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着急着打断对方的话么?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发现自己很喜欢说:“我认为”。...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发现自己很喜欢说:“我认为”。我也不清楚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热爱”这个词,大概是初中吧。

还记得上次跟A先生的一次谈话,A先生是我的一位拥有大智慧的朋友,我经常喜欢在节假日找他吃一顿饭,喝一杯茶。中午跟A先生吃饭完闲聊,说到“人工智能可能有感情么?”,A表示地很坚决:永远不会。我则是觉得还是有可能的,我们进行了一番“讨论”。

“嗯嗯,你说的我知道”

“你看”

“我认为……”

我极力地想要在与A的交流中占据上风,似乎这样可以显得我终于有哪些方面比起A不是那么“寡闻”。是的,这次交流被我搞砸了,就是因为我总是觉得在交流中先发言并且否定对方就会占据上风。可惜这就大错特错了。
现在喜欢一句俗话:有理不在声高。

因为一旦否定了别人,虽然自己能够爽一下,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堵住自己看到一种价值的可能性,因为你已经表态支持某一派观点了,你此后就会本能性地找出各种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来否定另一派观点。这实际上是自己成长的一个巨大障碍。

没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从嘴里说出来的,从笔间写出来的都算。但是岁数越大,我知识越多,就越觉得“我认为”这三个字,实际上是很难说出口的。回头细想,能轻率地说出口关于某件事“我认为”这三个字,往往是三种情况:
·了解的信息不够丰富全面;

·自己持有某种偏颇的立场,是用屁股在决定脑袋;

·一时间受到某种特定情绪的控制。

电影、电视剧里面,我们经常看到记者冲上去问采访对象,关于什么什么事儿你怎么看,你的观点如何?不光是记者,任何一个人冲上来问我对于某件事的看法,我觉得如果没有充分的资料和长期的思考,我真的有所谓的自己的观点吗?在发问者冲上来的那一刻,我会不会临时脱口而出一个不负责任的观点呢?

钱钟书先生说过,智慧的代价是自相矛盾。

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句话: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而且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用屁股思考”这种窘境呢?

第一,任何一个问题在深思熟虑之前,要允许各种各样的角度和观点,并存于自己的头脑中。

第二,不到万不得已不表态,不轻易地说出“我认为”这三个字。

第三,在说出“我认为”三个字之后,也要允许自己改主意、变结论,不要因为害怕有人嘲笑说“打脸打脸”,就停止对任何问题的重新思考。
人生这条路,走的人很多。

每个人,走出的样子都不尽相同。

但不论是什么结果,

只要是向着本心的方向走,

踏上了想要到达的那片土地,

途径的风景,是枯凉,是繁荣,

都是值得回顾的。

生命如水,静默流淌。

愿所愿得偿,路想路风光。


    关注 天生骄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