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天津卫的春节,你记得吗?

 

小时候的春节!...



weibo@天津日报:
【城市记忆】昔日南开区鼓楼街居民在小胡同内庆春节,鼓楼庙会热闹非凡。(记者 傅桂钢 摄影)











图文摘自weibo@天津日报
weibo@天津老照片:


往往过年都是孩子的乐趣,可以找家长要钱买吃的了!儿时很多很多甜蜜的回忆也许正是基于此因吧!

图文摘自weibo@天津老照片
weibo@北方的雪V :
2013年春节里的老西沽:当时遗留的为数不多的中式老住区,一个似乎被现代文明所遗忘的地方。过年了,春天也要到了,但居民们并没有忘记这个传统节日,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幸福也许就在一念间!


图文摘自weibo@北方的雪V
1957年,去趟天津天后宫,赶一趟春节庙会,在当时也是件时髦的事儿。


图文摘自 互动中国
1956年春节,那个时候,没有电脑和手机,但当时的孩子们依旧没觉得无聊,老太太正在看小孙女们游戏。
图文摘自 互动中国
1961年春节,花灯市场上选购花灯。
图文摘自 互动中国
卫嘴子的饕餮盛宴 作者:白宇

京油子、卫嘴子,天津人个顶个的是美食家,过年怎么可能不讲究吃呢?

节前,天津人会提早预备好初一到初五的食物。蒸馒头、做花糕、点豆腐、炸丸子、熬小鱼,好吃的东西一应俱全,就等过年开动了。

到了除夕,过年的气氛达到了顶峰,在外求学、上班的都赶了回来,所有人一大早就换上了新衣服共聚天伦。吃着瓜子、花生谈天说地,嚼着糖堆儿、点心打牌玩儿游戏。天津人过除夕不可或缺的零食是糖堆儿。过年吃糖堆儿,是为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句老话:“五更吃个山里红,到老一家不受穷。”除夕最重要的事是由老人领着全家人祭祖拜神,第二重要的事是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动手包饺子。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照本宣科一般严格遵循旧例: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的饺子叫捏小人嘴、十五的元宵大团圆
来源:天津市档案馆
小时候过年,老爸喝直沽,哥哥喝介个,我喝山海关。
图文摘自weibo@张轶1019
花生鸟结!小时候过年的糖!


图文摘自weibo@大河边缘1
桂顺斋和平路第一门市部春节连市营业。
1962年春节前夕,中原公司售卖的绒绢花是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春节前杨柳青画社职工在赶制年画。
春节贴春联,是民间的一种习俗,这是1955年春节前,市民房洁清正在写歌颂劳动光荣的新春联。
图文摘自weibo@天津日报
weibo@天津yuxing:
红桥区西于庄。照片拍摄于2012年春节,当时自带抹布,找当地居民借水擦了一下路牌,便于拍照留念。
图文摘自weibo@天津yuxing
weibo@天津一快乐不倒翁:
【卖闷葫芦的小贩】抖闷葫芦,即抖空竹,在天津非常流行。特别是春节期间,抖闷葫芦游戏中发出的“嗡儿,嗡儿”的响声,此起彼伏。与鞭炮声交相呼应,为津人过春节增添了喜庆气氛。闷(音mēng)葫芦,俗称“风葫芦”或叫“空竹”。最早起源于南宋。天津闷葫芦创始于清光绪年间的武清县。
图文摘自weibo@天津一快乐不倒翁
weibo@赵照片:
可曾记得小世界?曾在上世纪90年代闻名一时的杨村小世界,而今已在武清永远地消失了,其原址兴建了新的游乐场——凯旋王国。照片拍于2010年春节后,其时为免费进入。
图文摘自weibo@赵照片
weibo@阿格特拉佐:
 春节期间拍照人少,安静,这是猴年马月的南市了!


图文摘自weibo@
阿格特拉佐
weibo@
阿格特拉佐:
忘了是哪年的春节?滨江道
图文摘自weibo@阿格特拉佐
内年的春节,我和哥哥弟弟一起在院子门口放炮!








图摘自weibo@徐凤文
【大家都知道八件儿里都有嘛么?】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咱天津人春节串门走亲戚耐送点心,一盒八件儿一盒蛋糕算似标配了吧[花心],而且介八件儿只有过年过节走亲戚时才收到大家追捧,关键是经济实惠还好看,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你送给我,然后我拿去送别人
图文摘自weibo@徐凤文
小时候我耐吃大姑包的饺子。

你耐吃过年的
素饺子吗?


    关注 介里似天津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