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拼爹不拼颜值,我凭什么翘着二郎腿拿高薪?

 

好怕你们学会了就逆袭我~...






系原创作品,请规范转载。

来源:看准(ID:kanzhunwang)

作者:苏三

一个吐槽
我总会遇到很多人问我:你觉得我要读些什么书啊?我觉得自己挺没竞争力的,你说我学些什么好啊?这是中国式教育弊端引致的,因此,大多数职场人都习惯性依赖他人,入职总想着有人带、手把手教。

我把这样的人称之为“张口主义”,并对之痛恶至极。

懒惰成性的人远比智力不高的笨鸟更惹人讨厌。一个人可以蠢可以笨可以错,但如果他有一颗向学的心并付诸行动,我很愿意把他教成一个拿来主义。

关于人生提升,首先要转变“张口主义”思维,让自己变成“拿来主义”

接下来,我要从知识增长和人脉增长两个维度来讲如何做一个“拿来主义”,让我们的人生得以提升。

先看一个我画的比较粗略的图。
一、

知识增长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的增长为人生的提升准备了必要条件,为人脉的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保持知识增长,保持阅读。

1[b]第一个问题:读什么
(1)你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内的知识

职业是你的生存发展工具,你必须随时更新你的知识库,所以这是首要阅读任务。阅读专业领域的权威、优秀、指引式知识,能让你的人生更有深度。

(2)人文社科类知识

如果一个人仅仅为了生存而活,那这个人是没有灵魂的。人文社科类知识让你的生命更加立体。通过阅读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有涵养,而人文社科类知识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与人生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

(3)闲书,即娱乐性的,你感兴趣的知识

一些有趣的“闲书”,让你的人生更加色彩斑斓。而阅读闲书类的知识,也能够有效地调节你的生活、工作,让你松弛有度。千万不要小看这些闲书,它的在你的自我增值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

必须要申明一点,在读什么这个问题上,不要再赤裸裸地问我要书单!因为每个人的学力、需求和兴趣点都不同,比方说我在读哲学的时候,是直接跳过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的,我宁愿看十本叔本华都不会看一页王阳明。因为我真的看不懂啊!

但是我可以就自己的经验来告诉你,如何挑选合适的知识:首先你可以把你所知道的书单按照需求、学力、兴趣三个角度分类,然后找出重合的书籍如下图:
交叉部分优先阅读,然后是不交叉部分。对于交叉部分的知识,我建议阅读顺序为:A-B-C-D。

至于如何收集书单,有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那就是关键词+“书单”搜索法,如“国学经典书单”、“营销书单”,再者就是在主流书籍网站如亚马逊上进行类目搜索。

看到这里,你们不禁要说了,这么多书,我还要工作、社交、谈恋爱、逛街,怎么看得完啊!一年能看个几本就很好了。

错!我三天内就读完了《三体》三部,读大学的时候,我甚至一个星期可以看十本书,包括生硬的汉译外国文学著作、文学理论、专业书籍等。

你们肯定在暗暗说,你吹牛逼啊。可是我说的就是事实,所以我是如何做到高速、高效读书的呢?

2[b]第二个问题:怎么读
(1)系统阅读

①把书读薄

就是用拆书法,我从小就是这么看书的——运用归纳、总结、分析、查证等科学方法,把书读薄的目标就是“可以写出简练的书评总结”。拆书法分为两种:大纲法与重点法。

首先说说大纲法。先看目录,纵览全书逻辑,知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阅读起来会事半功倍。对照目录翻看每一部分里面的各级标题,然后将每部分的各级标题补充到目录中,誊抄一份,形成脉络分明的框架,看起来就很省事。

然后我们来说说重点法。在通读大纲的时候,你已经知晓哪些部分内容最符合你的需求了,因此你可以侧重阅读这些内容,必要时需要作笔记、反复阅读。

②把书读厚

顾名思义就是细度,运用分析、演绎、对比方法反复阅读并且增加内容、个人领悟等,目标是“可以流畅地讲给别人听”。把书读厚有两种方法:拓展法与溯源法。

拓展法就是就书中的观点、内容,出现的术语作相关性阅读。就是要无限放大你的脑洞,如下图。
我们再来讲溯源法,即从纵向角度进行探索,寻根溯源。

举个例子:读鲁迅,除了要晚清、民国历史,还需要了解沙俄历史(鲁迅深受沙俄文学影响,中国革命与沙俄革命的相似。)

碎片阅读就是在零碎的时间里利用需求匹配法、懒汉法进行阅读,主要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技能、常识类知识。在地铁时间、如厕时间、点餐时间都可以进行碎片阅读。途径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知乎、豆瓣、优质公众号、简书等网站平台;一个精明的“懒汉”,是会充分利用网络搜索进行需求匹配,进而充电的。所以,都动起来吧!

培训课程也是一样的,同样需要用到上面说得六种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二、

人脉增长

前面说到,知识的增长是为人生的提升准备了必要条件,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道理已经不再普遍适用了。生命苦短,即使你是一块金子也不能被动地等待大浪把黄沙淘尽。你必须利用你的知识,把自己推销出去,这样你的梦想才能够落地。

所以你必须要进行人脉增长。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三个问题:结识谁?怎么结识?结识原则是什么?

1[b]第一个问题:结识谁

所谓多交善友,敢交诤友,远离损友。常识内容我就不废话了。

2[b]第二个问题:社交原则



(1)主动原则

所谓“你主动一点,我们都XXX了”是不是?啊,别跟我说什么有些人就是站在那里也有人主动跟他交往啊!人家是主动出击塑造了个人品牌,才能“被动”地等他人找上门来。也就是女生常说的“你的主动勾搭得逞,源自于我暗地里主动给你制造了暧昧的气氛”。这个比喻很恰当了吧?

例如我在商店里挑选衣服,其他顾客在试穿时拿捏不准,我会主动上前给予我的时尚建议,这种搭讪我基本从来没有失败过,最后这些姑娘都能满意地买走衣服,并一脸崇拜地加了我的微信。在帮助姑娘们选衣服的过程中我也帮店主促成了交易,店主们除了给予我购物折扣外,还有请我做进货顾问、做麻豆的。在我给店主们做麻豆拍摄样片的时候我又会跟摄影师讨论构图、光影运用等等,于是我又接触了摄影圈;而有些摄影师还会在剧组里工作,于是我又接触到了影视传媒圈…

而以上所有的人总会有互相需要的时候,于是我又成了朋友圈里的联系员。

注:联系员这个观点来自《引爆点》,这是一本广告营销必备,当然了,里面的例子还涉及到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儿童语言习得……(好了,我又给你们温习了一遍看书的方法论,相关法、重点法……)

(2)互利原则

讲真,我也想跟王思聪马云做好朋友,但是我没法给予他们什么裨益。所以,stop!在选择社交对象时想一想,你于对方而言是不是一个“有所裨益”的对象?

(3)平等原则

即使你幸运结识了一个牛叉得不得了,名声大噪的人物,也要保持平等的姿态。社交应以互相尊重为前提,不卑不亢。

(4)猎美原则

这里说的“猎美”是不要有固化思维去看待人、事、物,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择善而从。

比如我之前说过的那个能力不强还挑三拣四的夏莉,纵使她集矫情、作、懒等公主病于一身,我还是能找到她的闪光点:因为她辞职多,所以兼职也多,所以她跟很多各类型公司尤其是公关公司、广告公司都有交集,她也是一个“联系员”,我能有效利用她的人脉,变成我的人脉。

(5)奉献原则

所谓过犹不及,过于功利主义的人是没有成功社交的。总想着从他人身上捞好处,注定是“我当你系friend,你当我系onenightstand”的结局。

(注:此处onenightstand无义,纯粹是为了押韵,出自港剧《回到三国》。)

3[b]第三个问题:怎么认识

(1)做个“个别人物”

也就是说做个内行的、有说服力的联系员。想象一下:不同领域是一个个的圆,里面的佼佼者、专家等是一个个的点,点与点之间因为业务来往形成线性关系,每一段线又不断交叉……而你就是大部分线交叉必经的那个点。也就是说,这些人都可以从你身上找到另外一个人,那么你的优势就出来了。

而我们要怎么成为那个“个别人物”呢?这就回到知识增长这个层面了。如果你博学多识,那么你肯定也能在轻易融入不同领域,和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最终打通一切关系线路,成为那个关键的交叉点。

(2)树立个人品牌

①发挥你的性格优势和特长

比如我热爱烹饪、居家、时尚,还喜欢研究育儿经,那么我就轻而易举获得30岁左右的成功辣妈的青睐(要知道,职场女强人的资源也是也很可观的);因为我精于手工又喜欢创新,大学时校内最大的店铺请我去做陈列、营销策划、手工原创指导,最后我还和店主成了合伙人。

②调动你的知识库

这个不重复赘述,如果你是一本移动百科书,我相信这对你的社交拓展是十分有利的。想象一下:两个不同公司的BD分别接洽一个热衷儒学的企业家,前者兴趣广泛熟悉国学经典,后者对此国学就知道背几句论语,这位企业家最终会选择跟谁合作?

③调动你的现存人脉

在你遇到新的社交对象时,要努力挖掘他的需求并与你现有的人脉库进行信息匹配,然后在恰当的时机向他推荐你的解决方案、引荐你的旧人脉……新人脉就这么拿下了,而旧人脉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另外,人与人之间一定是可以联系起来的,即“六人定律”。(六人定律成立的必要充分条件是:人脉的质量)
比如我之前为了联系到一位投资界的大佬,就是通过某港籍导演找到某港星(参加过内地某真人秀)再找到内地某主持大咖(主持前面那个真人秀以及某综艺节目),最后找到这位投资界大佬(其投资过的一个项目创始人曾为前面说过的综艺节目某期嘉宾)。

差点漏了一个很重要的point:一定要科学管理你的人脉库,首先体现在联系方式的备注上。那些从来不备注微信名字的人,闲着没事就问我“你是谁”,通常我都会回一句“叫爸爸”的!

有个小tips很好用,那就是用字母定类,然后写上名字,后面括号备注职位、公司、行业,必要的时候备注一下你与之结识的情景(方便以后搭讪的时候不尴尬)。

比如我备注我的前室友朱小快是:RMsz-朱小快-建筑设计师-XX事务所(RM即 roommate,sz就是深圳);当然了,当这个人已经跟你很熟了,你就可以给她去掉后面的后缀了,所以朱小快就变成了FR朱小快(FR即fried,为什么不是F?因为还有个family分组~),前缀为什么不去掉呢?为了方便你分组啊、以及迅速找到她的联系信息啊。
两个思考
1.你最近在读什书?

2.你的个人品牌是什么?

欢迎关注看准官方知乎:

搜索“看准”添加关注。
关注微信订阅号kanzhunwang【看准】,工资不再是秘密!面试不再难倒你!200万家公司信息任性查!还有更多职场信息爆料让你惊喜不断!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看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