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从古至今的压岁礼

 

时至今日,压岁钱的传统文化意义已经淡薄,逐渐变成了普通的“零花钱”,原有的压岁钱文化内涵渐行渐远,留下的仅剩一种形式。...



  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泱泱华夏素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作为贯穿华夏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像一条纽带,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左传》曾经记载,华夏民族与其他族类的重要区别是拥有“礼仪”。中华礼仪文化内容极为丰富,绵延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压岁礼”就是其中的一种,同时也是中华礼仪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源于汉代的压岁礼



压岁礼仪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最早的“压岁礼”源于汉代皇宫贵族,是长辈为孩子压岁祈福特制的一种压岁钱,但并不作流通使用。一般会在压岁钱上铸有“岁岁平安、长命富贵”等吉语和生肖等祥瑞图案,表达长辈的祝福和期许。经年累月,压岁钱慢慢流传到民间,从皇家礼仪变成了民间的一种传统礼仪。



过年给压岁钱已成为家族亲朋之间礼尚往来的一种传统,它可以赠给亲族的晚辈,用以维系家族间的亲情关系,可以赠给朋友的晚辈,用以表示友情的厚重。作为一种维系情感的纽带,压岁礼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变迁,流传至今。
压岁礼的千年变迁



压岁礼,历经了千年时光变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它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代,据《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就是长辈为新生儿避邪去魔的一种“压祟”形式。



到了明清时期,压岁钱不再是皇宫贵族的专享,民间开始普及。《红楼梦》第五十三回记载,除夕之夜祭祖后,贾母归了正座,贾敬、贾赦等领了诸子弟给她行礼,受礼完成后,又“散压岁钱、荷包、金银锞等物。”但由于黄金的贵重和稀缺,平常百姓家就用红绳穿起磨损并不严重的铜钱,作为替代品来送给孩子,表达压岁祈福之意。



时至今日,压岁钱的传统文化意义已经淡薄,逐渐变成了普通的“零花钱”,原有的压岁钱文化内涵渐行渐远,留下的仅剩一种形式。


    关注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