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凇:是时候戒除“模式毒瘾”,中国电视要有一场绚丽突围

 

失守意味着电视人的失职。...



传媒内参导:失去了文化自信,失去了文化自觉,失去了本土化的原创能力,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东西。失守意味着电视人的失职。——冷凇



原载于《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17年春季刊

来源:广电研究 已获授权

文/冷凇

回过头来看,2016年是广电行业发生巨变的一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政策驱动是广电总局关于自主创新的强力推行。相关文件指出,当前存在着一些机构过于依赖境外节目模式、原创节目比例较小、精品不多、影响不大、动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制约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健康发展;另外中国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倾向很严重,应当有所制衡。


遭绑架的电视
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愈演愈烈,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被市场所逼迫,被客户所绑架。广告商和企业主认为,快消品吸引年轻人的方式,就得通过那些最为大众的娱乐和综艺节目。其实这真的是一个正确的观点吗?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去想以前的一些大家印象深刻的节目,能想到的恐怕不一定是娱乐节目。所以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我们现在整个的电视市场是被客户绑架。

第二,实际上我们也被明星的高价格所绑架。客户往往会盲目地要求节目要有明星,没有明星的节目我不投,因为你花在制作费里我看不见,影响力不敢保证。他们以为投某个节目冠名时,有明星就有保障,其实并不见得。

很多节目我们根本记不住冠名是谁,也记不住特约客户是谁。所以这是一个误区。广告真正的诉求是影响力和粉丝的转化率,这才是关键。有的时候一个节目有很高的收视,但是广告客户并不满意,为什么?因为观众转成用户的极少。转化率不理想,广告形势严峻,电视节目则更多地被明星、被客户、被广告主倒过来绑架。

反过头来,电视行业自身存在另一种危机,我们非常盲目地依赖节目的模式引进。仔细想一想,现在中国电视屏幕上出名的节目,要么是模式引进,要么是模式借鉴,基本上都属于这个范围。

可以说,中国电视被海外模式所绑架尤其是韩综,对电视业态和文化生态的渗透是全方位的,负面性逐渐显现。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中国电视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要来一场绚丽突围,下决心去解决电视节目本土创新的问题。


模式引进的历史使命
客观地说,过去一段时间,模式引进有它的历史使命,它帮助中国人学习和进步。我记得很清楚,七八年前,我在当时的广院教国际电视节目创新课程,课堂爆满,应该是60人的班,但阶梯教室经常会从上到下坐满130人,很多人站着听课。

为什么这么热情?因为觉得国内的节目做得太土了,太传统了,国外的节目怎么思维那么活跃,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想法,怎么会那么自由地去创作,我们由衷地羡慕国外的模式。模式的引进,让电视人开眼看世界。

到了2010年,中国有了正儿八经的模式引进节目。我觉得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大型的模式引进节目是《中国达人秀》。我有幸参与了这个节目的研讨和策划,渐渐发现,从达人秀开始,中国人开始高度迷恋节目模式,很迷恋。
为什么呢?一个是样态新,这是世界上很经典的模式;还有一个,就是达人秀的引进当时就带着一系列的宝典。我曾看过宝典,印象深刻的是,从摁按钮的声音,到机位的设置,到光的布设,到应该选什么样的选手,以及采访选手时应该问怎样的问题以及提问步骤等等,都有着非常细致的规定。

现在,电视已经进入到大季播节目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作品,还需要大量的产品,宝典的好处就在于此。我们要用流程化生产的方式来进行工业化操作,才能走得更好更远。

从这个角度说,感恩于模式引进。而且,今后应该在尊重知识产权、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应该更好地去学习、借鉴国外的创意和先进的制作经验。


欧美与日韩节目模式的区别
以引进规模论,国外模式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欧美的,一类是日韩的。这两类节目有很大的不同。

大致说来,欧美节目更像大片,在棚内综艺基础上进阶起来的户外真人秀最为典型,有很惊心动魄的设计,要完成很惊悚的任务,经常有蹦极、空中跳伞等类似挑战,然后进行非常极致的视觉呈现。

你会看到,拍摄者有纪录片或者电影大片摄影师的感觉,摄影师人数不多,但是机位是聚焦在个体上的,而且大量的主角是素人。而日韩节目基本以明星为主,特别是韩国。

欧美节目模式中经常整个片子中一个花字都没有,但韩国节目中满片都是花字。最新的统计是两秒一个花字,即一分钟有26.9个花字。这么频繁,这还是指一般的综艺节目。有些节目的花字比这还多,它靠这种杂志化的包装,让小女生很是喜欢。

随便打开一帧画面都可以看进去,它淡化掉了节目的环境,更不强调逻辑,人们随时可以进入看一会儿,又随时可以离开。这就是为什么韩综在前几年会风靡中国,形成所谓“韩潮”。

韩综的风靡让学界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看韩综经常不动脑,吸引的往往是一些低龄女性,甚至吸引了大量的儿童。如果我们的少女看的都是这些没有养分的节目,没有优质的人类精神传递,没有公益目标,要有也只是幌子,以过分的互撕游戏为乐,出大价钱让明星追逐打闹——你年少时的见闻会影响你看待这个世界的眼光和态度,长此以往,对我们下一代的成长和他们价值观的塑造难道没有问题吗?


冷眼看韩流
韩国电视节目其实也大量借鉴欧美,模仿欧美,而中国有时候花钱买的是二手的,而且是花大钱,韩国节目模式价格虚高的现象严重,造成大量的外汇外流。近几年韩国模式在中国风靡以后,大量的国内电视台已经失去了跟韩方谈判的基础。

我们经常看到围绕某个模式发生的现象:一个公司刚想去谈,另一个公司已经签下合同;一家卫视刚准备下手,另一家卫视已经开始制作。好模式被迅速买光,造成了韩方也好,欧美方也好,开始哄抬物价。

包括唐德与《中国好声音》这个案例,我认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市场是被追捧出来的,你越仰视,越去追捧,他就把他的IP策划看得越重。IP有没有价值?有价值。模式有没有价值?也有价值。但是价值应该回归到理性,而不是在非理性的状态中去运行。
中国有30几个省市自治区,有很多的省级卫视,有庞大的网络平台,又有无数的制作公司,自然一个好模式就会被追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视人已快丧失思考力,其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退化,这种退化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我觉得创意的依赖跟吸毒品差不多,我们叫“模式毒瘾”,如果不看几个国外模式做拼凑、不买一个国外模式作样板,就抓耳挠腮不敢思考、不敢拍板、不敢做节目了。

失去了文化自信,失去了文化自觉,失去了本土化的原创能力,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东西。失守意味着电视人的失职。

公允地说,从收视角度,韩国模式风行是有群众基础的。欧美节目模式更像电影,它有时候适合一种影院的欣赏环境,韩国电视节目像翻杂志,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轻松、幽默、亲切、有情趣,接地气,适合女性收看。电视的主要收视对象还是女性多于男性的,加之文化接近,韩综因此迎来了发展的好时机。

最近由于萨德导弹等事端的不得人心,中韩影视交流出现一些问题。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我觉得到了一个“冷眼看韩流”的时机了。

为什么会有几百个韩国电视人长年在中国打工的情况?有人认为中国的制作人不行,与韩国的差距太远,这个也是不客观的。我觉得,中国的制作人经验极其丰富,最优秀的电视人真的在中国。他们学习能力非常强,只是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他们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能力没有被激发。


2017,荧屏风向正在改观
说实话,很多国外节目模式的引进并不成功。2014年时我的团队曾经计算过,我们的统计数据涵盖了当年中国电视机构引进的100档节目。我们设置了一些参数和计量方法,发现在这100档中,所谓现象级的,或者说达到优秀级的仅为15%,100个节目只有15%。我当时发布了这个数据报告:100档模式引进节目,优秀的比例是15%,达标和优秀算在一起是47%,剩下53%都可归类为失败。

2016年在政策引导下中国电视人开始进入到一个冷静思考的时期。随着季播节目三、四季“魔咒”的出现,“好声音”“跑男”“极挑”等老IP升级乏力,客观上中国电视也进入转型、改变的好时机。

2017年开年,我们看到,荧屏风向大有改观,与此相对应的是,观众口味变化明显。一场绚丽的突围已初现曙色。

就节目创作来说,甩掉模式依赖、韩流崇拜的“拐杖”后,会激发电视平台和制作机构的创造力,形成一种良性的倒逼。如何对主流价值做综艺包装,如何对传统文化做代际拓展,如何做出有新意、有口碑、有个性、又有收视保障的节目,这就要求电视人对海外模式既不盲目追捧也不嗤之以鼻,而是基于平台特点进行本土化,基于文化自信扎实推进原创。对此,我们乐观以待。

当然,也有必要适当降低一些对所谓现象级、爆款的过度迷恋。




    关注 传媒内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