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还有“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还有“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年味一天比一天浓,喝腊八粥、腌腊八蒜、蒸馍馍、炸丸子、扫房子、买年画、购爆竹、贴对联、挂灯笼……

那么,腊月中还有哪些传统习俗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腊月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炖猪肉);
二十七,宰公鸡(杀灶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很多地方有着吃糖瓜祭灶王爷的习俗。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返回天庭向玉帝禀报你家的情况,于是,家家户户都用糖瓜来祭灶王爷,让他嘴里甜甜蜜蜜上了天庭只说好话,以讨来年越过越甜。
虽说“二十四,扫尘日”,实际上从祭灶前后到年终,均为扫尘时间。中国一些地方,每年从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起至除夕止,把这段时间都叫做“扫尘日”,也叫“迎春日”。

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情感愿望,此习俗向人们传递着过年忙碌气氛的信号。这一风俗反映了中国人民爱清洁、讲卫生的传统,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期盼,至今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还有“二十五糊窗户”的说法,即腊月二十四扫完尘,二十五就该糊窗户了。随着社会发展多数人家已失去糊窗户的传统,这天因各地民族和风俗传统不同,所以各自的庆祝活动和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像汉族民间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传统活动。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由于农耕社会时经济不发达,人民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成为“年肉”,肉本身代表着富裕。
“腊月二十七,杀只鸡”,在腌制好大肉以后就要杀鸡了,因为“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而在腊月二十七杀鸡也是有所讲究的,杀鸡炖鸡并非是在二十七这一天吃,而是要放置到除夕的时候才能够吃,而且还不能一下子吃完丢弃,需要天天吃才能够大吉大利。

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如鞭炮、春联、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腊月二十六、腊月二十七准备了过年要吃的肉类,到了二十八这天,就该准备面食了。

腊月二十八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枣花(资料图片)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贴花花。
腊月二十九,除夕前一日,俗称“小除夕”,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且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故又叫“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这一天有许多古老的汉族民俗活动,如包饺子,吃年夜饭,烧金纸 、放爆竹、守岁等。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等。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传承习俗中的情怀。


    关注 小孩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