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涨的压岁钱,平淡的感情线?变味的压岁钱,你给还是不给?

 

原本寄托对孩子春节祝福的压岁钱不知不觉却变了味。鸡年春节过后,记者走访了解到,压岁钱不仅经常超越了对孩子...




原本寄托对孩子春节祝福的压岁钱不知不觉却变了味。鸡年春节过后,记者走访了解到,压岁钱不仅经常超越了对孩子的祝福,而牵扯进了大人们的利益。而且随着压岁钱“行情”的一路看涨,很多人也为自己的腰包“喊累”。
网上流传的土豪发压岁钱视频

by 腾讯视频

    “压岁钱不给孩子给大人”

“小孩子懂什么,压岁钱说白了还不就是给大人的?”听着家人的一番解释,市民李女士理解了自己回乡后遇到的“压岁钱不给孩子给大人”的怪事。

正月里,李女士回了趟老家,正遇有亲戚结婚,在家大摆筵席三天。李女士带着孩子赴宴,其间遇到一些亲戚或熟人的孩子,她都会主动给出压岁钱,而对方也往往都会给自己孩子压岁钱。一来二去,感觉感情似乎更近了。

然而有一位远房亲戚,连续几天都与她在婚宴上不期而遇,但见她带孩子后却一直未曾给出压岁钱。直至最后一天,李女士没带孩子过来,但这位亲戚带着自家孩子过来了,李女士给了孩子100元压岁钱。仅仅十多分钟后,这位亲戚马上塞给李女士100元钱,并解释道“这两天人乱哄哄的,也没见着你家孩子,这压岁钱你就帮孩子收好吧!”李女士推辞几次失败后,默默装回了那张可能是自己刚刚给出去的钱,心里说了句“没劲”。

    高到惊人的压岁钱

    “压岁钱给多少?500?开玩笑!1000?太少了!2000?还欠点!3000?这才像话!”这是近日,市民张先生和妻子的一段对话。张先生在一家建材企业工作,为了让老板新的一年里给自己更多的赚钱机会,他选择了正月里给对方小孙子送上3000元压岁钱。张先生直截了当告诉记者,“压岁钱”只是个名头,让老板高兴才是自己真正的目的。毕竟人家主宰着自己赚钱的所有机遇,只有对方高兴了,他的日子才能更好一些。同样是给压岁钱,他自己亲哥哥家孩子他只给了300元。原因何在?家长位置不同,压岁钱价码当然天壤之别。



记者走访发现,压岁钱给多少,已经成了让不少人头疼的问题。几年前给50、100都可以,但如今这就显得有些“寒酸”了,一般至少也是200元,有的就得300元、500元了。像张先生这样有特殊情况的,那就更是没有上限了。对于已经结婚成家的人而言,春节见到孩子给压岁钱已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已有孩子还能“换”回来,如果没有孩子,则是“纯贴钱”。已经结婚六年至今没有孩子的郭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每年压岁钱要“贴”四五千元,“压力山大”却又有苦难言。

    压岁钱呼唤“朴实回归”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压岁钱始于汉代,其风俗源远流长,因为“岁”与“祟”谐音,压岁钱亦有压住邪祟之意,晚辈得到压岁钱寓意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从历史上来看,古人给孩子的新年祝福大多是很朴实的。如宋代大文豪苏轼给其子苏迈的就是一只普通的砚台,并以亲手刻在砚台上的“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的砚铭激励儿子。而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孩子收到的“压岁钱”也普遍是金额很小、但能让孩子能切实感受到惊喜的。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压岁钱数额“水涨船高”,孩子们的幸福感却反倒变小了。

如果长辈们在春节送给孩子们的是能够激发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的“压岁物”、“压岁言”,会不会变得更有意义?或许也不失为一种好风尚。而对于孩子的“压岁钱”,家长要帮助其合理规划、正确使用,为孩子的学习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
太原晚报、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老家娄烦(ID:laojialoufan)


    关注 老家娄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