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壳在何方?

 

这个标题图吼不吼啊?...



一财上周五有个消息是这样的:2016年227只新股上市交易(以实际上市日期为准),24家企业成功借壳,造就了13位个人及家族持有A股市值超百亿的富翁。其中,圆通速递的喻会蛟夫妇,世纪游轮的史玉柱拥有超450亿的A股持股市值身家。

相信各位读者对借壳这个词已经耳熟能详了。除了反向收购之外,借壳还有一个别称是「反向IPO」。为什么企业不好好走券商辅导IPO报会这条正路,而去「反向IPO」呢?原因非常明朗:排队七百多号,实在等不起,还容易失败,而且二级市场行情不可控。而成功借壳恰好能克服这些「不足」。

不过借壳也有自身的困境:交易一方想低成本无障碍买来一个主板挂牌的壳公司装资产,而另一方想高价出手一个经营状态不甚良好的公开公司。同时,相比于公开交易,壳议价过程极度不透明,外加关联交易与并购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严重滞后,这中间可能产生的问题实在是有些多。

而存量壳的价值也正在遭受挑战。如2016年11月的前三周,证监会就核发了38家企业的IPO批文——IPO审核正在经历实质性提速。再比如9月9日公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扩大了重大资产重组的认定指标,表明证监会将严格监管借壳交易。政策导向非常明显——要IPO审核,不要借壳。

IPO加速审核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证监会扶贫新政。《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里提到:对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贫困地区且开展生产经营满三年、缴纳所得税满三年的企业,或者注册地在贫困地区、最近一年在贫困地区缴纳所得税不低于 2000 万元且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不变更注册地的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

新政的第一个硕果是西藏高争民爆:2015年12月21日报送IPO申报稿,2016年10月21日过会,2016年11月11日拿到批文。这10个月又21天的时间,与其它公司动辄在IPO堰塞湖里浮沉两三年相比,简直是闪电速度。可以预期的是,今年证监会将继续加大扶贫力度,闪电IPO将更为普遍。

从来只见IPO笑,不见壳哭。但是巨人借到了,顺丰借到了,圆通借到了,申通也借到了。希望各位读者也能借到,实在不行搭个顺风车也好。但是发车的老司机越来越多,顺风车的吸引力其实是下降的——打新在2017年有很大概率不会是一个单笔稳赚44%以上的好生意。原因很简单,IPO加速,新股变多了,次新股就不再是一个火热的行情,没有那么多韭菜可割。虽然注册制不会实质性到来,新三板转板依然扭扭捏捏,但是A股继续扩容,证监会继续扶贫,直接融资体量和增幅继续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那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A股股民亏钱应该也是。

还有人记得九鼎那可怕的年终奖吗?知道那些钱怎么来的吗?对啦,广大二级市场韭菜们贡献哒。当然,第一名那位符先生在九鼎呆了没几个月就去了下家,九鼎依然十分义气地给离职四年的他发了3000多万。九鼎是个好公司,两位蔡总很有魄力。

纵览各家年终奖,15年是券商发得多,16年是PE,17年会是谁呢?我的朋友,大望路杨贺非常希望是他所在的银行业。我觉得真的很有可能是银行,毕竟非银金融都挨个火过一波了,并且都已经萎缩或者马上就要萎缩,也该轮到另外一边了。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大家晚安。


    关注 ThePrincipleJournal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