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2016中央美术学院苏海江精微素描课(一)

 

用一支画笔来修行可以创作怎样的精彩?...



总第1140期  编辑 / 课代表  上方广告位招租,微信联络:ARTFIRE888
用一支画笔来修行
可以创作怎样的精彩?
艺伙特别报道带您走进
中央美术学院苏海江精微素描教学系列分享
2016
工作于街头的风景
指导老师:苏海江 韩民吉
感动,再次来袭
只是这次,他们把目光转向了
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老物件
它们的身影藏匿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街头


路边的五金店
渔家亲戚
楼下的小店
……
究竟是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收获
让央美大一新生用一个月
去细致地刻画?
艺伙
独家特别报道




城市里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烈日下街边摆摊的小商贩,不畏风吹日晒马路中间指挥交通的民警,工地里挥汗如雨的建筑工人......这一幅幅画面、一幕幕场景构成了这城市、这市井街头最鲜活最靓丽的风景线。

——韩民吉 2016
奶奶的篦子
作者:龚晨
龚晨精微素描,120×120cm
龚晨精微素描绘本局部
龚晨:“工作于街头的风景”这一题目是很贴近生活的,为了能够更真实更完整的刻画出所选物体所代表的人群以及他们的生活,我们便真正走上街头,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最初想寻找的是一些有趣的工具,在北京的胡同里发现了有修车的小店,理发店,表演皮影的老爷爷开的小店。在正打算回学校的时候,路过以为老爷爷开的表演皮影的小店,他很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去,和我们讲了许多他表演的经历和趣事。遗憾的是,这种传统的表演艺术现在很少人会去关注和学习了。

龚晨精微素描局部

龚晨精微素描局部


龚晨:后来经过老师的启发,发现不能只局限于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便联想到了他们的吃饭,生活用品。我采访的大多是基层的工作者,他们大多数是从老家来到大城市打拼,没有富足的生活,每天工作也很辛苦,每年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会回一次家。有些因为路费太贵,几年才回去一次。最幸福的时候就是过年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由此我便联想到了老家过年的时候包饺子用的篦子,现在在城市中已经很少见到这个了,但对他们来说,可能看到这件东西,就会有久违的家的味道。

龚晨精微素描部分感言
姨妈的搓衣板
作者:孙懿


孙懿精微素描,120×180cm
孙懿精微素描绘本局部
孙懿:当听到工作于街头的风景的课题时,脑子里第一个闪现出的就是小时候舅妈带着我骑着小三轮车在天刚蒙亮的时候在路边小店卖早餐的场景。

孙懿精微素描局部
孙懿精微素描局部
孙懿:于是趁着十一假期,我回到了老家,回到了小时候曾经住过的老平房,墙上还挂着2006年的日历,想到了曾经在这个老房子里舅妈忙碌的身影,我的舅妈就是一个平凡朴实的基层工作者。在我的记忆里,一起跟着舅妈下田种菜、防水、锄地是我在老家最开心的日子。

孙懿精微素描创作过程
孙懿精微素描部分感言
卖油条的笊篱
作者:苏浩源


苏浩源精微素描,80×110cm
苏浩源: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回忆,能经历这种主动参与社会的活动,真的是太好了。锻炼了自己交际能力的同时对这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自己的手绘能力得到提升。也许以后不会再有这种社会调查的机会,这次的绘本一定是我人生中极为灿烂的一章。

苏浩源精微素描局部
苏浩源精微素描局部
苏浩源精微素描局部
苏浩源精微素描部分感言
修锁匠的螺丝刀
作者:李楠


李楠精微素描,80×110cm
李楠精微素描局部
李楠精微素描局部
李楠精微素描部分感言
药店老爷爷的旧算盘
作者:潘雨辰


潘雨辰精微素描,80×110cm
潘雨辰精微素描绘本局部
潘雨辰:小区楼下的小诊所已近开了十几年了,一直是一位老爷子在照顾。因为从小就喝中药比较多,有小伤小病也总是先来这里看看,所以和他比较熟络。开药店的老爷子性格很温雅,总是对人和和气气的,做事也慢悠悠,比较喜欢和人聊天。在药店里,我和他聊起了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他平时称量中药用的精致的小铜秤,还有一直放在手边的一把木算盘。这个年代还在用算盘的人很少,他算是很特别的一个人。这把算盘似乎被用了很多年,算盘珠上已经包了浆,有些地方甚至有些开裂,衔接处的铁皮上布满了点点锈斑。

潘雨辰精微素描局部
潘雨辰精微素描局部
潘雨辰精微素描创作过程
潘雨辰精微素描部分感言
电焊工师傅的洗碗炊杵
作者:包海童


包海童精微素描,80×110cm
包海童精微素描绘本局部
包海童:有很多的美都隐藏在生活中,我经过家门口的许多五金店以及焊接店,他们门口摆着许许多多的工具也很有年代感,斑斑驳驳的机油印记和胶水痕迹,让我觉得那种美和平常为人津津乐道的美有一些不同。这些工作者其实一家子都生活在这个不大不小的门帘里。他们说在这里很开心,因为他们在通过正规的渠道养家糊口,每天看到孩子在眼前,自己也有奋斗的目标,生活也无比充实。精微素描给我带来的有绘画的过程与成品的自豪感,但是在这种种成果的隐藏下,最重要的是寻找故事这一过程的宝贵,从内心散发出来的成长与对他人工作的理解才是最为让我们珍惜的。

包海童精微素描局部
包海童精微素描局部
包海童精微素描创作过程
包海童精微素描部分感言
地铁老奶奶的针线团
作者:黄丽蓉


黄丽蓉精微素描,80×110cm
龙泽地铁站的奶奶
黄丽蓉精微素描绘本局部
黄丽蓉:在龙泽地铁站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在我自我介绍后好像开启了什么开关,标准的京片儿开始话唠起来:“我呀就好这个,编点儿织点儿这样的小物件儿什么的。人老了就是有点事干才有意思是吧,你看我老伴就喜欢拍照片,买了个相机可贵了!整天往外头跑也拍不出什么名堂来,你看我这拿出来卖还能赚个买包子的钱呢,这不比他强多了!”“我礼拜六礼拜天不来,那时候我得送孙子孙女上课还得在家做饭什么的,这俩小孩就上的那个XX附小,也是挺好的挺重点的个小学……不好进啊!”

黄丽蓉精微素描局部
黄丽蓉精微素描局部
黄丽蓉:坐在我对面戴着老花镜手中上下翻飞织杯套的老奶奶,就像是某位我很久没见的亲戚,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付出信任,与你说着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她发自内心地关心着你——女孩子不要直接坐在那么凉的地上、一个人在外地上大学多给父母打电话、吃饭荤素搭配好、不要一个人走夜路……

黄丽蓉精微素描创作过程
黄丽蓉:如果不自己去看看、不主动去了解,也许我一直会是所谓“不食人间烟火”,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类人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电视中塑造的“典型”之类,如此狭隘。看起来幸福的人必定有自己的不幸,而看起来不幸的人也拥有各种各样的幸福啊——《工作于街头的风景》这一题目对于美院的我意义重大,让我自己去看、去问、去听、去做自己可能永远都不会做的事。

黄丽蓉精微素描部分感言
黄丽蓉:“每天都要吃鸡蛋啊!”这是分别前老奶奶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渔民大爷的旧收音机
作者:惠灵欣
惠灵欣精微素描,80×110cm
惠灵欣精微素描绘本局部
惠灵欣:我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我的二姨夫,一位普通的渔民鱼贩。虽然我曾无数次去过他家,但当我真正深入调查时才知道渔民的辛苦。并且通过这次调查让我更加懂得了感恩。渔民的工作总是简单而乏味的,不同于我想象中缤纷的鱼儿,大海和天空的故事,他们所有的不过是同海浪搏击的凶险与是否满载而归的喜悦或是失落。工作的辛苦和收入的不定让他们更加珍惜生活。用坏的钢笔,干枯的墨水瓶,破旧的收音机,缠着鱼线的老梭子,无不体现他们生活的节俭。

惠灵欣精微素描局部
地铁口老爷爷的旧自行车牌
作者:洪天乐


洪天乐精微素描,80×110cm
洪天乐精微素描局部
洪天乐:在阜通站出口有一间小小的店铺,那里有一位姓刘的老人。他常年在那里修自行车。和他聊天中得知,他是本地人,修自行车好久了,家里孩子都出外打工了,自己一人在家也无聊所以就想着出来做点什么。他觉得自己还能帮助更多人的所以就打算在外帮人修自行车,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满足。平时没人来光顾的时候可以坐着和别人聊聊天,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位修补鞋子的老人,他们俩都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这次精微素描的课程,让我有了第一次出外采访的经历,也学习到了老人身上那乐于助人,对生活没有奢求,简简单单就好的品质,体验这种过程让我受益匪浅。

洪天乐精微素描创作过程
小吃摊阿姨的篦子
作者:刘芳清


刘芳清精微素描,120×120cm
刘芳清精微素描局部
刘芳清精微素描绘本局部
刘芳清精微素描部分感言
公园老大爷的象棋
作者:王泰人


王泰人精微素描,80×110cm
王泰人精微素描局部
王泰人精微素描绘本局部
王泰人精微素描部分感言


精微素描课程指导教师合影
“街头工作的人们犹如一座城市的血管,输送养分,血液,新陈代谢,维系城市的运转。他们显得那么密集那么渺小而又微不足道可有可无,然而离开了他们就如同春节的北京空空荡荡了无生气。不管你在不在意,他们就在你身边与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真的就那么容易被忽视吗?

带着一点点期许设定了这样一个主题。希望同学们能走出校园走向街头去接触去关注去了解他们。他们有的喜怒哀乐,他们有的悲欢离合,他们有的小小梦想,他们也有他们心酸背后的幸福时光。他们其实就是我们。我们也是他们。

一个篦子,一把螺丝刀,一个笊篱……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具历经岁月侵蚀锈迹斑斑破败不堪,然而它们又是那么美那么动人。当你静心凝视它的时候,它会给你讲最动人的故事……

生活如同这些物件,历经沧桑才见至真至纯!”

——韩民吉2016年01月

精微素描创始人苏海江教授
喜欢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教学的动力,同样也应该是您观看我们学生作品的动力。

感情是可以培养的,喜欢也应该是可以培养的,对一个事物的不断深入了解和认识是这种培养的好方法。我的教学就是想培养一颗喜欢画画的心,深入研究的状态和方法。

美术学院百年的历程,前辈们的智慧和实践所积累的优秀学术传统。今天全新的时代,日新月异的艺术生活。如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学生的艺术基础。这是我们不断推进基础教学实践的动力。

——苏海江2017年01月
不是炫技,更不是“抄照片”
尽精微,致广大
这是画画的人借手中之笔
第一次凝视这大千世界
更多后续精彩内容,艺伙将重磅推出
- 完 -
本文图片版权归艺术家所有
本文为艺伙原创编辑,转载请联系后台
投稿邮箱 art@qijiuba.com
或加课代表微信 art_course


    关注 798手绘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