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居然还叫“狗宝”,what?

 

东北著名的“狗宝咸菜”是由桔梗制成的,然而真正的“狗宝”指的却是牛蒡。如此接地气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这个长得有...



东北著名的“狗宝咸菜”是由桔梗制成的,然而真正的“狗宝”指的却是牛蒡。如此接地气的名字是怎么来的?这个长得有点像铁棍山药的东西又该怎么吃?下面就跟着所长一起去发现牛蒡背后的秘密吧!

▐   牛蒡长啥样?

牛蒡(Arctium lappa),菊科,牛蒡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高可达2米,地上部分特征明显很好认,茎通常带紫红色,头状花序具有一个球状的总苞,苞片披针状或线状钻形,顶端有软骨质钩刺。所有苞片都向外支楞着,看起来像一个大刺球,其种加词lappa意思即为“毛刺”。牛蒡的花是紫红色,看上去颇像是蓟属或飞廉属的植物,但牛蒡的叶子要巨大得多,而且边缘没有蓟属或飞廉属常见的针刺。



牛蒡像刺球的花序。
▐  牛蒡与“狗宝”的关系

狗宝来源于牛蒡的日语名称ごぼう(gobou),这个发音其实是来自中国,中国古代(隋唐之前)吴越地区所说方言发音为古吴音,古吴音里的“牛”读音类似“gou”。大约南北朝时期,日本跟南朝来往较密,古吴音大量传入日本,因此“牛蒡”传过去也就变成了gobou。经过改良后,成为广泛种植的蔬菜。到了日本占领东北期间,经常见人们挖掘桔梗的肉质根来吃,因牛蒡也有相同的肉质根,尤其是做成菜以后,外形差不多,故而混淆,因此桔梗这种美丽的小蓝花也就成了东北人口中的狗宝(gobou)。


牛蒡的根,又黑又粗。


桔梗的根,很白很嫩。


近几十年来,牛蒡被认为是能够让人长寿的健康食品富含大量膳食纤维、矿物质和氨基酸,热量低,一系列牛蒡保健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欧美市场上,如牛蒡茶,牛蒡胶囊等等
▐   进入霓虹餐桌的牛蒡全世界牛蒡消费的中心无疑还是日本。最早牛蒡是作为中药,从中国引进的。经过长期改良,逐渐出现很多可以当蔬菜吃的优质品种。一般认为,牛蒡作为高级食材正式登上餐桌的时间是平安时代末期,1118年,据宫廷记载,鸟羽天皇巡幸宇治平等院时所用御膳中有一道菜叫“干物五杯”,牛蒡为其原料之一。

日本的牛蒡品种繁多,因土质的不同,大致分成了长根系品种短根系品种。如长根品种的代表系,滝野川牛蒡,其肉质根一般长度在1米以上,属于晚熟类型,东京的“渡边早生”、埼玉县的“山田早生”等都是滝野川系。


滝野川系的“渡边早生”。
大浦系牛蒡是最古老的品种,据说在940年,藤原秀乡讨伐平将门之前,在成田山新胜寺祈愿战胜,之后的酒宴上用到了一根长约75厘米,粗17厘米,重3.75公斤的大浦牛蒡。平乱结束后,大浦牛蒡便成为了贡品。大浦牛蒡主要在千叶县八日市的大浦地区栽培。属于早熟粗短类,肉质根中空,可以用来填塞其他食材。


填充牛肉的大浦牛蒡。
叶用型牛蒡,可食用部位是粗大的叶柄,维C含量比根部高,这个类型的叶柄是白色,而不是其他牛蒡的紫红色,因此被称为“白茎”,如福井县的“越前白茎”,也是江户时代就有培育的古老品种。


叶用牛蒡。
▐   牛蒡的百变料理法在日本料理里,牛蒡几乎跟一切食材都很配,跟鱼和肉一起煮时,可以去除腥味,而其本身的土腥味可以通过泡清水或稀释的日本醋来去除,还能防止切开的牛蒡因氧化而发黑。


用“酢水”处理切好的牛蒡。
不过现在很多料理流行一种新式牛蒡处理方法,即不用泡水或泡醋;切成大块而不是切细丝;切好后马上烹调。总之就是尽一切办法来保留土腥味,根据健康类杂志《日経ヘルス》的调查,很多日本人(据他们自己做的小取样实验,是100%)喜欢牛蒡的土腥味,去除腥味的牛蒡吃起来有很生硬、味道脱落的感觉。而且,不泡水还能最大限度保持牛蒡的营养,牛蒡是用酱油调味的,切成大块的话,酱油附着面积减少,就可以减少盐分的摄入(这点不解)。对于一些腥味特别重的品种,最多泡水5-10秒就可以了。

柳川锅是从江户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泥鳅火锅料理,主要是用泥鳅、牛蒡等食材,加上酱油、味噌、辣椒等调味料,然后浇上鸡蛋液。现在也有用牛肉代替泥鳅的柳川牛肉锅,做法相似,主材除了牛肉片、牛蒡,还有胡萝卜、水芹、芋头等等。
金平牛蒡(キンピラ ごぼう)也是一道传统菜,相传金平是赖光四天王之一的坂田金时之子,性格强硬暴躁,力大无穷,后世商人就以金平作为牛蒡的卖点了。金平牛蒡类似酸辣土豆丝,只不过不是用醋而是用酱油调味,牛蒡要纵切成丝,加上胡萝卜丝、酱油、糖、日本米酒,文火炖煮。


神似“酸辣土豆丝”的金平牛蒡。
牛蒡卷(ごぼう巻き)是用猪肉或牛肉卷上牛蒡和胡萝卜,再用酱油和糖调味煮熟制成。也可以用鱼肉包裹油炸。


牛蒡卷。
在日本,万物皆可天妇罗,对于牛蒡也不例外。

牛蒡天妇罗。


    关注 东篱庄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