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传恩:生活大观——乡村里的风箱

 

文:宋传恩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旧的心情逐日增多,触景生情,睹物感怀,往日几乎叫你不屑一顾的物品在不经意间,会莫...







文:宋传恩

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旧的心情逐日增多,触景生情,睹物感怀,往日几乎叫你不屑一顾的物品在不经意间,会莫名其妙地撩拨起你的情感。一日,我在网上闲逛,一幅乡村暮霭的照片深深吸引住我。

几十年过去了,乡村的傍晚依然叫人那么怀念。太阳从稠密杂乱的树枝后面坠下去,它的身后是绚丽多姿的晚霞。片刻,那晚霞变淡变暗,化为一抹温柔的紫红色。

不知何时,暮霭从林间,从田野中悄然弥漫开来,和炊烟揉和在一起,如烟似雾笼罩在村子的上空。田间的路上恍动着归家的人群,他们有的拉着车,有的驱赶着羊群,说话声、吆喝声飘动在羊群搅起的尘雾中。柴草淡淡的烟味和一缕缕菜香从远处飘来,偶尔传来一两声呼唤孩子吃饭的喊声,悠远而闲适。



临近村头,低沉、婉转的风箱声从村中传出,声声入耳,至今想起来倍感亲切。

儿时的乡村,几乎家家都有一个风箱。风箱放在灶台的旁边,长约90厘米,宽30厘米,高60厘米,几乎和灶台一样高,从外观上看,风箱是长方形的木箱,就像一个横倒的“酉”字。

《辞海》对风箱的定义是:风箱是一个压缩空气而产生气流的装置。风箱一般由木箱、活塞、活门三部分构成,用来鼓风,使炉火更旺。

做风箱的木料多是柳木和杨木,最好是梧桐木,这些树木不但有弹性,而且性软,不裂,但耐磨性差,风箱使用五六年后就要更换。做风箱是一项精细活,必须严实合缝,不能漏气。



整块的木板不易找到,木匠用胶黏合,接口处用榫、钉固定。拉杆用槐木或枣木,质硬耐磨。为了使风箱防潮,风箱做好后要用桐油刷上两遍。做风箱的都是些经验丰富的老木匠,一个风箱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风箱的活塞实际是一块立在箱内的长方形夹板,靠拉杆可以前后活动。活塞略小于箱体,它的四周是一圈凹槽,周围勒满鸡毛。

风箱上面的板是活的,修理风箱和装换夹板时才把上面的板抽出。拉动“活塞”的木杆分单杆、双杆两种,拉杆多用硬质木料做成,木杆的前端固定活塞夹板,后端伸出箱外,连接一立木作为推拉的木柄。木箱前后两端各有进气活门,活门的“门儿”是一块小木板,挂在“窗口”上,里面的活塞来回拉动,生成气流,前后活门也轮流一俯一仰。



一拉,这边的活门“哒”的一下关闭了,那边的活门“忽”的一下打开;再一推,这边的活门打开了,那边的活门会自动关闭,像人一样,一呼一吸,把产生的气流通过风道送出去,吹向灶膛。

拉风箱时,人坐灶前的小板凳上,一只脚抵住风箱,如果新做的风箱,拉起来吃力,会双脚抵住风箱,两手用力拉动,这样避免用力较大,把风箱拉得移动位置。

小的时候,我常常坐在灶前手拉风箱帮母亲做饭,身子一仰一合,风箱“忽哒、忽哒”,饭菜的香味弥漫在厨屋内,那种温馨至今叫人难忘。

风箱要不要修理,人们一拉风箱就知道,风箱越拉越轻,气流不如平常大,知道风箱“漏风”了,便找木匠修理。



乡下有人专门修理风箱,担个挑子各村转悠。木匠修风箱时,孩子会围在周围看热闹。木匠把上面的盖板抽开,把固定活塞夹板的楔子取下,取出夹板,夹板上的鸡毛已残缺不全,木匠把上面的旧鸡毛拆掉,重新换上新鲜柔软的鸡毛就行了。

现在,为人们效力了几代的风箱,早已经退休,真想见到它的踪影,只能到一些民俗馆里去拜访它了。说不定它们会和其它农具,欢聚在一起,对往事述说和点评。

风箱的发明可以上溯到宋代,北宋年间的《武经总要》曾记载了这项发明。当然,它和现在的风箱大相径庭,但是,历史的传承会在社会的进步中逐渐完善。



风箱虽然工艺简陋,其貌不扬,却是人类的一大创造,更是农家辛勤持家的得力助手,在那贫困艰难度日的年代里,正是它陪伴着人们度过了一个个蹉跎岁月。


    关注 大沛帝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