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其灭亡 令其疯狂 艺术家的“疯癫”简史

 

关于我们:荣宝轩美术馆接受私人定制,专属您的书画臻品!微信公众平台联盟:荣宝轩美术馆、5A画廊、艺术公社、艺...




割耳后的自画像
文森特·凡·高
布面油画,51x45cm,1889年
文森特的眼睛碧蓝如洗,他的凝视敏锐而犀利。他既不”理智“也不”疯狂“,他只是一个勇敢而诚实的人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
在艺术世界里,精神病不再是一种
不可理喻或是令人轻贱的状态,
反而变成一种常态,
甚至是一种积极的、有益的经历。
- - - -  ☘ - - - -
不知从何时起,精神病患者的作品被视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有人认为患有精神疾病是一种创造性的冒险经历。哈哈哈,估计这种“疯狂”的现代主义精神源自于上面那幅作品中的男人吧!

然而,“精神病艺术”的历史其实可以回溯到更远的年代。阿尔布雷特·丢勒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把天才比作忧郁症患者,把浪漫的画家比作疯子。
阿尔布雷特·丢勒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 - 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北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当时的德国正处于其历史上最为暗淡的一段时期,作为一个德国艺术家,丢勒只能在一个代表着过去的落后国度里苦苦追求和传播着“现代”欧洲的先进思想。

不难看出为什么画家总是对社会上称为病态的事物产生同情,因为所有的创造都是非理性的历程。

“疯狂是诸神的恩赐。”——柏拉图如是说。

“欲其灭亡,令其疯狂。”——欧底庇德斯补充道。

总是有一些作品,他的诞生伴随着的是其创作者的“疯癫”,甚至死亡。尽管听起来不那么吉利,但这些绘画作品却又往往充满着独特魅力。

疯狂,充斥着画布的每一个角落。
在里亚尔托治愈的着魔的人
维托雷·卡尔巴乔
彩画画布,365×389cm,1496年
威尼斯艺术学院画廊藏
维托雷·卡尔巴乔(1460-1525),意大利画家,威尼斯画派,承师于维瓦利尼和贝里尼。

这幅表现15世纪威尼斯日常生活的画作足以显示在中世纪精神病是如何被理解与看待的。这幅画有时被称作《疗愈的疯子》,但是“着魔的”则更贴近现代人的说法。

在里尔托亚桥边,一个被恶魔附体的男人奇迹般的被人群中的一位神父拯救。他所受的苦难的并非医学或社会问题,而是一种宗教体验。
圣安东尼的诱惑
马蒂亚斯·格鲁尼沃尔德
布面油画,1512 - 16年


据圣安东尼传记的权威作者,基督教神学家圣亚大纳西(Athanasiusm, Saint, 约293-373)说,魔鬼就一次次以寂寞无聊、怠惰懒散和无数女子的幻影来挑战他,都被他以虔诚的祈祷克服了。魔鬼或是向他攻击,或是干扰他的清静。但是圣安东尼都鄙夷地付之一笑“不管你们有什么法术对我,只有一位能够支配我。”此话一说,他们就随一阵烟消失了。

中世纪晚期的艺术家都着迷于早期基督教隐士圣安东尼受魔鬼诱惑的故事。对于格鲁尼沃尔德的来说,一人的理智受到威胁成为他本人心理上最大的威胁。可怕的恶魔形象仿佛造就了畸形的思想。

这是一幅带有慈悲情怀的画作,因为这是为一家精神病院医院的创作的,上图只是伊森海姆祭坛屏风的一部分。其中一个魔鬼皮肤发灰,全身溃烂,这些症状在祭坛屏风的其他形象和医院的病人身上也有发生。

那么,这些可怕的场景是否影射了因身体的极度病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呢?这幅作品影响了后世的德国表现主义艺术,时至今日,依然是一幅关于精神问题的杰作。
忧郁症 I
阿尔布雷特·丢勒
铜版画,24×20cm,1514年
纽约大都会美术博物馆藏
《忧郁症 I》的画面主体是一个深思的人物(确切的说是一种介于人与天使之间的生物),背后张开巨大的双翼,坐在一栋石头建筑物前。

早在中世纪,忧郁症就已被人们熟知和体验,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因为体内分泌失调而形成的阴暗心理。丢勒将这种阴郁的情绪表现在了他笔下的人物上。

由于被失落的情绪笼罩,她无法继续创作。从她身边的工具可知,她是一个数学家、几何学家和一个建筑师、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丢勒通过作品表现了她的内心世界的苦闷和精神世界中的纠结。这种跌倒谷底的绝望正是渴望求知与创作的表现。

对于丢勒来说,不幸即高贵。这幅画作可被视为是当代心理学的开端。
疯人院中的浪子
威廉姆·霍加斯
1773年


对于伦敦贝斯莱姆医院的创始人来说,丢勒对精神忧郁是人类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理解简直是无稽之谈。这家臭名昭著的“疯人院”成立于中世纪,并早在14事迹就开始治疗与精神病相关的问题。

18世纪,霍加斯刻画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因赌博和奢靡而最终被关进贝斯莱姆,那时那个地方可被视为伦敦的“疯子集中营”。霍加斯刻画出两个“理智”的女人享受疯狂的场景,也包括一些想象自己是国王和主教的人。当然,在霍加斯眼里,理智与疯狂的界限并不明确。
睡梦中的理智催生魔鬼
弗朗西斯科·戈雅·卢西恩特斯
约1799年


戈雅描绘了一个沉睡的艺术家,在睡梦中被恶魔纠缠,表现了18世纪那场启蒙运动的后期,理智的脆弱不堪。

他既悲观又仁慈的认为,理智只是我们精神世界的一部分,它必须同世界上的黑暗面共存。在现代时代的初期,这幅伟大作品的是古老的圣安东尼的诱惑的回响,毕竟这古老的纠缠并未消失。
疯人肖像
泰奥多尔·席里柯
1822年


在浪漫主义时期,内心与精神世界的极端痛苦都转化成了诗歌与艺术。这种内省的情绪让人们从一个全新的精神视角来欣赏的席里柯“疯人”肖像。席里柯创作了十幅同一主题肖像,现存的仅剩五幅,所有的模特都来自于他的朋友埃缇尼-让·乔杰特医生的病人。

在上面这幅画作中,这位女性的内伤情绪十分明显,而席里柯也表现出了对她的尊重与同情。作为一个经常刻画死亡与暴力的画家,席里柯不顾世俗的眼光和评判,将精神疾病刻画成人性中的一部分,他本人显然有着深刻体会。
自画像(绝望的男人)
居斯塔夫·库尔贝
1843 - 45年
德国法兰克福席尔恩艺术中心藏
在那个浪漫而狂喜的瞬间,库尔贝声称自己是个“疯子”,他的面庞上既有狂喜又有恐惧。他这种绝望的精神状态并非可耻的病态,而是艺术家的骄傲,库贝尔在天才与疯子间画了一个等号。
割耳后的自画像
文森特·凡·高
布面油画,51x45cm,1889年


在这幅自画像中这位疯子艺术家因为精神问题而身陷修道院,苦不堪言。而他身边的人也失去了拯救这样一个受尽折磨的男人的希望。凡·高他常常在这幅画中找到自己。在这幅画中,在他刚刚切下自己的左耳后,他把自己痛苦的形象刻画在纸上。那真的是他吗?
呐喊
爱德华·蒙克
纸板蛋彩画,83.5×66cm,1893年
奥斯陆国家美术馆藏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像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像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

疯狂是现代艺术作品中的一个条件,一个清晰的定理。蒙克表示,这就是今天的生活让我们所感受到的。因为承受痛苦和孤独而想在天空下呐喊的心情不过是理智的人在应对这个疯狂世界时的正常反应,根本称不上是痛苦的折磨。

蒙克以艺术家的眼光重新评估了自浪漫主义时期的精神病的界定,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世上本不该有疯人院,因为整个世界就是个疯人院。
普林茨霍恩收集中的无题作品
约瑟夫·福斯特
1916后


在汉斯·普林茨霍恩医生去世之前,他收集了一系列自己病人的画作,并以“界外艺术”闻名于世。

这刚好证实了戈雅那奇怪而有力的观点。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疯狂”已经是艺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文章转自 美术报
关于我们:



荣宝轩美术馆接受私人定制,专属您的书画臻品!

微信公众平台联盟:

荣宝轩美术馆、5A画廊、艺术公社、艺术前沿、北山公书画院、艺术头条、河图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书画威海、琉璃厂在线、仰山楼、延安当代美术馆、演旭囯画研究会、中国水墨、望岱堂文化艺术馆、徐州翰林画苑、千远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东方书画网艺术门户网站、幽兰文化、 中艺文化艺术、大美水墨、中国文化艺术网、天涯艺术、宁夏日报艺术风尚、大家名家、大家气象、百年巨匠、传承国粹艺术、岚梦文化、文超文化传媒、北京启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泾县泉鑫美术馆、陕北赵家坬艺术写生基地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共平台:chinarbx

微信收件邮箱:chinarbx@163.com

刊物收件邮箱:chinarbx@163.com

联系电话:0530-5331331






    关注 荣宝轩美术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