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所蕴含的传统哲学思想有哪些?

 

玉作为德行操守和才华的象征,反映在汉语词汇上形成了大量与玉有关的象征词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



玉作为德行操守和才华的象征,反映在汉语词汇上形成了大量与玉有关的象征词语。

中华民族的传统哲学思想是主客一体、天人合一,思维习惯突出内向探求和自我省悟,表达方式则偏重于含蓄式和具像式,喜用客观事物的比喻和谐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于是在语言的运用中便出现了一批象征词语。这批象征词语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具体事物的形态习性特征来表示一种抽象的意义,或者说汉语的象征词语的表义方式主要通过借物喻义或借声取义来表示象征意义。具体而言,汉语象征词语的象征意义往往通过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习性特征,然后根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而构成联想意义,并且这种联想意义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含义。

玉作为石中精品,具有精良细腻的质地,纯净怡人的色泽和清脆悦耳的声音,给人以安静高洁的美德,所以古人又有以玉比德之说,从社会理念上提倡“君子比德于玉。”《礼记》马氏注曰:“玉之为物也,能柔,则温润而泽,所以为仁;能刚,则廉而不刿,所以为义;能抑,则垂之如队,所以为礼;能物,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所以为乐;能敛,则缜密以栗,所以为智;能彰,则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所以为忠;孚尹于中,旁达于外,所以为信;始之以仁而成之以信,凡此皆粗而为人道也。”这里显然把玉拟人化,赋予玉以德行、人格的内涵,使玉具有了君子“仁、义、礼、智、信”的德行操守。



孔子也阐明玉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种品德,强调玉的可贵不仅仅在于外表的美,更重要的是其内涵代表了君子高洁的品行操守。由于玉成了君子的化身,因此“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在古代成为—种风尚。玉成为高尚品德的象征,成为信义的象征。汉民族就是通过玉石质地精良细密、色泽洁白纯净、声音清脆悦耳的习性特征来象征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满腹才华,并形成了大量借玉之物征取义的象征词语。

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地方用玉形容品格高尚的人,把玉作为君子的象征,作为立朝为官、为人处世的标准。如《涛经·大雅,卷阿》中称赞贤土“如圭如璋,令闻令望。”即贤士像玉圭、玉璋一样品行美好,光耀千古。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周长子熙、熙子秀”裴松之注引《晋阳秋》:“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用“玉立”来比喻周、熙、秀祖孙三代的操守坚贞。《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又《南史·王僧达传》:“大丈夫宁当玉碎,安可以没没(无所作为)求活!”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的浓缩和概括。另外,还有用“玉界尺”来比喻正直而温和的人,如《新五代史·唐六臣传·赵光逢》:“光在唐以文行知名,时人称其方直温润,谓之玉界尺。”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玉壶、冰心,在人情交往中,表示主人如玉—般的高洁情怀。此外,象征高尚纯洁词语还有:冰壶玉衔、冰壶玉尺、精金良玉、金玉其质、守身如玉、松贞玉刚等。



用玉来象征满腹经纶之才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如《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曰:‘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圣人孔子自比美玉“待贾”而沽。《楚辞·怀沙》中有“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这里的“瑾’“瑜”即是屈原对自己经邦纬世之才的代称。

《世说新语》中王戎赞山涛为“璞玉浑金”。人们还常用玉笋来比喻才士众多,如《新唐书·李宗闵传》:“典贡举所以取多名士,若唐冲、薛庠、袁都等,也谓之玉笋。”从上文的例子和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进行语言表达时抓住玉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内涵自特点,借物征取义,形成了大量具有形象而含蓄的象征意义的象征词语,把玉人化、神化,使汉语言生动活泼,给人以奥妙无穷之感,并增强厂汉浯的交际功能。



和田玉在中华民族七千年的文明史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掘的文化价值。和田玉文化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必将被继续发扬光大,并走向世界。

玉有德,欲有得,以德得的,得的有德;

人无庸,仁犹拥,清庸拥雍,拥雍无庸。
文章内容源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缘青花玉雕工作室微信公众号编辑发布。
欢迎各位玉器爱好者关注。
更多和田玉专业知识鉴赏 交流 与探讨,
请添加13808812527个人微信号
或QQ403777110
码验证信息:玉。



    关注 缘青花玉雕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