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余华、阿城、王朔、方方等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

 

结果这部电影被禁了。...

查看这部电影
请点击底部阅读原文!


那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

1999年,由刘仪伟投资、刘仪伟编剧、吕乐导演了一部特别的电影叫《诗意的年代》,其中囊括了当时中国作家圈中的几位重要人物:
阿城、林白、陈村、徐星、方方、须兰
赵玫、丁天、王朔、马原、棉棉、余华


导演吕乐


投资人、编剧刘仪伟
这是一部实验性质大于观赏性的电影,也是一个革命式的举动,导演拆走纪录片与剧情片的框框,将两者放在同一议题与空间自由对话。拍竣后由于种种原因审查未通过,在电影局积压多年。2006年改名《小说》(The Obscure)后小范围公映。


电影开篇


参与电影的作家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郫县:源起会议之国的小型讲座,一群伟大的作家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伟大的讨论会,伟大的主题是:“这个年代还有没有诗意”。这个讨论过程就成了电影的纪录片部分,另外,影片中还有风格完全不同的剧情片部分,描写王志文、王彤扮演的初恋情人在笔会上偶遇,旧情复燃。
阿城


王朔


余华


棉棉


陈村


电影开场是一个象征镜头,摄影机先是追踪着火车,开进小城,再走进大街小巷,然后停靠酒店,走进局促的会议室。接着,一批有头有脸的作家杀入镜头,阿城、王朔、马原、方方、余华、棉棉……开始信马由缰、大谈特谈什么是诗意。每个人的发言尽显各人特色和气质。最出乎意料的是方方,如此朴实和世俗;阿城最儒雅,也最淡定;马原最质朴;王朔说,诗意和物质并不冲突;丁天的发言尽显对金钱的渴望,也得到一片赞扬之声,让人不禁感叹……


马原


丁天


须兰


赵玫


方方
1999年至今,算算也有些年代了。今天把这部电影推荐出来,不过在网上只能找到清晰度不高的资源,连字幕都是英文。

其实作家怎么看待诗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谈论诗意本身就是一种情怀,或者是一种追求。

如果不能够理解这份情怀和追求,这看上去更多的是是一件极为风花雪月甚至装X的事情。

不过在他们的对话里,讲的是诗意,直接反映的还是“社会现实”。
现当代文学整理
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他们也在读:

► 可以,这很刘震云!

► 可以,这比喻很钱钟书!

► 1927年,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始末

► “顽主”王朔语录梳理丨嬉笑怒骂,特立独行

► 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大学,何以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 汪曾祺笔下的冬天丨任性悠然,随缘自适

► 贾平凹、王小波、王朔、苏童、余华……28位中国当代作家速写

► 我们为什么要读中文系?



睡前回复“晚安”,

每日〖晚安书摘〗陪你入梦,念好。

查看电影《小说丨诗意的年代》

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 现当代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