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作品展示20】《静听“茶”开》高二(5)班 鲍英豪

 

静听“茶”开
高二(5)班 鲍英豪
指导老师:李华
一粒尘埃,落地,承受无情的碾压;一朵花蕊,绽放,美丽只在瞬间。

我们,在忙碌中穿梭,在欢笑与泪水中书写我们的青春。激情与喧嚣、成功与失败,在得与失的之间,何妨静下心来,泡一壶清茶,静听“茶”开。

花开半夏,疏年孑然,独坐于园间石上,品一味好茶。那丝丝缕缕的香味萦于齿间,让多少人忘记荣辱而流连其中。

小时候,每每看到父亲在喝完第一口茶时的满足,对于杯中之叶总是充满好奇与向往,可父亲告诉我,不可尝,因为畏惧父亲,真的就没尝过,后来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对茶的好奇渐渐淡化下去了,一直到我上了初中。

中考没考上理想高中的失败让我万念俱灰,我真的不知该怎么面对父母,把自己囚禁在房间里,哪儿也不想去。父亲走进房间,没有说话,一杯清茶放在了书桌上,父亲出去时,我拿起茶杯粗饮了一口,那种苦味一下子充满口腔,我忙不迭的吐出,这水怎么这么难喝,我不禁对父亲那种陶醉的神态感到怀疑。

到了晚上,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又走了进来,端着他的大茶杯,另一只手上给我带来的仍是一杯清茶,父亲静静的坐在那儿,小声的喝着自己的茶,我看着桌上那杯还飘着烟雾的茶,没有伸出手。“不想再尝尝?”父亲安静地问道,我原准备父亲暴风骤雨似的责骂,就像我作业做的不好或者是在学校犯了错误时的那种生气,但是父亲没有。我摇了摇头,已经一天没怎么吃东西的我,不想再去品尝那种苦苦的味道。

“再喝一口,不要急着咽。”父亲劝道。我慢慢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也许是一天没吃东西,味蕾已经不那么敏感,感觉没那么苦了。就这样,在父亲的目光里,一小半淡淡的清茶进入了我的身体。“一天没吃东西其实是不应该喝茶的,伤胃,所以我给你准备的是几片叶子的淡茶,茶是好东西,但是吃法不对,时间不对,也易伤人。读书考试,上一个台阶,是好事,但当我们失败了,知道生活苦了,我们要换个方式,也许会更适合自己。”父亲说完出去了,留下我与那杯没饮完的清茶。

高中开学,我来到这所不被看好的学校,我知道,我的苦涩已经过去,就像在沸水中上下翻飞的叶子,溢出的应该是沁人心脾的香气。

高中已经两年,与茶相伴也已两年,我喜欢那种淡淡的味道,在苦涩之后是丝丝的甜味;我喜欢茶,从陆羽的《茶经》里,我不仅明晓茶之保健功用,更读出了茶之背后的文化韵味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有张有弛,方知生活之美。茶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丰富和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饮茶读文章成了我生活中一部分,陆游的“玩《易》焚香消昼永,听琴煮茗送残春”,孟郊的“夜思琴语切,昼情茶味新”,李德裕的“茶炉依绿笋,棋局就红桃”。陈陶的“幽香人茶灶,静翠直棋局”等等诗句,让我在茶雾缭绕中走进古人那幽幽的心境,也在烦躁与浮华中能够迅速安静下来,静听己心。

文征明喜欢“茶烟一榻拥书眠”。裴说喜欢“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郑板桥“黄泥小灶茶烹陆,白雨小窗字学颜”。无论品茗读书还是品茗习字,儒士们无不显得恬静脱俗,怡然自得。茶给他们带来口感享受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一份文化意义的启迪吧!

我无古人之高雅,但我也喜欢在午后或者黄昏日落,啜一口清茗,然后静静走进我的世界。

袁鹰先生之《清风集》中 “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花竹松柳风,而乃饮茶的心境之风”,“几杯茶罢,凉生两腋,那真是‘乘此清风欲归去’了”,于是感叹“村茶比酒香”。

虽无袁鹰先生那般精彩的描述,但是,紧张的学习之余有了茶的相伴,也自有自己独到的乐趣。

感谢父亲,是他让我走进茶的世界,也让我明白了历经沸水的浸泡,方能散发弥久的香味。

“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美誉入之杯樽,茶之荣也。

品茶,一种优雅;品茶,一种心境。与其行色匆匆,倒不如,停下,在沸腾的午后,抿一小口茶汤,任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香溢齿喉,在叶与水之间静观浮沉与聚散,在苦涩与清香中淡然得失。

我是尘埃,甘愿承受碾压;我是花蕊,我会苦尽甘来,美丽的绽放于枝头;我更愿是一片小小的叶子,在我的天地里,静听我“开”的声音……
◆  ◆  ◆  ◆  ◆  












从今天起,我校微信订阅号将陆续刊登出此次征文评选活动的20篇作品,并于4月21日(明天)开始此次征文评选活动!届时,期待您为你自己喜欢的征文作品投上神圣的一票哦。投票时间为4月21日、22日、23日、24日四天,4月25日公布结果,将评出“最受欢迎的征文作品”6篇,获奖的同学将会获得丰富的奖品和荣誉哦!


    关注 安徽省含山县第一中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