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受害,就没有伤害

 

一旦有了“受害”心理,大脑就会演绎很多剧情,莫名就有了一万点伤害。...



老爸来沪学习,可以有几个晚餐时间听老爸分享,与老爸诉说心绪,幸福如我。

对于我抛出的一些问题,老爸有时会不淡定。因为爱,所以着急,所以怕我受伤害。

我也理解了,亲密关系为何是最磨练人的关系。人越亲近,越难在关系中“全身而退”,越深爱,越深陷。



以前的我,多多少少会有抵触心理,会有受伤害的感觉。

老爸怎么能这么说?

老爸为啥不理解我?

老爸怎么就不懂我?

可没有一个人,除了自己,我们可以要求他们无条件懂我们、爱我们、包容我们。

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抱有太重的“受害者心理”,妄想大家都来抚慰我们的伤痛。以受害作为情绪的供养,最可悲不过了。



太多时候想要去辩解,想要去争论,想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去碾压别人的价值观。

但其实生命中,除了是非对错,还有更重要的事。

比如亲情爱情友情,比如多元化思维,比如灵活的生活状态。

但人往往陷入“非黑即白”的纠缠。

把“权力、真理、规则”带回家,夫妻、父子之间争的面红耳赤;

事情只想到一种解决方法,或是两种,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纠结;

太想要一种生活,却不知,“最后走的路就是最好的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的一切,都源于我们固执于大脑的思维,却忽视了与身体、感觉的连接和交流。

道理永远属于过去,信念却指向未来。



反观现在的自己,对父母和身边的人,拥有了更为灵活释然的心态。

别人的话并没有那么多指向性,人们往往只呈现了一种行为,我们却揣测了他们背后的种种动机。

随即,动机就带来了鲜活的画面,动听的声音,诱人的危险讯息——

“快看,他吃了你的东西……”

但其实,可能是饭凉了,他不想你吃凉东西。

“快听,爸妈在说你昨晚睡得晚……”

可能更多的不是指责,而是关心。



老爸与我所言,也是如此。

并没有要批评指责或是含沙射影的涵义,以前我总愿意对号入座。

一旦有了“受害”心理,大脑就会演绎很多剧情,莫名就有了一万点伤害。

但其实,同样的话(A),你对它抱有的不同的信念和解读(B),造就了你对它截然不同的反应结果(C)。

这就是著名的ABC认知理论。事件A不会直接导致C的结果,你对A的反应B,才是结果的根源所在。

现在我和老爸聊天,更多的是耐心倾听,感受他的爱与心切,全然没有不耐烦和受伤害,只有满满的感动和全然的尊重。

境随心转,平和喜乐。

爸妈在我眼里,智慧又可爱,尊重理解支持我。

谢谢亲爱的爸妈,我爱你们~~~



019 #生活杂想#  上海  2016.6.27

家,最温馨的港湾~

一天忙碌,回到家,最真实的自我,最真诚的家人~





佳雯佳文

为你带来佳文分享
 爱玩  爱想  爱说

90后女博士

为世界代眼

为青春代言


    关注 佳雯佳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