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庙会

 

很多人到过灵山寺,这地方离宜阳县城很近,出城西行七八公里就到了。灵山庙会的名气,不亚于关林庙会,时至今日,山西、陕西、三门峡、南阳等地,年年都有客商来此赶会,庙会举办的佛教学术研讨会,也吸引着北京、杭州等地的佛教界人士前来参加。...

很多人到过灵山寺,这地方离宜阳县城很近,出城西行七八公里就到了。灵山庙会的名气,不亚于关林庙会,时至今日,山西、陕西、三门峡、南阳等地,年年都有客商来此赶会,庙会举办的佛教学术研讨会,也吸引着北京、杭州等地的佛教界人士前来参加。
灵山庙会的主会场,原来就在庙里和门前,近年来由于车辆太多,主办方便在山门前崖下修了个停车场,几百级的石阶,顺着山崖就上去了,为游客登临增添了乐趣。寺院所在的凤凰山,植被和绿化都很好,有苍翠的乌柏覆盖,站在山上往下一看,庙宇前后,翠绿轻染,庙会之上,众生芸芸。拜神的香烟袅袅升起,给松柏间的屋宇添了几分灵动的色彩,可谓春风含香,梵音缭绕,有形中化出无形,使你品味出禅味。

这座佛教名刹,有好几个别称,这是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报忠寺”、“悬泉寺”、“寿安西寺”,都是它的旧称。它的创建年代不详,早在隋唐时期,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十五,灵山寺就香客云集,来的人多了,难免有食宿之需,也就有了庙会的雏形。到了宋朝,有组织的灵山庙会初步形成,会期扩展为二月初一至十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明清时期,佛事尤盛,香客游人达十余万,一些僧院的住持、游僧也集会灵山,开办经课,弘扬佛法,这就有了学术交流活动。
清末民初,灵山寺历经战火,寺院建筑虽有破损,但香客游人不断。解放后,政府加强了对寺院和庙会的管理保护,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宜阳县每年都会举办文化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庙会搭台,经贸唱戏,吸引游客,保留并增加了庙会的内涵。

通过离奇故事来教育人,正是庙会文化的一大特点。灵山庙会的特点,一是会期长;二是宗教气氛浓,该寺与杭州佛学院有业务往来,不断举办佛教学术研讨会,学术氛围浓;三是民间参与热情高,传说这里的送子观音非常灵验,求子的妇女来烧香祈愿后,回家时都要多买一张车票,意即带着“孩子” 回家,所以该庙会又称“祈娃娃会”。

说起祈娃娃,当地有个传说,有一对夫妇,结婚多年仍无子,婆婆心急,天天埋怨,公公发愁,常抽闷烟。但生孩子不比种庄稼,不是种上了就能有收成,小两口自然也着急,夜夜都像热锅上的蚂蚁瞎折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眼看就要断了香火,他们只好四处求医,可小两口都30出头了,生孩子是那么容易的事儿吗?后来,他们听说灵山寺“祈娃娃”灵验,便趁着庙会来祈娃娃 。

俩人到寺内一看,见观音殿、三圣殿、老母洞三处都有泥娃娃,再看看院中的松柏树上,那些如愿生了孩子的人,正纷纷往树枝上拴红绳呢!这一看,俩人来了精神,那就赶紧拜神吧。他们看观音殿里跪拜的人最多,就给送子观音烧了香,磕了头,许了愿,往功德箱里投了钱,拿了个泥娃娃放在身上。临出门,女人见门口还放着一些泥娃娃,又悄悄拿了一个塞进裤兜里。
两个月后,女人有喜,一家人欢天喜地,早早地就为孩子起了个名字,不曾想后来生了两个,全是男孩。好家伙,双胞胎!这下子不得了,一家人高兴得没法说,只顾养孩子了,孩子满月也没去还愿。

转眼,双胞胎两岁了,小两口忽然想到当时许的愿,该去灵山寺还愿了,于是他们带上俩娇儿,来到了观音殿。一番祭祀,百般感谢,放下了一些钱,起身离开寺院,沿着山道高高兴兴往家走。突然,山坡上有响动,一块大石头掉下来,正砸到老二身上,老二当场就不行了。说来也怪,当时没刮风没下雨,怎么会掉石头呢?于是当地人纷纷议论,那女子当初心不诚,顺手偷了个泥娃娃,凡是偷来的,就不是自己的,所以观音又把这个娃娃收走了。

这个传说不可信,但凡来祈娃娃的,人家都要讲这个故事给你听,老百姓认死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老老实实,不能做手脚,不能投机取巧,否则便会有报应。通过离奇荒诞的故事来教育人,正是庙会文化的又一特点,这一点是不容忽略的。


    关注 福曌非遗传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