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丸来了!宝宝这些“吓人”的异常,其实不是病

 

少一点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更加从容地欣赏这个小生命成长的点滴吧~...




我是暖暖妈。北大硕士毕业,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专注科学育儿、教育心得、亲子旅行、科学喂养、剁手推荐。希望我的原创分享,成为你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很多妈妈,特别是新手妈妈,对这种经历一定不陌生:

总是在有意无意间,发现孩子身上某处似乎有点异样,心生疑虑,然后,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一开始,还强做淡定,把焦虑和担心藏在心里,然后明知网上信息不一定专业可靠,还是默默地打开网页,一遍遍地搜索类似症状、相关词条。结果越看越担心,因为带着焦虑这个放大镜去看,往往看到的都是最差的情况。

接下来,内心挣扎,一面安慰自己,不会的,不可能;一面却开始恐惧,怎么会这样,该怎么办啊。最后,当坏的假想占了上风的那一刻,便不顾一切地抱着孩子跑医院求医。

然而,很多时候,你排队挂号等待就诊,心急火燎地闹了大半天,医生就两句话:“这是孩子生长中的正常现象。没事,你可以走了。”

但你还是不放心,缠着反复询问,直到医生有些不耐烦,打发走人。你这才高兴地领了骂,谢过医生,抱孩子回家。

哈哈,这个时候,被医生烦和骂都心甘啊。因为孩子一切正常,就是最重要的。

其实,在宝宝发育过程中,看似异常却属正常的现象还不少呢。暖妈这就跟大家一起梳理下这些常见的“异常”情况。
全身脱皮是皮肤病?

我只是长得有点快


出生没几天的小宝宝,脸上、手臂、大腿,甚至前胸后背,都开始有白色皮屑往下掉落。有的孩子不太明显,但有的孩子却大片大片地脱皮,看得新手父母心惊肉跳。
对于成人来说,这样大面积的脱皮一定得了严重的皮肤病。但新生儿脱皮却是常见的生理现象,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因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浸泡在羊水中,皮肤表面有胎脂覆盖。出生后,胎脂慢慢退去,皮肤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逐渐出现表皮脱落现象。同时,新生儿新陈代谢很快,新生皮肤的更替也会造成脱皮。

新生儿脱皮一般半个月到一个月就会好,只要宝宝吃睡正常,家长们无需担心,只要保持皮肤清洁即可,无需特别护理,当然也别强行把脱皮撕下,顺其自然就好。
孩子尿血啦?!

我只是没吃够


“天啦,宝宝的尿怎么是红色的!难道是尿血啦!”新手爸妈第一眼看到有点淡淡泛红的尿不湿,一定是崩溃的。因为孩子刚出生没两天,如果真是尿血,那该是多严重的问题啊。
着急上火之前,你得弄清楚一个新生儿生理现象——红色尿。这个现象多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2~5天,由于小便较少,加上白细胞分解较多,尿液中尿酸盐排泄增加,从而呈现出红色,还可能稍有混浊。这不是血尿,也不是泌尿系统出了问题,而是宝宝在提醒你,喂养的奶量不足。只要加强喂养就能解决问题。

此时,可加大哺乳量或再喂少量温开水,一般3~5天红色尿自然就会消失。但如果超过10天仍存在此情况,则属异常,需及时就医。
“黄金宝宝”是肝炎吗?

你给的胡萝卜太多啦


一段时间内,你突然发现宝宝的皮肤变黄了,特别是手心、脚掌金黄金黄的,而且身体其他部位也开始变黄。常识告诉你,除了新生儿黄疸孩子会变黄外,就是肝炎会有这样的体征了。
宝宝变黄真的是肝炎吗?这时,你需要观察下宝宝的眼睛。如果白眼球也发黄,就需要及时就医;但如果白眼球并不黄,那你就该查查孩子的食谱,是不是胡萝卜、南瓜、橙子,这些黄色食物添加过多。如果经常甚至每天给孩子喂这类食物,其中的色素在皮肤下沉积,就会造成宝宝皮肤发黄。

这类“小黄人”一般在暂停黄色食物摄入一段时间后就可自然“变白”,家长不需特别担心,或额外给孩子吃药。
肚子圆鼓鼓是肥胖?

我还没练腹肌呢


“你个小胖墩,怎么跟爸爸一样有啤酒肚了,是不是该减肥啦。”看着宝宝圆鼓鼓的小肚子,调侃归调侃,不过这可不是吃太多,或是肥胖造成的。
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头大肚子圆几乎是所有宝宝共同的特点,而且无论饥饱,宝宝的肚子都是腆着的。特别是比较瘦的宝宝,圆鼓鼓的肚子会更明显,配上纤细的四肢,看起来像只小青蛙。这其实和宝宝腹部肌肉发育不足有关。一般到三四岁,宝宝腹肌得到锻炼慢慢强壮起来,腆着的小肚子也就逐渐消失了。所以别因为小肚腩,就忙着给宝宝控制饮食,这跟成人的大肚子还真不一样。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宝宝肚子与同龄人相比,显得过分得大,或许就是某些腹部疾病的信号,建议家长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O型腿是缺钙吗?

等我6岁,咱走着瞧


宝宝学走路,新一轮担心又开始了。只要一见孩子走路有点内八字、O型腿,很多爸妈就忍不住怀疑宝宝缺钙,或担心骨骼有问题。
暖妈在《八个月会走是天才?宝宝学步六大误区,一旦中招后悔莫及》中提到了“钟摆现象”,这是从婴儿时期、学步时期(0~2岁)的O型腿,到发展走路承重初期(2~4岁)的X型腿,再回到正常膝直状态(6~7岁)的一个发育过程。其中出现的看似异常的O型腿和X型腿都是孩子成长的正常生理状态,无需担心,也不必给孩子滥用药物补钙。

家长们关注以上几个时间节点即可。如果超出时间范围的异常腿型,则需前往医院做专业检查。
斗鸡眼?

别心急,我的视力会越来越好


“这孩子怎么有点斗鸡眼啊?两眼不对称,右眼比较靠中间,左眼还好。”不少家长在逗孩子玩时,突然发现孩子两只眼睛不在一个轴位上。结果,仔细观察发现一堆问题,比如孩子眼距近,看东西有斜视等。
其实,1岁以内的宝宝,眼球还未发育成熟,眼球比成人小,6个月婴儿眼球只有成人2/3大,眼轴距离也短,且眼部肌肉调节不良,看近物时常有短暂性斜视,都属正常生理现象。但这些就容易给人造成宝宝是“斗鸡眼”的假象。

孩子出生头7年,眼球发育最为迅速,一切都会慢慢归于正常。同时,视力问题发展也有一个“异常”表现。初生婴儿多为远视眼,9个月视力约0.1,1岁达到0.2,3岁达到0.6,4岁前后视力达到1.0,到12岁左右才完全稳定。
耳后长了小肿瘤?

那是我的淋巴结


给孩子洗脸洗头,无意间突然摸到宝宝耳后、脖子和后脑勺有一些豆子大小的疙瘩,硬硬的,是否感觉有点惊恐?对于身体上的异常包块,人们往往都会想到不好的结果。
然而,在这些部位摸到小肿块其实蛮正常,特别是学龄前的宝宝。颈部、后脑和耳后的小疙瘩多是淋巴结,小如黄豆,大似花生,活动度良好,没有明显压痛,如果你在触摸时宝宝没有特别抵触,这就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必过于担心。另外,宝宝腋下、腹股沟等处也有类似疙瘩。家长只需注意观察淋巴结有无明显变大,如出现红肿,触痛,活动性变差,则需及时就医。

1岁以内婴儿由于脂肪较多,不易被发现。1岁以后宝宝淋巴结多可被摸到,这时也进入淋巴快速发育期。7岁左右,淋巴结可分成小叶;青春期后,颈部淋巴结直径常可超过1厘米;而到成年后,淋巴结基本不再生长,甚至有些退化,才会触摸不明显。
我的一个儿医闺蜜曾说过,在门诊中怀抱健康婴儿却非要医生给看出点病来的“乌龙事”是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新手父母缺乏足够的育儿常识,二则是关心则乱的爱之负担。

看到这里,“玻璃心”妈妈们是不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如果怀孕时多做些功课,多了解一下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就能少一点惊慌失措、手忙脚乱,也能更加从容地,欣赏这个小生命成长的点滴,对吗?
暖妈相关原创:(点击蓝字,即可查看)
强迫内向的孩子变外向?别让套路制造灾难!

孩子撒谎不能忍?get这八招就能轻松应对!


冬天再冷,这些事也千万别对孩子做!


怀孕了就这些都不能吃?呵呵!


反正会掉的乳牙,也需要天天刷牙吗?


暖暖妈爱分享

北大硕士毕业

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

专注于科学育儿、剁手推荐、亲子旅行、科学喂养、辣妈心语

用我的原创心得和分享

成为您育儿路上的温暖陪伴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加白名单

个人微信:nnbaby118

新浪微博:@陈小暖成长记



长按识别上面的二维码即可关注


点文末的阅读原文,查看暖妈原创的百余篇育儿、教育、亲子游攻略干货文章!


    关注 宝宝助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