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宝传媒】开年三部IP剧抢占小荧幕,古装“轻”剧时代能走多远?

 

开年大剧一向是各大卫视必争之地,2017年开年大戏各大卫视可谓是百花齐放,但古装剧依旧独领风骚,成了各卫视竞争的主阵地。...





电影重贺岁,电视拼开年。开年大剧一向是各大卫视必争之地,2017年开年大戏各大卫视可谓是百花齐放,但古装剧依旧独领风骚,成了各卫视竞争的主阵地。目前,最先开播的《孤芳不自赏》已经进入剧集的后半程,而展现唐朝风云的《大唐荣耀》和讲述仙幻传奇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下简称《三生三世》)也先后开播。

纵观这三部剧,内容涉及玄幻、架空、史诗,虽然风格、主题各不相同,但都由热门IP改编而来,开播之前已然吸粉无数。《孤芳不自赏》的“抠图”话题自开播来就没停过,《三生三世》最近又被批原著抄袭、套路多、演技不足等问题。此前的《芈月传》《后宫甄嬛传》这类描写女性成长经历的电视剧都是大制作、大规模先传,相对低调开播的《大唐荣耀》却让此前并不被太看好的景甜“逆袭”。从目前各部剧集的口碑来看,所谓“小鲜肉”“小花”和“IP”都已经不是收视的必备,除了题材,观众还要看制作、故事和演员的表现——只有这些方面都用心,才有可能创造收视和口碑的双赢。

“轻”剧时代让荧幕更活泼


“开年大戏”的概念创始于2008年央视,当年《水浒传》在春节期间播出一炮走红,之后《雍正王朝》《汉武大帝》《闯关东》《走西口》等开年大戏均创造了收视和口碑大丰收的盛况。后来,各大卫视开始借鉴并将档期移到了元旦期间,成为可以与跨年晚会并驾齐驱的“双王牌”。
但今年的“开年戏”并没有出现往年《芈月传》《楚汉传奇》《武媚娘传奇》等这类大明星、大制作的“现象级大剧”。除了央视讲述一代清官于成龙的历史剧《于成龙》,江苏卫视聚焦二战时期中国签证官的《最后一张签证》外,其他的剧目似乎都难担当起“大剧”二字。纵观整个开年荧屏,反倒是三部根据小说改编的IP古装剧《孤芳不自赏》《三生三世》《大唐荣耀》占据了观剧话题榜,这和往年大剧扎堆的热闹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不难发现,近年来,随着网络平台的崛起和IP剧的盛行,中国电视剧开始步入了“轻剧时代”:题材轻快、制作也轻巧,就连观众也越来越年轻,大历史、大明星、大制作所带来的厚重感不再,更年轻的主创成为电视荧幕的主流。业内人士认为,这与电视剧暑期档资源消耗多、今年元旦春节间隔较近等都有关系。



这些经由IP改编的“轻剧”在开播前就“吸粉”无数,话题不断刷爆各类社交网络、登上热搜榜单,所以并不缺乏收视率和关注度。作为3部古装大剧中最早开播的作品,湖南卫视的《孤芳不自赏》改编自风弄同名人气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战乱环境下的爱情故事。北京卫视的《大唐荣耀》则改编自沧溟水人气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聚焦的是安史之乱前后朝堂内外的一段历史,讲述了一代才女沈珍珠的故事。相比前两部作品,正在东方卫视热播的《三生三世》的唐七公子的原著常年占据顶级IP榜单榜首,是粉丝心中的古装玄幻巅峰之作。

品质比IP更重要


在收获高收视率的同时,“轻”剧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质量。曾经的《水浒传》《闯关东》《甄嬛传》等一系列开年剧,用品质说话,立下“开年剧”就是“品质剧”的金字招牌。但到了今天,凭借“IP+流量担当演员”就可踏入“开年剧门槛”,这非常容易让“开年剧”变得良莠不齐。而更危险的是,年轻的主创一旦过度迎合观众,又难免曲解年轻观众的需求,高收视背后往往没有带来好口碑。
今年钟汉良、Angelababy主演的《孤芳不自赏》,虽然拥有两位高颜值主演,剧集的豆瓣评分却一度下滑到只有3.7分,有人评价说,《孤芳不自赏》是当下古装剧一个反面教材:虽然遵循了古装IP剧的标配“热门IP+人气演员+精良特效”,却因为后期制作时间不足、细节不到位惨遭差评。

原著里《三生三世》夜华与白浅的虐恋让人惊叹,但经过电视剧改编后,与2015年热播的《花千骨》师徒恋类似,毫无新意,让观众也有了审美疲劳,而“抄袭”丑闻一直影响观众对电视剧的评价,有些书迷甚至自发地抵制电视剧,难怪有观众感叹:“也许我看了一部假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在《大唐荣耀》开播前,电影《长城》让观众展开了一场“如何才能让景甜红起来”的热烈讨论,很多人对这部剧并不看好,收视率也远在前两部之后。没想到,凭借扮演女主沈珍珠,景甜演技口碑“逆袭”。相较于其他IP剧目,记者发现,《大唐荣耀》的幕后班底强大,曾4次获得中国金鸡奖最佳美术,并且多次为张艺谋的电影进行美术设计的霍廷霄担任美术指导;身为奥斯卡评委,曾多次获得金马奖、金像奖最佳摄影的潘恒生则担任该剧艺术总监。全剧更是动用了近4万个道具,场景美术设计共计3000万元,舍得投入制作,也不奇怪其收视率能回升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相较于IP,剧目品质才是决定其口碑的最重要的因素。

正剧制作态度值得学习


如果编剧、制作及演员演技都保持在及格线上,一部“开年剧”至少成功了一大半。当下,科技与资本为电视剧作品注入了更多可能性,但创作态度和制作水准,却永远是一部剧是否好看的最重要砝码。在这方面,针对年轻人市场的古装剧着实应该向那些正剧学习。
最近,吴子牛执导的《于成龙》成了中老年观众热捧的电视剧,据悉,为追求真实感,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经历三次大转场,辗转上万公里,仅群众演员就达1.5万人次。而《最后一张签证》的编剧高满堂写剧本就花了5年,还在创作期间先后3次远赴捷克探访犹太人生活过的地方进行实地采访。反观近两年的古装剧市场,剑仙奇幻连着宫斗心计,狗血桥段试探虐心底线,有不少作品已经渐渐偏离了主流文化的航向。

国产古装剧一直都是年轻人的最爱,也是年轻演员的战场,容易“吸粉”也在情理之中,但从最早的《仙剑奇侠传》到2015年的《花千骨》,再到2016年一众仙侠剧的爆发,“颜值”几乎成为这类剧目的关键词,大量资金、艺人流入这个市场,演员片酬水涨船高,剧情却越来越难看。
想象一下,未来,当这些“流量明星”热度的主见减退,粉丝效应逐渐弱化,太过于依赖“鲜肉”的剧目是否会受到影响?或许,当下,除了观众,也有很多业内人士在观察《三生三世》《大唐荣耀》这类IP古装剧的收视、口碑。

无论如何,如今各大播出平台和制作公司为降低试错成本,纷纷抢占粉丝群庞大、知名度高的热门IP,而这些IP很大一部分是网络小说、游戏和动漫作品,很有可能将影视剧带入进一步低龄化、轻松化的浪潮。正如编剧汪海林所言:“剧作家作为一个思想群体,要占据高点,改变当前浅薄、幼稚、庸俗的思想形态。电视剧必须以剧本为中心,而不是以IP为中心。”

责任编辑:卢誉菲
【来源:南方日报】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关注剧宝|带给您每日前沿资讯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关注 剧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