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干货】BIM技术如何在项目管理中体现其应用价值

 

BIM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导语

我司BIM技术应用始于2015年9月,在2016年3月份成立企业级BIM中心后,BIM技术在公司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应用。通过一年来的推广应用,BIM技术为公司信息化管理、集约化管理和项目精细化管理发

图1  项目部级BIM技术应用团队组织架构图
当然,项目部级BIM团队的成员也应各司其职,相关岗位职责应遵循恒亿建总字【2016】011号文《恒亿集团有限公司BIM技术项目及应用实施细则(试行)》。


2、制度制定落实

为了让BIM在项目上更好的推行,给项目创造更多的价值,就必须要求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贯彻落实公司BIM的相关制度,如,BIM的岗位职责、实施细则、奖惩及考核等制度。除了遵循公司BIM制度,项目部更应制定各自项目的BIM实施管理制度,做到人人都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全方位实现BIM项目管理,让BIM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成为常态化应用。BIM项目经理应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BIM考核,对善于发现质量、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闭合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对积极发掘BIM价值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这样有利于调动现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严抓安全质量关,对问题班组进行罚款,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后续出现的类似问题也就会越来越少,真正的做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3、端正人员态度

一些现场管理人员不能真正理解BIM的含义及其的价值,所以我们要科学的认识BIM,规范实施BIM应用,这就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做到以下两点:

1)在意识层面,要对BIM技术有客观的认识和理解。BIM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工具,但它并不能替代项目管理。也就是说,不等于我们有了“利器”,就可以不思管理。

2)在方法层面,摒弃传统的、不科学的、低效的管理方法,利用BIM技术做到科学、高效管理。只有使用了才会发现BIM的优势和价值,如果没把BIM技术运用在现场,BIM永远也只是一纸空文,只有把现场与BIM技术结合起来才能挖掘出更多应用点及价值。

施工管理人员转型BIM是有极大价值的,绝大部分施工单位还没有真正做到“靠管理出效益、靠管理出成绩”,“管理”在大部分施工方眼里,主要靠的还是个人魅力或处事艺术,以致“科学管理”“技术管理”不受重视,因此,BIM在施工阶段的管理技术价值难以体现。所以施工管理人员要成为“BIM管理者”就要打破这种观念,从而体现BIM技术的价值。

4、强化业务技能

那么,如何通过BIM技术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呢?举以下几点例子:

①图纸问题查找

公司研发科根据项目部发送并确认的施工图纸将BIM模型建立完成后,会将各专业BIM模型在建模中碰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形成图纸问题记录,并以联系函的形式发给项目部,项目管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对这些图纸问题进行消化,也可以根据结合BIM三维可视化的功能和公司研发科BIM人员进行对图纸问题进行消化,结合项目部图纸问题与公司研发科图纸问题形成最终的图纸问题记录反馈给设计院。在图纸会审后,项目部应根据设计院确认修改后的设计回复进行内部交底并把设计回复以联系函的形式反馈给研发科BIM人员进行模型修改,确保模型的准确性。
                                               
图2  图纸问题会审流程图
②清标对比分析报告

清标对比分析报告的意义在于提前复核BIM工程量与业主清单工程量之间的量差,重点分析两者量差较大的项目,并找出其原因及业主清单中缺项漏项,以便询标会审和后续变更、签证及结算的开展。为提高清标对比分析报告的准确性,需要项目部BIM预算人员对量差大的项进行再分析,结合BIM模型量与预算量形成最终的清标对比分析报告,最后与项目部相关人员进行交底,避免因少算、漏算、未及时办理签证、后期遗忘等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图3  清标对比分析流程图
③变更对比分析

建筑施工过程是一个图纸不断变化的过程,同样我们的BIM模型也需要不断修改,不断维护,才能贴近现场真实情况,从而起到发现问题,指导施工,成为项目管理工具的作用。并且,根据设计变更,在与业主结算时,通过BIM预算模型量与BIM施工模型量的对比分析还能提供整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因图纸设计变更而变化的量,及时、高效的帮助商务经理与业主进行结算,避免因少算、漏算、后期遗忘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当然,这就要求项目部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向研发科提供设计院发出的变更图纸及文件,确保BIM模型的准确性以及施工单位的利益。

图4  变更对比分析流程图
④利用BIM技术提前进行施工场布模拟

一个项目的施工场布模拟首先是这个项目的门面,无论是外人参观还是内部交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况且,它还可以对脚手架、砌体排布、辅助塔吊安拆等等进行模拟并计算出工程量,对现场布置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根据标准规范找出不合理处,再进行整改。项目前期策划时,要求项目部管理人员应与研发科做好沟通工作,及时将工地场地布置思路及现场总平图发送给研发科,有必要时安排现场踏勘,熟悉和了解项目上的地理情况及周边环境。

图5  施工场布模拟流程图
⑤利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区域划分及分区出量

现场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划分为很多施工区段,施工时一般是根据施工段进行依次施工。比如说某项目划分为四个施工段区域,一区施工段浇筑混凝土3000立方,二区施工段浇筑5000立方等。为确保施工过程中分区控制混凝土的工程量,同时在分包结算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该功能进行量的统计。传统方法中,现场管理人员在划分施工段的时候需要提前手工计算并进行分区统计,现在可以利用BIM技术直接通过施工段的划分在软件中进行提取。一方面避免手工计算不准确或者人为低级错误,另一方面避免分区过程带来的繁琐的工程量的计算。

图6  施工段划分流程图
⑥通过iBan和BV对现场安全、进度、资料进行管控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图片,项目现场管理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当发现有质量缺陷、施工安全隐患时,及时通过移动设备端的BIM系统(也就是iBan和BV)将这些具体部位的质量、安全问题记录上传并直接通知责任人进行整改,最终形成数据链的闭环,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管控的及时高效。除此之外,这些实施过程中的影像资料都是直接与模型进行挂接的,方便后期图片抽调和系统的运维工作,从而做到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图7  光明港项目现场管理人员BIM客户端每周使用情况
⑦利用BIM技术进行进度款的审核申报

建筑信息目前主要是基于平面图纸建立的,工程基础数据分散、零乱,预算员很难建立数据对接,且工程量计算过程繁琐、复杂。但利用BIM技术(BE浏览器)实现了框图出量,更加快速地完成工程量拆分和重新汇总,形成造价文件,为工程进度款审核申报工作提供数据支撑。除此之外工程量的提取还能为进度款支付数据作为支撑、签证索赔作依据、对专业分包工程量进行审核、对甲方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等等。

利用BIM技术指导材料采购、材料管理

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项目现场管理人员需要对材料的使用计划、使用情况有相应的了解,就需要BIM提供相应的计划用量和实际用量,利用MC、SP的数据处理系统做出资源计划需求,从而指导项目的材料采购计划。

而材料管理方面,限额领料目前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及时获知领料数据,BIM为限额领料提供了技术及数据支撑,仓管人员可在BIM模型中快速检索相应施工区域的材料用量,做到对材料的限额管控,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多算对比分析

在以往的项目上,项目只有到结束了才能核算出成本的盈亏,在过程中难却以体现,但通过BIM技术,项目管理人员将施工过程中收集记录的实际用量与BIM模型量及预算量进行多算对比分析,就能够时时了解项目管理的效益,通过短周期的多算对比有利于项目经理及公司进行项目的成本管控,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对于数据变化大的项目及时分析总结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进,为项目管理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

以光明港项目为例,就地下室主体结构完成70%左右的进度进行混凝土多算对比分析,经过与现场管理人员的沟通,初步完成地下室A段~M段承台、底板(J段和L段暂未提供工程量)的混凝土工程量对比工作,偏差率在±5%左右,部分区域偏差较大。

图8  光明港项目地下室混凝土多算对比分析表
偏差原因分析:

1)BIM工程量是预算数据,与现场实际浇筑存在一定的差别。

2)现场混凝土的浇捣没有严格按照区段进行施工,且施工记录不是很明确,无法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3)混凝土公司有可能存在偷方的情况存在。

优化建议:

1)BIM驻场顾问检查BIM模型的准确性。

2)选择即将浇筑的楼层,着重分析工程量对比。

3)详细记录浇筑区域、砼等级以及方量,及时进行对比分析。

4)随机抽查混凝土泵车的方量是否准确。

⑩二维码的应用

建模工作完成后,系统会给每一个构件都编上相应的二维码,现场管理人员可以打印出这些二维码,贴在相应的构件上,用手机iBan或BV扫一下构件上信息就会全部显示出来,这样不仅方便现场的人员进行构件信息的核对,同时通过打印出二维码信息附于构件上面,使得管理现场更加有条理,有秩序,使得现场人员清楚知道每根构件的实时信息情况。在后期运维阶段,涉及大量设备的定期养护、更换,传统的方式是人工管理,通过历史数据的记录,定期查找需要养护的设备,或者只能待有关设备老化必须更换,对使用造成影响才能发现。但通过BIM协同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提前将需要养护或维修的周期记录在BIM模型对应构件中,设定提前1个月或者1周自动邮件、短信提醒,这样就确保这些设备能够及时、高效的得到维护,避免因设备故障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图9 三明明溪实验小学项目现场管理人员运用二维码技术辅助主体验收
当然,BIM技术在项目上的应用远不止这些,若现场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BIM技术,结合项目现场管理实际需求,发掘更多BIM的应用点,将能给项目部带来更大的价值。BIM技术不仅仅只是驻场顾问在驻场期间所做的应用,还有更多的价值需要现场实际与BIM相结合后才能体现。所以,这就要求项目现场的管理人员要积极的参与到BIM的学习当中,熟练运用BIM技术助力现场的管理,从而发掘BIM的更多价值。

公司制定了BIM应用的最终目标,就是BIM技术整体应用成功后与企业ERP管理系统形成数据对接,形成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协同管理。例如材料管理,前期先通过BIM模型计算工程量,然后根据当地定额或企业定额分析出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材料计划量,通过数据接口把材料计划导入ERP系统中,BIM模型可以根据ERP系统要求对材料计划量按照单层、单体工程或施工段进行划分,在材料实际领用过程中也可以利用BIM模型对材料使用进行控制。项目过程中还可以对已经完成的工作,按照节点对材料进行审核,通过ERP系统中调取计算出该节点的相关材料量,跟原来的计划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哪些材料控制中有问题,然后采取措施对后续材料管理进行改进。
三、人才培养战略
BIM模型创建好后,真正的落实还是要在现场应用。所以要把模型传递到项目部,要到现场进行指导,培养现场的应用人员,真正让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即懂现场技术管理,又懂BIM操作,从而为项目管理创造价值。目前,公司BIM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远远满足不了公司BIM业务发展。为此,公司出台了《关于鼓励公司员工积极学习BIM技术的激励办法》。希望大家积极学习BIM技术,特别是积极鼓励分公司、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来学习并考取相关等级证书,从而更好地为项目管理服务。
四、总结
BIM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求项目管理人员需从概念、认知、应用多层面清晰了解BIM是业务流程,是管理手段,是科技工具,而非技术的本质,从而避开误区,贯通BIM实施各个环节,推动组织提高项目技术管理水平、降低成本、创新协同工作流程,挖掘和实现更大的应用价值。
创 世 纪 恒 亿  建 百 年 企 业
PHILOSOPHY


    关注 恒亿建设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