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公子”事件发酵 穿山甲“惹”到谁了?

 

“吃穿山甲”和“特权”为何捆绑在了一起?穿山甲作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食用野生穿山甲属违法行为,为何穿山甲走私依旧屡禁不止?...



【点击此处 2017年让我们陪您走下去】
原题为《穿山甲之泪》



2015年4月27日,一只小穿山甲爬出笼子,被放归山林。它是一周前被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警方查获的走私者准备运往海外的野生动物之一。

近日,一则“广西考察吃穿山甲”网帖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男子发微博称,自己在广西考察期间,在当地“李局长”、“黄书记”的邀请下,在其办公室吃了煮穿山甲,并配发相关图片。广西投资促进局7日回应称,博文图片中的用餐人员并没有该局任何领导或工作人员。广西林业厅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也对此事开展调查核实,将依法查处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

不少网友质疑,“吃穿山甲”和“特权”为何捆绑在了一起?穿山甲作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食用野生穿山甲属违法行为,为何穿山甲走私依旧屡禁不止?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生存委员会(IUCN/SS)穿山甲专家组成员吴诗宝在2000年时根据相关数据估算,中国对穿山甲的年需求量在28.5万头。“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现在这个数字只增不减。”吴诗宝说,食用和药用对穿山甲致危的作用基本相当,“走私过来的穿山甲有一半是被吃掉了”。

被吃到几近灭绝

动画片《葫芦娃》中为了掩护爷爷逃跑,惨死在蝎子精手中的穿山甲,早在公元3世纪就上了中国的医药典籍。“通经下乳、祛瘀散结、消痈溃坚”是对穿山甲功效的常见描述。鳞甲片通常入药,穿山甲肉也被用来做药膳,且被描述为“肉鲜美”。一些养生网站会详细描述穿山甲甲片的药用功效,也会介绍穿山甲肉的烹制方法。

陈先生在广东工作十余年,对于可以在某些“野味”店吃到穿山甲这件事,已经见怪不怪。这些店售卖的穿山甲有本地的,也有来自“外地”的。穿山甲有专门的人来倒卖,对于饭店来说,货源是不固定的。通常,需要熟人引荐才能吃到穿山甲,正巧赶上也就罢了,如果专门点穿山甲来吃,就要等待饭店老板“来货”的通知。如今的本地穿山甲数量较为稀少,食客能吃到的穿山甲多来自“外地”,也就是走私而来的。

“如果是专业‘吃货’,就要买整只的,显得牛”,陈先生说,“价格也常变化,货源多的时候就便宜一点,1000多块钱一斤,一整只下来差不多要上万。其实很多人也不知道有什么功效,就是觉得特别特别好。”

食用穿山甲的习惯并非广东独有。吴诗宝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都遇到过食用穿山甲的案例,“我甚至在重庆、北京都看到过。”

曾经,穿山甲在中国广泛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湖南及台湾等地,中华穿山甲是比较常见的野生动物。

根据国家林业局在1995年-2003年开展的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全国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在64000只左右。而到2009年,由广东自然基金会支持的一项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野生穿山甲的数量大概在25100-49450之间,相较上述国家林业局的调查,数量已大为减少。

“天天在保护区里跑却连一只都很难见到。”根据吴诗宝的估算,从1960年代至今,穿山甲种群数量已下降88.88%-94.12%,栖息地内的种群密度已低至0.001134-0.056只/平方公里。2008年,环保组织“保护国际”资助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对中国穿山甲的野外种群做了历时6个月的快速评估,发现广东、湖南、海南、河南、江苏等地在野外已经很少甚至很难见穿山甲实体。

英国《卫报》的报道称,由于中国和越南等亚洲国家对穿山甲肉的需求,穿山甲面临被“吃到灭绝”的边缘。伦敦动物协会保护项目主管乔纳森·贝利2014年曾表示,全球现存穿山甲共有八个物种,全都被列入濒临灭绝的名单。过去10年,全球大约有100多万只穿山甲被非法捕猎。贝利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和越南的非法贸易造成的。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穿山甲专家小组曾公布一项拯救穿山甲的行动方案,解决穿山甲灭绝问题至少需要投入400万英镑,其中200万英镑用来减少中国和越南对穿山甲的需求。

穿山甲贸易链

1995年,穿山甲的所有种都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同时实行零贸易配额,即其活体、附属物(如甲片)等国际贸易被禁止。

在此之前,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和美国都是穿山甲的主要进口地区。亚洲国家收购穿山甲以食用、药用为主,美国以购买皮张、制作皮张用品为主。

CITES公约并未能有效阻止穿山甲的贸易活动。据国际野生物贸易研究组织TRAFFIC统计,2005年到2014年期间,中国共查获穿山甲案件246件,涉及穿山甲18603只,甲片20942千克。

根据中国中药协会的调查,中国长期从事穿山甲甲片交易的药材市场主要有陕西西安、黑龙江哈尔滨、河北安国、河南禹州、安徽亳州、湖南邵东、广西玉林等地;而地下进行的活体交易和冷冻个体食用市场主要在东南沿海和西南边境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和云南最为猖獗。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药用穿山甲主要靠国内自给。从1993年开始,中国药用穿山甲主要靠从越南和缅甸进口,同时,每年有大量穿山甲从越南非法进入中国境内的广西和云南,并转运到广东、海南和福建等地销售。

“这几年,中国查处的一些成吨的穿山甲案件基本上都是从东南亚走私过来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东亚野生物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地区项目负责人徐宏发表示,“大规模的走私使柬埔寨、越南和老挝森林中的穿山甲所剩无几。”

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和东南亚接壤的边境地带一直存在着穿山甲的走私通道。每年中国警方都要破获大量的穿山甲走私案件。近几年,由于陆路查得比较严,水路就成了走私穿山甲的主要通道。穿山甲活体本身存在很大体味,逢冬季,走私者将穿山甲去鳞宰杀,以冻体形式通过海运“成吨”走私,也增加了海关稽查的难度。TRAFFIC高级项目经理徐玲介绍,海运使得走私环节在漫长的航线中被打散,中间环节更为复杂,海关往往只能查扣私运者,却无法追查供货方与买方。

当东南亚的穿山甲因大量抓捕而濒临灭绝时,非洲也进入买方的视野。由于路途遥远,非洲的穿山甲多以鳞片的方式走私,或空运,或在东南亚中转。由于非洲产的穿山甲体形更大,甲片也相应厚而大,依托“穿山甲甲片、爪子辟邪”的民间传说,这类鳞片还受到文玩类玩家的喜爱,他们将鳞片雕成工艺品私下通过网络售卖。

提升保护级别的隐忧



2014年9月11日,广州白云区查获一宗特别重大非法贩卖国家重点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案件。共查获冰冻穿山甲457只,抓获犯罪嫌疑人两名。所有穿山甲均已被杀死去甲漂白。

“等一下,我还没有说完”,吴诗宝执着地要求讲述穿山甲是一种多么“特别”的物种。作为地球上唯一长鳞片的哺乳动物物种,穿山甲在自然界几乎没有天敌:“哪怕是狮子要吃它,它只要缩成一团,狮子就没有办法。”作为“森林卫士”,穿山甲食白蚁的食性可以保护森林,同时,由于白蚁可以制造温室气体——甲烷(占大气中甲烷的12%),穿山甲对全球变暖起到间接的控制作用。

鉴于野生穿山甲资源濒临灭绝边缘,国内外均加大了穿山甲保护力度。1987年中国出台的《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将穿山甲列入中国14种最濒危的野生药用动物名录;1998年被定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濒危级。

2010年国际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穿山甲所有种列入CITES附录Ⅱ,即国际贸易需管制;2014年中国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由濒危级上调为极度濒危级,其他6种穿山甲也提升为濒危级。没有一种穿山甲是安全的。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2016年即将举办的CITES缔约国大会上,穿山甲将是大象、犀牛、老虎这些大型哺乳动物外最受关注的热点动物。“穿山甲体形很小,按照道理来说不会受到这么大的关注。这种没有天敌动物数量的急速减少,极为典型地体现了人类对生态链的破坏,造成穿山甲栖息地的减少乃至消失,所以它才会广受瞩目。”一位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大家都心知肚明,在2016年的CITES大会上,穿山甲一定会从附录Ⅱ被提升到附录Ⅰ,其商业性贸易将被严格禁止。”

但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担心,提升穿山甲的保护级别会让穿山甲面临“奇货可居”的境地,提升市场交易价格,反而更会让一些不法分子更有动力铤而走险。根据“中国药材市场”网站上的信息,安徽亳州市场上的售价已达每千克2700元。人工驯化穿山甲种苗价格已达每只15000-20000元,而且是有价无货。

徐玲认为,为了避免这样的局面出现,必须加强盗猎源头的治理工作:“目前中国自己的野生穿山甲已经非常少了,用的大都是东南亚和非洲的穿山甲。这些地区的执法能力比较薄弱,所以才会造成非法盗猎猖獗,治理走私需要双管齐下。”

本文综合整理自《穿山甲之泪》(记者/徐佳,原文刊载于《凤凰周刊》总第569期)和网络资料。

新媒体编辑/丰泽 马茹均

 

《国宴中的“秘密”》

《“无人鬼城”的今天》

《渔人的葬礼:十五年前的灾难记忆》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凤凰周刊》快速订阅通道  


    关注 香港凤凰周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