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 XNWYers

 

回母校意外接受了采访,没有任何草稿,没有事先交流,大家的感受竟然如此一致。...





昨天返校日,热闹非凡,学校组织得还真不错。进门有欢迎,还发了日程表,还有”校友峰会“,与平日参加这个会议那个活动都抱着打酱油的心态相比,母校返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兴高采烈和翘首以盼。了那些见到让我们惊呼的熟悉的老师面孔,虽然带上了岁月的痕迹,依然是那么亲切,再也不畏惧,但多了太多的敬重。所谓恩师,我想基础教育阶段的,才是最纯粹的。

“峰会”热闹结束,离场时分,走慢了一步:P,和几位准备一起出去下一场浪的同学,被当年的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逮了个正着,“哎,呐来接受一下采访亚”,本以为派个代表嘛就好了,没想到是5个人一起参加一本正经的座谈会哦~ 作为一个低调的学生,在西南位育7年间,都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现在是小学语文老师的风风说,在这里度过了成长历程中,对思想、习惯形成最重要的7年,直到现在自己做了老师,才体会到老师们7年里真心付出和心血,对母校非常的感激。Wenjing说在这里结下了比之后所有学生和工作生涯中,更为深厚的友情。一达说起了我们民间聚会的常态,便是虽然可能几个月、几年才能聚在一起,但只要碰到了,就还是一下子能够恢复到和以前一样亲密。我感同身受,7年间我们经历了多次分班,全年级的同学间都熟识,建立了很多值得珍惜的感情。并且在这里学到的是思考和学习的方法,直到现在仍然能够帮助到工作。艺术界的George Dai 特别激昂,说这里养成的思维方式,一生受用,并表示愿意为学校校歌编曲 。想到2月份见到欢欢时,他对母校毫不掩饰的感激。

零零散散,都是发自内心。

但可以看到,我们的感受,有很多的共同之处。那就是多年以后,我们都”自带“了在XNWY的七年里,打下的扎实的基本功,养成的刻苦好学的习惯,培养的深入内心和灵魂的气质“人格”和"性格“,和看待事物的方式,耳闻目染的老师的兢兢业业,和在这里结识建立的同学之间最深厚的、不带有任何变味的感情。

金老师问,看你们都很好,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虽然我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和岗位,选择了不同的专业,每个人都有着超强的个性,但这些要素,使得我们能够始终产生共情。乃至当今老师得知来参加这个访谈的5位学生都是未婚状态时,竟鼓励我们内部消化,笑场。想起Grace高一时候唱着《十年》问我们,为何“情人最后沦为朋友”,就不能“朋友最后升华成情人”吗。

其实这些共同的感受也让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不自觉地以”没有实力,何以言尊严“”追求完美“等等的态度来面对。那些曾经背的时候觉得超无聊的校训,竟然已经潜移默化成我们的座右铭。那天和老段聊起创业维艰,他竟然脱口而出”走小步,不停步, 不是么“。

依旧记得高二时,某次家长会,妈妈回来告诉我,当时的物理老师在会上提起整体物理水平的时候说,这里的学生是一片高原,几座高峰,我们还希望看到更多高峰。

我想,这一片高原在走出学校的多年以后,依然是分散在社会各个角落里鼎立的高山,并且相信,总有一天,会出现座座高峰。


    关注 Serendipit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