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我8K的机器人竞赛,让我和孩子经历了什么?

 

新年特别策划:Roborave国际机器人竞赛五天集训营的心路历程!...





1月20号,我带着儿子参加了耐撕爸爸组织的Roborave国际机器人竞赛的五天集训营,在25号参加了Roborave浙江选拔赛。

这次经历一共花了我近8k(集训营:2880,EV3:4148,报名费:800),虽然把孩子大半年培训班的预算都用了,但是我要说的是,还是非常值得的。

10秒内容速读
Roborave国际机器人竞赛五天集训营的感受:

1.明确学习目标,从解决问题出发(PBL);

2.小组式学习和比赛,锻炼孩子基本团队意识;

3.良好的赛程设计,有助于观察和引导孩子遇挫后的态度;

4.通过训练和比赛,培养孩子思考问题和积极应变的能力。

低龄段孩子,刚开始参加机器人竞赛的时候,家长究竟要关注什么?

1.关注过程的重要性;

2.切忌功利性和过重的“得失心”;

3.关注孩子的品质,比如坚持,比如遇到挫折后的态度;

4.复盘很重要;

5.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参加集训营的近20个孩子,最后获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勇攀高峰(小学组):包揽了冠、亚军;

勇攀高峰(初高中组):获得季军;

超级巡线(小学组):获得季军和第四名;

冰壶擂台赛(低龄组):包揽了亚军、季军、第四、第五名。



和成绩相比,对于我们大多数家长和孩子来说,这几天的经历是最最宝贵和难忘的。因为这一次完整的经历,更让我明白机器人竞赛到底有什么作用?低龄段的孩子参加机器人竞赛我们要关注什么?

因为我儿子参加的是低龄段的冰壶擂台赛,所以下文基本是以这个项目举例。



竞赛前的学习和训练,是围绕参赛项目的。比如我们一开始就很明确,要学习如何用乐高EV3搭建一台可以捡起高尔夫球,并完成击球进入得分区的机器人。并且持续的在训练中发现问题和改进。



我们的学习和训练是要解决比赛中实际问题的,对于低龄段孩子来说是难得的,经历较为复杂项目的机会。

集训前两天,每组主要完成的是搭建任务。低龄段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设计能力,所以是根据教练的设计方案,尽量独立完成搭建。当然,如果时间更充分,能够让孩子们先进行讨论和思考,或许可以有不同的几种设计方案,就更好了。

集训后两天,主要是用搭建好的机器人,进行捡球和击球的训练,在训练中发现问题,比如击球部位皮筋松紧的问题,捡球部位的结构问题等。根据发现的问题再不停的优化。



机器人竞赛项目,大多数都是要求以组队的方式参加,一个队2-3名小孩。所以在搭建的过程中,不管基础如何,教练会要求尽量都能参与。



参赛过程,每组一共是比8轮,组内孩子操控的熟练程度相差也比较大,但是不能因为追求成绩而全部让操控好的孩子来完成。因为他们是一个团队,需要一个孩子操作的同时,另一个伙伴协助观察和指挥,每个人都要感受比赛的过程。

在低龄孩子参赛过程中,这个“团队”还包括了父母,在训练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在比赛过程中,父母虽然不在场内,但是在场外观战中,在输赢之后,父母怎么协助释放孩子的情绪,怎么讨论下一轮的改进方法。这就是一个“团队作战”的过程。



Roborave的赛程是一天,分上午和下午。比如冰壶擂台赛,上午要至少比完四轮,其余的下午完成,是循环积分赛制。这种赛制对于低龄孩子来说,特别好。

这里比较一下儿子上个月参加的**杯的比赛,那次比赛是淘汰赛,儿子和队友参加的是机器人足球赛,第一轮就是淘汰赛,如果输了,后面就没有参与的机会了。这样的赛制其实是很不好的,训练了很久,然后到比赛“搞一下”,稀里糊涂就结束了,从成长经历上来说,这样的竞赛价值很低。



在竞赛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面对挫折,孩子和家长怎么办?”而这个过程在积分赛中,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和调整。

比如这次上午的前两轮,儿子上场操控机器,原本想有个好的开局,结果问题没有出在操控,而是出在了训练中没有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就是机器人触碰场地红色禁区,这一轮就不能再动了,直接面对的就是负180分,判输。当场儿子就哭了,因为训练中没有严格注意这点,对他来说是个特别大的打击。连续两轮他哭了两次。

还好是循环积分赛,我们还有时间调整情绪。除了安慰,在场外我们交流的重点的就是:“一共8轮,成绩是取得分最高的前5轮,所以我们虽然2轮都是负分,但是只要我们后面发挥正常,我们加起来还是有机会得高分的。而且每一轮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注自己尽量多得分,最后是看总分的。”

所以在安慰和交流之后,儿子并没有被挫折吓跑,擦干眼泪继续后面的比赛。而且克服了紧张的情绪,并且更加细心,后面上场3轮,3轮都赢了对方,拿回三个高分。



不以一轮比赛的输赢来要求,这种赛制的设计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在各种遭遇中,调整心情,走出挫折,鼓励参与。



整个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我和孩子有过几次针对问题的讨论,引导他自己给出答案。比如:

1. 根据9个球摆放的位置,机器人什么样的捡球路线是最优的?

一开始,根据常规习惯,儿子会先捡中间的三个球,然后往左或往右去捡两边的各三个球。后来发现在规定的2分钟内捡球的话,在左边和右边的来回中,有一段比较长的回头路要走,特别耽误时间。所以经过讨论和尝试后,儿子设计了新的路线,就是中间最左边的一颗球捡起后,往左转弯,去捡左边三颗,然后在往右转弯,就一路往右捡就行,基本不走回头路,节省时间。

2. 球捡不完,如何平衡捡球的数量和时间?

比赛每一轮是2分钟,最完美的当然是2分钟内捡完9个球,并行动到中间位置,击打出9个球。但是因为我们队两个孩子年龄最小,在操控的熟练程度上不占优势,所以在训练中就要客观的评估实力,然后分配好时间。我儿子经过多次训练,觉得最多能捡6-7个。那么就把这个数量作为目标,哪怕发挥再好,也在捡到这个数量的时候,必须在时间还有30秒之前,安全的到达中间位置,把球击出。这样把2分钟的操控分解成了几个关键步骤,操作起来,孩子更稳定些。



3. 在比赛中,捡不完的球如何处理,才能让分数更高?

这个是在充分解读得分规则后,一起讨论的。因为如果球停留在己方的白色区域,每个球是要减去20分的,那么要少减分,就要保证球不要呆在白色区域。而前面我们已经确定了不求捡完,而是在能力范围内捡到一定数量的球。所以根据得分规则,我们又讨论出一个方案,就是在捡球过程中,如果遇到操控不准没有捡起,那么要果断放弃,并争取把这几个球用机器人推出白色区域的边线,这样虽然此球是零分,但保证了可以不被减分。这个引导思考的过程,让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懂得果断放弃,反而会赢得好结果。短短的训练加比赛的五天,低龄段孩子,家长的陪练少不了。我们陪着孩子经历和收获了很多东西。在训练过程中,如何鼓励他认真和坚持,在比赛过程中面对孩子的泪水,如何调节和坦然面对挫折,如何应变并且“越战越勇”。过程远比比赛结果重要的多,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所以当低龄段孩子,刚开始参加机器人竞赛的时候,家长究竟要关注什么?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处理不好,反而会让竞赛产生负作用。

我觉得作为家长,要关注以下几点:
关注过程的重要性 
过程中家长要参与,但是也要充分放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完成搭建和程序的设计。只有孩子遇到实际难题的时候,才一起讨论和思考解决方案。而比赛,也是要关注过程中的情绪和问题,不要只关注输赢和结果。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历挫折后去适应调整,比结果重要的多。
切忌功利性和过重的“得失心”


机器人竞赛有些属于竞技类或者“对抗性”,当场会有输赢产生。这对于低龄段孩子来说,培养竞争意识和对于“想赢”的心态是有积极作用的。因为想赢,才有更强的动力去学习和训练。

但是不能一味强调输赢,以免孩子过早的有“得失心”后,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我不希望一次比赛结束后,孩子回忆起来只有输和赢。
关注孩子的品质,比如坚持,比如遇到挫折后的态度
训练中,是否认真专注;和团队伙伴的协作中,是否互相鼓励和帮助;在挫折中,如何释放情绪,不要拒绝眼泪,但眼泪擦干后,怎么一起围绕挫折本身,找出问题后,获得胜利。认真、坚持、不畏难、挫折之后不胆怯。通过机器人竞赛,可以更多的去磨练这些品质。
复盘很重要


一次比赛的结束,不管结果怎样,要找一个时间和孩子好好的聊一下这个过程。我在春节期间和孩子聊了一次,首先是肯定了儿子在比赛中的表现,从前几轮几乎可以说垫底,能够后面不怕挫折,越战越勇,最后第四名。肯定了他的坚持。

然后我会抛出几个问题来引导他总结。比如我问他赛前训练过程中,还有什么可以改善的么?他会根据前两轮触碰禁区的现象,告诉我,训练的时候需要更加认真,而不是练几次就想去玩了。

再从这个触碰禁区的问题,我延伸了一个问题,问他:“你觉得机器人的设计可以怎么改进呢?”他就提了很多想法,说:“机器人可以再小一些,这样更加灵活也不容易碰到禁区,而且本来就来不及抓9个球,如果每次抓3-6个球就能打出去,可能可以设计的更小巧更好操控。”虽然他现在还不能独立设计,但是这种思考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式,值得肯定。

最后我问他:“前面两轮扣了很多分,你哭了,后来就越来越好了,你那会儿心里想了什么呢?”他说:“前面很难受,所以就哭了。后来想想爸爸说的话是对的,就是最后是看总分的,后面只要发挥正常就可以有高分的,所以就不怕了。”

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这是我感触特别深刻的。因为机器人,是他们共同的兴趣,这群志同道合的小朋友,从原来的互不相识,短短几天,就成为特别好的伙伴。在赛场上互相鼓励,分工协作;遇到失败互相安慰,遇到胜利击掌喝彩。而且我们还发现,家长的理念也非常的相似,一次比赛下来,大小伙伴都成为了好朋友。所以低龄段的孩子参加比赛就更容易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以后在继续学习和比赛中,也就有了彼此更加熟悉的队友。



(比赛那天早上报道很早,几组住在杭州另一头的参赛家庭,住在赛场边酒店,晚上一起练习,真是挺拼的!)

低龄段孩子刚开始参加机器人竞赛时,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竞赛的意义。这样才能利用好竞赛的训练和比赛过程,给到孩子正向的引导,这样花下去的时间和金钱才体现出更大的价值。

这篇文章有深度,写的有点长,但希望对于关注STEAM教育,关注机器人教育的家长,能够从文章中收获到我的切身感受。

新年特别策划

春节期间,耐撕爸爸推出【新年特别策划深度好文】。今天是第一篇,接来下还将会有STEAM教育的深度解读文,尽请期待!


    关注 耐撕爸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