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丨《金匮》所论中风的辨证重点有哪些?对后世有何启发?

 

中医自学问答...

《金匮》所论中风的辨证重点有哪些?对后世有何启发?

郭玉兰



《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以借脉论理的笔法,指出“络脉空虚,贼邪不泄”为中风的发病原因,强调内虚为前提,外受贼邪是诱因。风虽由外来,是因内虚而邪乘虚而入,邪留于所虚之处,故见有中经、中络、入脏、入腑四个类型。中络证见“肌肤不仁”,是因络脉虚,邪中之,营气不能达于肌表,故肌肤麻木不仁。中经证见“重不胜”,此乃经脉虚,气血不能运行于肢体,筋骨失养,故肌体沉重。入腑证见“不识人”,此胃气上逆,风痰蒙蔽心窍,故神志昏愦。入脏证见“舌既难言,口吐涎”,邪气深入内脏,影响其功能。心受之,舌不能言;脾受之,则口吐涎。中经中络证,病轻在表,神志清醒;入脏入腑证,病重在里,神志不清。因内虚有轻重,外邪有微甚,病位有表里,这样分类,纲领性地指出了中风的辨证要点,对后世医家中风病的辨证奠定了基础。

此后历代医家更着重于内在因素。金元大家中,刘河间认为是五志化火;李东垣认为是元气不足;朱丹溪提出湿生痰,痰热生风。明代张景岳强调内虚,言“原非外感风寒所致”。清代叶天士提出“内风”,言其“精血衰耗,水不涵木”,阴阳偏胜而病,除分中经络、血脉、脏腑外,还提出纯虚之脱证。

近代医家以《金匮》所述辨证为基础,又结合历代医家的见解,对中风仍以在经在络、入脏入腑为辨证纲领。认为因脉络空虚,风痰痹阻;或阴虚阳亢,风痰上扰而致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证为病在经在络,预后较好。因肝阳上亢,痰火壅盛,壅蔽清窍而致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强痉,大小便闭,为入脏入腑的闭证。因兼证的不同,又分阳闭和阴闭。因元气衰微,阴阳离决,而致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息短,手撒遗尿等为入脏入腑的脱证。两者均属危急重症,预后险恶。

校对:孙小琦
 

一心一醫

您的健康守护专家

藏宝图↓↓↓


    关注 一心一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