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身莫赎

 

唐代白居易《祭崔相公文》里写道:“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这是白居易为纪念当时著名的政治家...







百身:自身死一百次。拿一百个我,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百身莫赎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唐代白居易《祭崔相公文》里写道:“丘园未归,馆舍先捐。百身莫赎,一梦不还。”这是白居易为纪念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崔群所写的祭文。史载白居易和崔群感情非常好,两人同期进入翰林院,同任翰林学士五年,相交相知,甚为莫逆。至今仍存有二人互相酬和的大量诗歌、互相来往的书信作为二人友谊的见证。不仅如此,崔群还对白居易帮助很大,公元815年白蒙冤被贬为江州司马,崔群为白的无辜牵肠挂肚,上下奔走,终在三年后将白升任忠州刺史,对此,白居易非常感恩。崔群死后,白居易不仅亲自撰写祭文,还专门写了首《题新居寄宣州崔相公》以作怀念,诗中写道“门庭有水巷无尘,好称闲官作主人。冷似雀罗虽少客,宽于蜗舍足容身。疏通竹径将迎月,扫掠莎台欲待春。济世料君归未得,南园北曲谩为邻。”



能让白居易如此悲痛怀念的崔群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崔群字敦诗,唐代清河武城人。十九岁登进士第,又应制策试登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屡次升迁至右补阙。元和初,被召为翰林学士,历任中书舍人。崔群在朝内奉职,常以直言正论闻名于当时。宪宗嘉奖他,降诏宣旨道:“从今以后学士进呈奏状,需要由崔群看过并署名,然后再呈来。”可崔群认为涉及机密之事的奏状,应该由学士自己直接向皇上进言。而且宫禁里的一些举措动辄就成为定规,这个旨意一旦成为固定的来施行,以后如果遇到心术不正的人,那么其下的学士就无法再向上投诉了。因而坚持不遵奉此诏,再三上疏奏论,皇上才答应了他。由此可见崔群在皇帝心中的位置有多么的重要。元和七年(812年),惠昭太子死了。当时,还有两位皇子,年幼些的遂王是嫡子,而年长的澶王却是庶出。按照规矩应该新立嫡子遂王为太子,宪宗下诏让崔群给澶王作一篇推让表。崔群上奏说:“自己应得的却不愿得到才需要推让,本来不应当得到的,哪里还用得着推让呢?现在遂王是嫡子,应该为太子。”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皇上曾经对崔群说:“在决定是否听从建言的时候,我也是很为难啊!”崔群回答说:“没有私情的话,分辩曲直就非常容易;有私情,就容易被欺骗而难以审辩。如果陛下选用贤明之人,以真诚对待他们,用法度来纠正他们,那么自然人人都会走上正道,而不敢欺骗了。”皇上也认为他说的话很有道理。



元和十二年(817年),崔群担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四年(819),朝廷诛杀李师道,皇上有意赦免其异母兄李师古的妻子儿女一干人等。就当面询问群臣的意见,崔群答道:“圣上仁慈恻隐,罪罚只限于元凶。其妻及近亲若能获得宽赦,确实合乎宽宏和煦之道。”于是李师古之妻裴氏、女儿宜娘,被诏令出京至邓州安置。李宗妻子韦氏及合府男女被押在掖廷的,一概释放,把奴婢、资财又都赐还给他们。又有盐铁福建院官权长儒因贪赃获罪,诏令交付京兆府处决。权长儒之母刘氏向宰相崔群哀求,崔群因而入朝奏论此事。宪宗怜悯其母已是耄耋之年,便说道:“朕准备法外开恩赦免权长儒,可不可行呢?”崔群道:“陛下出于仁慈恻隐准备赦免他的话,应当马上命令中使宣谕。如果等待正常程序赦免,那就来不及了。”权长儒最终被免死而流放远地。崔群的启奏平和宽恕,大多都是这样。

太和五年,崔群被任命为检校左仆射,兼任吏部尚书。六十一岁时去世,皇上追封他为司空。


    关注 方志清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崔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