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说Chinglish!

 

浅谈中式英文,理解中西差异。...

NO
      我不要说Chinglish!
不知从何时起,一个新的名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就是: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我对于中式英语的理解就是以中文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来说英文而出现的理解上的偏差。



Chinglish也成为了我们在学英语道路上的一大“绊脚石”。大家都想摆脱交流中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接下来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来给出一些分析和建议。


1. 避免逐字翻译
所谓“逐字”,就是英语学习者完全按照中文的顺序来逐个地翻译每一个字。我们最常见的例子就是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然,同学们早已知道这么说是不对的。那么我们再来看以下个例子:

I have a little nervous.(我有点紧张)。

I by bus to go to school.(我坐公交车上学)。

I am easy to make mistakes.(我很容易犯错)。

It’s my mom bought it. (这是我妈买的)。



在第一个例子当中(I have a little nervous.),句子的问题主要出现在“have”这个词上。它不能成为句子里面的动词,因为毕竟“紧张”不可能被拥有。破解的方式就是大家需要对英文单词的词性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Nervous是一个形容词,它前面一般接系动词。所以正确的说法是:I am/feel a little nervous.

第二个例子当中(I by bus to go to school.),句子的问题出现在句子顺序上。英语句子的基本顺序是:主+谓(系)+宾(表)+状(方式、地点、时间)。也就是说主语“I”的后面是动词的部分,而“By bus”是一个介词短语,是表示方式状语,应该放在句尾。但如果说话者非得要把“坐公交”放在句子前面,我们就必须得用动词来表达:I take a bus to school。不然就只能说:I go to school by bus了。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是关于语法方面的,那么第三个就是逻辑问题了(I am easy to make mistakes.)。在这句话中“容易”的究竟是什么?“我”很容易,还是“犯错”很容易?当然,问题这么一分析就显而易见了。“容易”必须和“犯错”在一起。大家要么把“犯错”看成一件事,说It’s easy for me to make mistakes;要么把“容易”用副词的方式来表现去修饰动作“犯错”:I make mistakes easily.

第四个句子里(It’s my mom bought it.)同时包含了第二个和第三个例子里的问题。第一,从语法的角度来讲,句子里面有两个谓语动词(is和buy)。所以,我们要么去掉一个动词:My mom bought it.要么使用定语从句成全第二个动词:It is my mom who bought it.第二,从逻辑的角度来说句子的主语“it”对应中文里的“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指的是那件东西,而It’s my mom就变成了“那东西是我妈”,很明显是逻辑错乱。所以把应该把第一个“it”去掉,留第二个“it”。



英语相对中文更加严谨,所以它对我们的词性匹配、句子顺序和逻辑关系要求更加严格。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也比较死板和固定,从而我们一旦掌握了它的表达方式后,后面的学英语道路就一马平川了。怪不得人们常说学英语越往后学越简单。


2. 注意文化差异
记得有一次和父母逛街,我们看到一个三口之家的老外在街上走。十五六岁的女儿背着包,听着音乐走在前面,甚是轻松。而她的父母提着很重的行李跟在后面。我父亲很气愤,抱怨为什么接近成年的女儿不去帮父母提行李,却若无其事轻松地走在前面?难道她就不懂得尊老爱幼吗?

我心想:也许他们真的不懂。



文化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语言。虽然这三者的先后关系还有待考量,但不可否认文化、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西方人更多的看重“独立”,而中国文化可能更鼓励“集体主义”和“互帮互助”。在这里,笔者并不想评价那种文化更好,而只希望英语学习者们认清二者的“不同”。

雅思口语考试中有这么一道题:

Do you like your name?

中国考生中有一半的人会回答:

I like my name because my parents gave it to me. So I like it a lot.

简单的一句话里深深地表现出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爱你的父母,本应爱他们给你的一切。



但西方人可能就不是太理解这一思维方式了,他们可能更能理解一个更独立或自我的答案,如:

I like my name because it sounds beautiful and is easy to remember.

另外,西方的文化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心里所想或不回避及掩盖真实情感。我们来看一个在受到赞美时的一个小例子:

老外:Hey, Li Ming. I like your new shirt; it looks great on you.

李明:No, it doesn’t look very good. It’s actually very ugly.

老外:Why do you say something like that? It is a beautiful shirt!

李明用了一句非常中式的方式来回答老外给他的赞美,虽然语言表达上没有任何错误,但这种思维方式还是会带来一定的混淆。一般来说,西方文化对于赞美都保持一种欣然接受的态度。所以李明只需要回答Thank you for saying that之类的话就可以了。



虽然文化这一项不太属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中式英语”,但在笔者看来文化在语言交流上的缺失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于误解。而这一点上,是我们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中比较空白的。破解方法就是:首先,英语学习者要意识到语言交流不止于文字上的正确,它的背后还有强大的文化做基石。第二,学习者应该多看看关于国外文化的素材,比如美剧、英剧或报刊杂志等等。在阅读或观看时,学习者应该有意识地窥探语言背后的一些文化上的东西。
***

文化部分的灵感来自于《跨文化交际技巧——如何跟西方人打交道》 Don Snow

Inspired By 《Encounters with Westerners: Improving Skills in English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By Don Snow
英语沙拉 ∣一个大家的公众号





关注更多精彩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雅思口语



    关注 英语沙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