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丨孙家栋:寄豪情,问苍穹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先生》,用声音向以德行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用声音记录大师们的成就与修为。

小提示:戴上耳机听,更精彩~

↓↓↓

先生,不仅是一种称谓,更蕴含着敬意与传承。可堪先生之名者,不仅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更有着温润深厚的德性、豁达包容的情怀,任风吹雨打,仍固守信念。在市场强势奔袭的时代,先生们还需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为后生晚辈持起读书、做人的一盏灯。

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向以德行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今天请听第十篇:
《孙家栋:寄豪情,问苍穹》


孙家栋

1929年生于辽宁营口,我国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宇航科学院院士。曾担任我国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先后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小行星第148081号被命名为孙家栋星。



5、4、3、2、1,点火!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次,87岁的孙家栋都亲自参与。一回回坐在发射场,总还是像第一次一样,心脏砰砰跳的声音都能清晰地听见。

孙家栋:有一次无论如何要争取把这个火箭发射出去,天气就是不好,又打雷又下雨。最后把搞气象的人逼着,你无论如何给我讲清楚,5分钟以后到底这颗云彩过去没有过去。最后确实就抓住这个窗口了,火箭发射出去以后,几分钟的工夫,地面全部电都停了,你说你那感觉的是一个什么心情?


1951年孙家栋留学苏联前夕,时任空军俄文翻译
 
图片来自
《定位》2012年第5期
1958年,孙家栋在前苏联学习了7年飞机发动机专业,带着亮闪闪的金质奖章回国,却从事了长达9年的导弹研制。


上世纪50年代孙家栋留学苏联期间在学院实验室做试验   图片来自《定位》2012年第5期
之后又被钱学森先生亲自点将,在要资料没资料、要经验没经验、要专家没专家的窘境下,研制“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的卫星。

孙家栋:难到什么程度,第一不知道这个事怎么干,第二,大家都没干过,第三,你要干这件事情,要用的东西没有,那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什么东西都没有。


1958年4月孙家栋(最上排中)与中国的22位同学在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
图片来自
《定位》2012年第5期
1970年,孙家栋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那一年,他41岁。

孙家栋:那天公布了以后,我们坐车就往天安门跑,到天安门进不去了,已经人山人海了,都在庆祝。

记者:当时站在天安门广场多幸福啊。

孙家栋:我不是搞文学的,形容不出来这些。


东方红一号卫星  
半个世纪的航天路,有起也有伏。每一次都如履薄冰,一夜夜辗转反侧,一遍遍回想每一个环节,但有时失败仍猝不及防。

孙家栋:每一次发射也没有一个人敢说这一次发射是绝对绝对成功的,投资要十个亿,初期干的时候一个型号干十年,宏观的大队伍又有十万人,这么大件事,最后按按钮的时候掉链子了,你能受得了吗?尤其你是技术牵头的人。第一次,我们改进人家的导弹,上去21秒钟掉下来,离你这么几百米掉下。脑袋里就没有一分一毫的想法,说我搞这个东西上去还会下来?就傻眼了,就蒙了。尤其是你在大沙漠里面,发射点正好在西边那个位置,那时候太阳已经下山了,半边天都是红的。


工作中的孙家栋  图片来自《中国经济周刊》
那幅场景深深刻在孙家栋心头,隔多少年想起,依然清晰如昨。冰天雪地,几百人在大沙漠里弯着腰一寸寸寻找碎片,有人忍不住一边捡一边抹眼泪。连着几天,孙家栋和同事们几乎把那片沙子扒了一层,逐一检查,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孙家栋:一块一块来,最后发现真有意思,就是一根导线断了,剩这么一米多长,通过X光一照,里面是断的。正是遇到这样几次大的失败的情况,认识到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航天的一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展示的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  记者张棉棉摄
质量就是航天的一切,不敢有一刻马虎、不容有一时疏忽,孙家栋一直在身体力行。中国航天系统第一位女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姜杰感慨:孙先生就像是后辈心中的“定海神针”。

姜杰:火箭直接入轨,发射高轨道卫星,是全球北斗卫星多种方案中技术难度最高的,风险最大的,但又是效益最高的,最终由孙老总拍板。期间他多次听取我们研制的火箭汇报,以确保万无一失,在关键性问题上孙老总决不放过。


孙家栋与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选手在一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孙先生腰椎间盘突出很严重,离开拐杖,走路就是件不易的事,但在现场遇到问题却事必躬亲、绝不含糊。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说,孙老的认真劲儿有时真是让人汗颜。

谢军:在发射场,由于我们具体操作人员的工作不小心,发动机的口上,边缘给碰了一下。要想看这个发动机的损坏那个地方,必须趴在地上。我往那一蹲,结果这个老爷子直接就趴下去,钻进去看,让我没想到,毕竟当时也是快80岁的时候。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展出的嫦娥一号(左上)和嫦娥三号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
(右下)模型。 记者张棉棉摄
没人知道近80岁的孙家栋趴在地上看发动机还记不记得腰痛,更不会有人知道,近80岁还要担任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嫦娥工程”总设计师,这个选择,需要多大的魄力。嫦娥奔月,一朝梦圆是幸运,可,万一失败了呢?
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信号传来,航天飞行指挥控制中心内,大家欢呼,拥抱,振臂庆祝。那一刻,亿万观众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了孙家栋,他默默转身,老泪纵横,低头掏出手绢,一遍遍擦泪。

孙家栋:激动的,生在中国这片热土上,能有幸从事航天事业的发展,这一种成就感那确实一生都忘不了的。所以有的人问我说,你搞了这么多颗卫星,你感觉哪一颗卫星最激动,我跟他们说,这都很难分,每一次有它难办的事情。


孙家栋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总设计师”的头衔要承担多大压力,孙先生从不说;站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他却一再告诉别人:我是替所有的航天人去领奖。

孙家栋:航天事业绝对是一个群体,这个东西不靠集体的成就,天时地利人和,没有这个绝对不行。

记者手记

冯会玲
孙家栋先生是一个特别爱笑的人,回忆当年从零开始画图纸的战战兢兢,他忍不住笑;想起发射某颗卫星前的深夜,同事因为焦虑过度想延迟发射,他也笑;放在他办公室橱柜里的照片,几乎都是他开怀大笑的模样。


开怀大笑的孙家栋  记者冯会玲摄
经历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考验,或许所有的得失与过往,在他心里,都可以付之一笑。87岁,他依然心心念念的是,咱们的卫星要努力做到“天上好用,地面用好”,让百姓受益。


孙家栋接受记者冯会玲的专访  记者张棉棉摄
采访中孙家栋先生说了多次,可惜我不是作家,描述不出来卫星发射成功那一刻是有多幸福。多想告诉老人家,文字能描绘出万千种幸福滋味,只是他心里的星空与明月,又有几人能够写透?

本期主创

策划编审:高岩、樊新征

采写:冯会玲、张棉棉

播音:杨昶、王艺

制作:王敏

图文编辑:柴婧

点击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许渊冲:诗千首,恰少年丨先生

王小谟:人生没有不可能丨先生

聂石樵:三寸笔,耦而耕丨先生

吴孟超:肝胆两相照,不老柳叶刀丨先生

郑敏:哲学在左,诗在右丨先生

方汉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丨先生

李道增:一生的剧场丨先生

乐黛云:采撷东西,和而不同丨先生

张存浩:急国家之所急丨先生


    关注 嘉兴佳利电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