部电影对没有看过原先三集纪录片的观众是不友好的,很多前因后果没有交代,很多细节也不了了之,如果没有那三集纪录片,那么这部电影本身的质量是要打折扣的。

又比如《我们诞生在中国》,尽管画面很美、动物很可爱,但是为了故意表现故事而去拍摄的剧情及不适合的旁白的存在,艺术水准同样要打折扣。最后,听说《塔洛》和《生门》都是非常棒的作品,但可惜影院排片较少,网络上也没有出现播放源,只能暂时不将其列入。

作为一份国产片十佳的榜单,一定是见仁见智且有争议的。这样的争议是好事,有争议,才能让国产电影更进一步,而对于那些不会产生争议的电影,比如《奔爱》、《澳门风云3》、《大话西游3》等,我们现在就应该让它们再也不会出现在视野中。
文章代表孔鲤观点
转载请后台联系本人
欢迎阅读公众号「书林斋」相关文章。
2016年下半年书单 by孔鲤
港片丨百花奖丨让子弹飞丨罗曼蒂克消亡史丨湄公河行动丨七月与安生丨黑处有什么丨百鸟朝凤丨美人鱼丨长城
丨三少爷的剑丨我的1919丨血战钢锯岭丨功夫熊猫
来公众号「书林斋」(Kongli1996)、微博「孔鲤」及豆瓣「孔鲤」。
我写,你看。


    关注 书林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