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感三十五——冷静的表达

 

本来兴致勃勃地想写写沈腾的喜剧,提纲写了满满一页纸,中间半个月忙别的事情,搁置了一下,现在那股劲头过去了,比...

本来兴致勃勃地想写写沈腾的喜剧,提纲写了满满一页纸,中间半个月忙别的事情,搁置了一下,现在那股劲头过去了,比较平静了。

最初对他的印象就是春晚上的郝建,我以为他的本名叫郝建,春晚上很多演员呢,对他没什么印象。后来我关注了某卫视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一季,还看了电影《夏洛特烦恼》,终于记住了他的名字——沈腾。

在《欢乐喜剧人》舞台上的沈腾迸发了强烈的主角光环,他给我的感觉是他不想着怎么战胜别的对手,而是和自己较劲,在喜剧创作上有强烈的表达欲和创作力,他说:“足够认真,足够拼命,别给自己留遗憾。”



某一期节目的主题是“向经典致敬”,沈腾选择向卓别林致敬。卓别林创造的绅士流浪汉形象深入人心,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留着一撮乌黑的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手里舞着一只手杖。

沈腾用默片的形式、卓别林的经典形象演绎了一个智斗电车小偷的悲情好人的故事。演员们身穿黑白服装,配上昏暗黑白的路景,就像观看一部老旧的电影,大屏幕上偶尔蹦出一行人物对话。刚刚上车时,沈腾饰演的“好人”发现一位女士的裙子吊牌还在上面,一直戏弄她,被女士扇巴掌,他所演绎的是一个不讨喜的小人物。车上他被“新手小偷”割裤兜割出血,他假装自己是小偷,套取对方信任,想方设法提醒乘客注意小偷,结果一直被人误解,还被小偷威胁。最后,冷漠的乘客们得知车上有小偷之后纷纷戴上墨镜,竟无一人来帮助被小偷捅伤的“好人”,小偷替“好人”简单包扎了伤口就逃走了。

表演完毕之后,沈腾说直到最后一次彩排才决定把所有的台词都砍掉,损失了十几个语言上的“包袱”,但要做就做的纯粹一点,尊重卓别林最经典的表演。沈腾说:“卓别林的成功其实并不在于他肢体上的搞笑,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用喜剧讽刺了当时的那个社会的现状,用喜剧揭露了背后的人性。”



现在流行跨界,各大电视台为了迎合观众让节目更“好看”,各种信息元素狂轰滥炸,搞得不伦不类,鲜有人用传统形式表演。沈腾的喜剧作品应该是更接近话剧,不乏宏大的题材,我不是搞戏剧的,说不清里面的理论,以前我理解的喜剧就是电视荧屏上的“小品”。

“小品”最早是演艺界考试学员艺术素质和基本功的面试项目,一般由录取单位老师现场出题,应试者当场表演。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使小品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是为小品成为独立艺术门类开山之作。

我觉得最近十几年相声小品没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作品,感觉离生活很远,表达方式欲言又止、言不由衷。喜剧作品一旦失去“讽刺生活丑恶现象”的功能以后,就不可乐了。

沈腾的喜剧作品中结合一些话剧作品的表演特点,以小人物的视角体现人间冷暖,把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遇到的无奈困扰幽默地表达出来。这些小人物过着很平凡的生活,有很多缺点,有点落魄,但是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惊人的选择,体现人性的复杂。



他饰演的小人物常常出现在最危险、最卑微的地方,微笑着诉说自己的故事。搞笑不用夸张的表情,不讨好观众,而是冷静客观地表达一个饱满曲折的故事,把观众眼中美好的世界撕碎给大家看。

沈腾的眼神里有一种冷静寂寞,这是很打动我的一点,好的创作者是寂寞的。以前周星驰也经过长时间的无名时期,很多演员因为塑造了一个经典形象,被贴上“标签”以后就会花很多时间去撕掉标签,不断自我突破,再过一段时间会更加坦然地接受。



另外,开心麻花团队的艾伦是个好演员,希望能有好的发展。

结尾有些仓促,就说到这里吧。




    关注 谁知西去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