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凤尾竹边歌伴舞,声声悦耳山河秀。

 

葫芦丝又名葫芦箫,其声音纤细秀丽、柔美甜润、曲调委婉动人,因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而得名。葫...



葫芦丝又名葫芦箫,其声音纤细秀丽、柔美甜润、曲调委婉动人,因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而得名。葫芦丝是由葫芦笙演变而成,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器乐百花园中独特的民间乐器。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得昂和布朗等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传说 

在很久以前,一次山洪爆发,有一位勇敢的傣家小卜冒(男孩)冒着生命危险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佛祖被他的勇气与痴情所打动,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手捧起金葫芦,立刻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福这对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就在云南少数民族世代相传下来了。



文化 

在傣族民间有一种特殊说法“竹子象征男性,葫芦象征女性”。葫芦丝由“葫芦”与“竹子”组合,紧密相连。意为:“夫妻相亲相爱,家庭和睦,生活无灾无祸”。



特色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等民间曲调,最适于演奏旋律流畅的乐曲或舞曲,曲调中一般长音较多,合音丰富,乐声柔美和谐,能较好抒发演奏者的思想感情。

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每个村寨都有很多制葫芦丝的能工巧匠。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而在云南省姚安县的左门乡,每年农历立秋这一天,全乡的人们在高山头上都要吹着葫芦丝,载歌载舞,来庆祝当年的丰收和为下一年祈求风调雨顺。其中还有“中国姚安彝族葫芦笙文化节”,这葫芦笙便是传承了姚安左门彝族人民的精神,连结聚合各民族情感的福禄纽带,由之彰显中华民族团结、和谐、活力腾飞的文化象征意义。


《月光下的凤尾竹》

这是一首特具民族情调的乐曲,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的联想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傣族女孩在丽江边穿着心仪已久的筒裙,在碧波莹莹的丽江边漫步起舞,等待心上人的到来。



《小河淌水》

这首曲子节奏从容舒展,比较自由,回环起伏;旋律具有云南地方特色,清新优美;描绘了在皎洁的月光下,静静流淌的小河边,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深远意境。

圆润多情、婉转明快的旋律,像清纯的小溪,又像绵延不断的江水……葫芦丝细腻纤柔,亘古绵长的音乐描绘出一幅幅柔美静纯的傣家生活画面,刻画了这个被人民称为“水一样的民族”傣族人民的性格,浸透着深厚的傣族文化内涵。而葫芦丝以其独特的民族象征在中国器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亦须继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使中国民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监制/郑滨生 
主编/王扬 责编/魏晓婷 编辑/王笑妍


    关注 CCTV音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