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你知道几个?

 

【新朋友】点击上面标题下面蓝字 “北青社区报(顺义版)” 快速关注【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将本文分享到您的...








【新朋友】点击上面标题下面蓝字 “北青社区报(顺义版)” 快速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按钮,将本文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本报讯(记者 李楠)提起“非遗”,很多人会想到博物馆,想到各种展览。然而,“非遗”的本质并不是如此高大上的,而是源于最琐碎、最鲜活的生活之中,是渗透在朝升夕落的日子里,浓缩在“衣食住行”的点滴中。而细数顺义区的“非遗”,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张镇灶王爷节、牛栏山二锅头酒酿制技艺,可您知道吗?咱们顺义还有很多传统技艺,如中幡、高跷、大鼓、龙灯会、文吵子,都是顺义历史长河遗存给现代人的珍宝。
顺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知道几个?
不知道?不要紧!
看了今天小编的介绍你就全知道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牛栏山二锅头酒传统酿制技艺


牛栏山镇地处土地肥沃的华北平原,东临潮、白二河汇合处,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好,适宜酿酒。300年前牛栏山镇的酿酒业就已十分发达,据康熙五十八年的《顺义县志》卷二“集镇”载,牛栏山酒肆茶坊等“铺店亦数百家”;其“黄酒、烧酒”为远近闻名之“物产”。

牛栏山二锅头具有自己独特的传统酿酒工艺,包括对原料、水源、发酵工艺和勾调工艺的认识和掌握,通过师承关系数代相传得以传承至今,确保了牛栏山二锅头酒的风味特点和优良品质。原料为顺义本地区的优质高粱;水源为区域性优质地下水;酿造工序的各项技艺为历代酿酒师总结、积累、沉淀的丰富经验及得心应手的熟练掌握。因此,所生产的二锅头其酒液无色清亮透明、清香芬芳、清雅柔和、口味醇厚、酒体谐调、余味长,颇受消费者的喜爱。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张镇灶王爷传说

张镇自古就流传灶王爷是张各庄人的说法,有俗语说:“灶王爷本姓张 家住张各庄 生在红山岗”而更有传说在张镇的贾家洼子东南的红山(也叫红牛山)上发生过一场牛虎大战。后来由于天降雷电造成山火把虎牛都烧死了,第一个到火场的几个人饱餐了一顿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熟食。那个第一个到火场的人,提出要保藏火种,不让这里的火灭掉,下次找来食物还是烧着吃。他们动手挖了坑,把余火引到坑内,又分头找树枝,兽骨都埋在火坑内,上边盖上草和树叶,盖上土,保存火种。这就是原始的“灶”,也就是说,世界上第一个“灶”在红牛山诞生了。

目前,张镇村民仍然有祭灶的习俗,每年腊月廿三在灶前供奉灶王爷的画像和灶王龛,每年祭灶接灶仪式都按时进行。
2


孙氏祖传糕点模具制作技艺

高丽营镇孙氏祖传糕点模具至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据记载光绪26年(1900年),慈禧太后在万寿山办80大寿的时候宫廷为她制作了一张非常大的团圆饼,当时孙氏模具的祖师孙万祥为其制作了贺寿糕点模具。同年李鸿章的女儿出嫁,孙氏模具的孙长山师傅又为其雕刻了32样吉祥龙凤饼的模具。

孙氏祖传糕点模具均为木质的,木料最好是陈年旧料,不容易发生干裂和变形。模具在打糕点过程中模具要经得起敲打和潮湿,所以对木料的选择和挑剔是必不可少的。孙氏模具多为杜梨木所制。杜梨木又叫“杜木”,木质细腻无华,横竖纹理差别不大,适于雕刻。孙氏祖传糕点模具做出的糕点不沾模、不变型、重量可靠。祖传的精湛手艺声名享誉200多年。
3


杨镇龙灯会

杨镇的龙灯会是在清朝康熙年间产生的,以其北方特点浓郁,造型完整雄伟,表演粗犷奔放而闻名,历经数百年,能够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民族本色,在全国传统民间花会中未见雷同,是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其拥有11种套路,包括三起头、戏蛛、绞头、二龙出水、别寨笆、托塔、滚龙、三环套月、跳龙、戏水、金龙盘等。这些套路大都可以根据场地、时间、气氛自行编排,演出形式非常灵活多样,造型大气,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特别是采用清代康熙年间的鼓谱,一直沿用铙鼓钹伴奏,善于以具有威慑力的震撼力量来控制气氛,在全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实属罕见。
4


杨镇曾庄大鼓

杨镇的曾庄大鼓是由宋代军乐演变而来的,演奏起来节奏强烈,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威武雄壮,是广场文化活动中营造氛围表现力最佳的民间花会之一。

曾庄大鼓的传统套路“老八套”,表现的是水泊英雄李逵的传奇故事。“老八套”具体为《迎春》、《展翅》、《闹店》、《上调》、《取水》、《嗑牙》、《乱点子》、《下调》,构思精巧,情节曲折,结构完整,表现力强,在全国的传统民间艺术中极为罕见。

曾庄大鼓为以村庄命名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充分显示了民间艺术之于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其存在的社会地位。2006年入选第一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




杨各庄药王节庙会大集

杨镇位于顺义城正东15公里处,在顺义东半境中心位置。独特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位置,使杨镇成为周边九镇的中心,并演化出独特的集市文化——杨各庄大集。自古杨镇便是华北商品集散地,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京东大杨各庄”的美誉。

独特的自然环境,便利的交通位置,使杨镇成为周边九镇的中心,并演化出独特的集市文化——杨各庄大集。一百多年来,在商贸积累的财富基础之上,更形成独特的民间演出、民俗交易、宗教祭祀习俗杨镇大集。历经战火,政治更迭,杨镇大集(史称杨各庄大集)因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满足了文化需求而一直延续,从未断绝。
2


吴庄张氏宗谱记谱习俗

吴庄村位于北京市区东北35公里,顺义区东南10.7公里处,属于李桥镇辖区。村域面积1.7平方公里,聚落面积20万平方米。现有农户312户,常住人口948人,满族100余人,其余皆为汉族。该村地势平坦,海拔高度27米、北高南低,高差1.6米。村东有潮白河引河,属潮白河水系。

李桥镇吴庄村西张氏家族在顺义地区已经生活三百五十多年。自来到这里,家族一直坚持进行“宗谱”的记录。每代宗族变迁,都由族中长者详细记录,保存,并勘定谱系表。在记录谱系的同时,各房遵循族规,定时召开“清明会”,各年节祭祀之时,各家寻祖例敬献谱系表,举行祭祀,长辈同时对下代进行祖训教育,从未终止,并成册为《张家宗谱》。

传承数百年的宗谱记录,旨在不失家史之真传,以做同族人众之劝惩、化除怨恶之鄙习,而成亲善之观感。
3


南彩彩绘雕填镶嵌制作技艺

中国漆器渊源悠久,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北京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漆器产区,尤其是元代油漆局、明代果园厂、清宫内务府造办处,都为北京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北京市顺义南彩福利工艺品厂的产品从师承系统、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都直接传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漆器工艺。

1979年,北京市顺义南彩福利工艺品厂成立时,刘军、范文宣拜英明斋第四代弟子刘锡恒为师,主要学习彩绘雕填、镶嵌制作技艺,并得其真传。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不但继承了传统的彩绘雕填、镶嵌制作技艺,而且还不断地创新,使这门传统工艺得到了发扬光大。传统漆器在刘军等人手中得到了发扬和传承,他们的作品多次被顺义区选为与外宾交流的礼品,得到世界各地爱美者的颂扬,漆器这朵工艺美术之花在顺义茁壮成长。
4


大胡营高跷秧歌

北小营镇大胡营高跷据传起源于明代,为明朝中期,南方吴姓商人帮助组建高跷等档花会。清朝中期,因发生严重的水灾,致使四档花会停止数年。后有徐姓村民,恢复了四档花会,大胡营高跷基本形式至此固定,延续至今。

胡营高跷表演间隙中夹杂唱儿表演,是为大胡营高跷最重要的特点。大胡营高跷唱曲保留完整,腔调为莲花落,唱词生动,韵味醇厚。现遗传下来的唱曲有大、小八仙、绣荷包、绣手巾、小放牛、小顶嘴、小白袍、小红袍、小过桥、全家谱、访白袍、大江洋等40余首。

大胡营高跷深受一方百姓喜爱,除在本地区周边村表演外,还去过密云地区的白龙潭庙会,龙湾屯地区及杨镇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胡营高跷会(四档)曾去龙潭、地坛庙会演出。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不可缺少的民间活动。
5


张镇民歌

民歌在北京市顺义区张镇地区极为流行,并且与本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亲密联系起来,反映出本镇的历史、社会、劳动、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等场景。例如有反映本镇重大历史事件的民歌《打张镇》、《清算歌》,反映我镇人民抗击敌人的《大炮连声响》、《六糊涂》、《跑步歌》,反映节日喜庆的《小拜年》,反映集市买卖的《卖饺子》,反映日常生活的《瞧戏》、《丢戒指》,反映旧社会百姓生活疾苦的《一月一更里》、《小白菜》、《我们妇女们》、《无名小调》、《叶儿真正高》和反映劳动场景的《打夯歌》等等,都是本镇人民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并口头流传的经典之作,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张镇民歌一直是以口头传唱为主要表现形式,代代相传,一直到现在。
6


张镇刘氏风筝

张镇刘氏风筝分为两种,即纸糊风筝与丝绸风筝。最早的纸糊风筝主要用于放飞,逼真的形象使得风筝在天空飞翔时散发出典雅飘逸的感觉,也具现出其作为工艺品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丝绸风筝色彩艳丽,做工考究,多用于室内摆设以及公共场所内中国传统氛围的渲染。张镇刘氏风筝在制作上有专门的图纸,尺寸,同时请专业工匠进行制作,其颜色均是人工手工染色,待第一遍颜色晾干后,上第二遍色,以此类推,因而,张镇刘氏风筝即便搁置许久,也不易退色,有利于长期收藏。

另外,张镇刘氏风筝造型多变,品种繁多,题材丰富,色泽明丽鲜艳,具有庄重、典雅的艺术魅力,除常见的金鱼,蝴蝶,雄鹰,蜻蜓外,还有各种龙风筝和人物风筝,其中以“八仙系列”和“脸谱系列”著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它也体现了我国工艺美术家的辛勤和智慧,在北京民间手工工艺技艺中实为可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瑰宝。
7


张家务柳编

杨镇张家务柳编工艺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手工艺编织技艺,流传于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带,为张家务村传统的家庭手工技术。 张家务柳编以汉石桥湿地所产杞柳为原料,此地杞柳质量最佳,其条长、色白、空心绵韧,加工时不炸、不劈、不断。

张家务的柳编产品主要有大笸箩、大、中、小簸箕、圆笸箩、篮、篓、斗等,造型美观,式样新颖,做工精细,经久耐用。杞柳编织成簸箕笸箩罐斗等用具,可以撒种、浇水、施肥、收粮食、晒粮食、扬场、打水,做豆腐等等,成为物美价廉的生活生产用品,很受农民喜爱,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从古到今,杞柳手工艺编织历经数百年仍然保持了其独有的编织技术精巧,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的特色,其传承的、演变的轨迹明了,从张家务到柳编工艺品上可以追寻华北地区上千年的民间居住文化及其它民间文化的历史,充分显示了其存在的社会地位,具有历史保护价值。
8


西白辛庄高跷会—“太平秧歌”

后沙峪镇西白辛庄的“太平秧歌”是由明代永乐年间一个绰号叫“黑侯”的人所传,一辈接一辈地传承至今日,他们在每段唱词前都要先加“黑侯”这两个字,已表示对自己这支秧歌祖先的尊敬。

西白辛庄的“太平秧歌”曾经在清朝慈禧太后时期受过皇封,他们使用的木跷和其他高跷会所踩的木跷也有差别,十几岁的少年所踩的木跷有三四十公分高,成年人所踩的木跷有七八十公分高,他们的木跷底部有一段二十公分左右用黄漆涂成黄色来作为标记。证明自己的高跷是受过皇封的“皇会”。他们在每次走会前要举行一个仪式,就是要祭拜关羽的武胜神像,行三拜九叩之礼,然后才能出档走跷。
9


薛大人庄中幡

天竺镇薛大人庄中幡是薛大人庄花会中的一档,约有400多年历史。中幡起源于晋朝,清朝称“大执事”,是一门技高惊险,威武壮观,观赏性及强的表演艺术。薛大人庄花会与宫廷文化有着剪不断的渊源,甚至就是宫廷文化的一部分。据老艺人回忆,在过去一年一度的北京丫髻山庙会,薛大人庄花会总会头担负着花会开坛祭祀的任务。

薛大人庄中幡表演套路花样繁多,动作惊险刺激,尤其高八爷的表演更是堪称一绝。能回忆起来的表演套路有金鸡独立、金钩钓鱼、拜观音、上四下、倒四下、过梁、大豁裂、脚蹦子、过肘、牙架、海底捞月、撇等12套动作。一般表演时有两人表演,四人护幡,12个动作衔接连贯、一气呵成。做到惊险刺激时,观众会齐声惊呼,心跳加快,做到滑稽动作时,引得观众哄笑不已。
10


西赵各庄村文吵子

北石槽镇西赵各庄村的“文吵子”早在乾隆年间就已产生,它曲调纯朴、声音浑厚洪亮,同治年间多次参加地坛庙会、大东山娘娘庙等会上香,还多次参加秋雨活动,精湛的表演水平受到百十里内乡邻的好评。而今的“文吵子”已经成为逢年过节老百姓必不可少的文娱节目,“文吵子”除了每年正月初二至初五以及正月十五都参加村里的走会活动外,还多次参加御杏采摘节的庆典活动,以及区级各种花会比赛的庆典活动,获得很多荣誉和好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需要更多顺义人的努力!
 
快让更多的人了解咱
 
顺义老祖先留给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吧!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项爽


    关注 北青社区报顺义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