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大户亏损严重、毁约退田,规模经营之路到底怎么走?

 

种粮大户亏损严重、毁约退田,规模经营之路到底怎么走?...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返乡创业流转土地3800亩,经营一年亏损160余万元,随县种粮大户钱胜无奈毁约退田。在当前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大户退田现象引人深思。一些专家学者、业内人士联系实际,以事说理,奉上真知灼见;一些农业经营主体现身说法,谈感受,话期盼。
规模经营要“适度”

 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扩大经营规模是实现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但专家指出,规模经营要“适度”,并不是越大越好,钱胜在尚未熟悉农业的情况下,一下子种田3800亩,摊子铺得过大,管理跟不上,是造成亏损的原因之一。

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指出,中央一号文件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很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种植大宗作物,利润不高,经营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带来效益下降。他走访过一些种粮大户,了解到,在当前情况上,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种田规模三四百亩为最佳。这种规模能做到精耕细作,提高产量,也基本不必请工,人力成本低。出现极端天气时,也便于及时抗灾,抢收抢种。种田要想获得高产量,不能完全依靠机械,还要人机结合。如果种田规模太大,就得请工。现在农村人力成本高,并且农业生产劳动效果难以检测,如果靠请工种田,成本增高而产量下降。

邹进泰说,随县当地老农民认为钱胜请工种田存在磨洋工现象,就再次说明了这个问题。

为何美国家庭农场可有上万亩规模?邹进泰解释说,美国土地成本低,种地有高额补贴,土地粗放经营农场主仍能赚到钱。但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如果我们种田广种薄收,收益抵不了土地流转租金。

经营规模多大为好,还应考虑土地状况。邹进泰说,像钱胜流转的3800亩土地分散在几个乡镇,并不集中连片,增加了生产管理难度以及与当地农民利益协调的难度。

提倡“服务带动型”

 规模经营不是单一的土地集中。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局长张清林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这不是无的放矢。

张清林说,农业规模经营有多种实现途径。土地流转型只是一种。农业集约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也是规模经营。由于土地流转租金虚高、农产品价格下行,现在土地集中的规模经营遇到困难,“老板”下乡投资农业,最好走“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之路。如采取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季节性经营权流转等方式。他建议钱胜着力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合作社带动农户,开展统分结合的新型规模经营。“全国种粮大户”、枝江市仙女镇信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开梅向记者介绍,为开展科技示范,信达合作社流转了2000亩土地直接经营,去年这2000亩土地种粮食并没有赚到钱,好在合作社重点是做产业化经营与服务,开展农机作业、统一植保,经营农资,办有烘干厂、加工厂,打造“四季安”品牌大米,去年合作社总体上实现盈利,年底向社员分红50余万元。

信达合作社流转的土地今年将到期,李开梅表示,她将缩小直接经营土地的规模,着力发展订单农业。

创新经营模式

 种田大户流转几千亩土地后,怎么个种法?这里面大有学问。专家认为,钱胜流转土地种小麦、水稻,管理粗放,产量不高,是在经营管理机制上出了问题。“老板”搞农业规模经营,习惯性采取企业化经营模式,雇请若干经理、田管员来种田,按月发工资。但实践证明,用管“车间”的办法管“田野”往往行不通。农业不同工业,劳动监管太难,工作效率和质量难以量化考核。邹进泰说,我国农村改革的实践证明,分户联产承包经营是最有绩效的农业生产制度安排。家庭承包经营既能适应传统农业,也能适应现代农业。农业规模经营最好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邹进泰举了春晖集团的例子。2011年春晖集团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村流转,兴办基地,发展现代农业,最初采取的是农业工人种田的派工模式,搞了两年行不通,管理成本高,产量上不来。从2013年改为“夫妻档”分片承包模式,大获成功,承包户获利丰厚,公司的利益也得到保障。

邹进泰分析说,这种经营模式,有统有分,公司或合作社负责基础建设、产品标准、市场营销,农户负责田间生产,是最佳的制度安排,值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鉴。

来源:湖北日报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玩耍


    关注 湖北12316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