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好多日照人的美文:莒州羊肉汤

 

莒州羊肉汤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稚童之时,祖父带我去乡驻地赶集,赶集对于孩童,无非热闹和好吃的吃食。那时跟着...

莒州羊肉汤




二十多年前,我还是稚童之时,祖父带我去乡驻地赶集,赶集对于孩童,无非热闹和好吃的吃食。那时跟着大人赶集,去集上的羊肉锅子上喝上一顿羊肉汤实在是一件很有诱惑力的事。土话叫“犒劳犒劳”。

当时是八十年代,笔者所在农村虽然温饱,但要想吃点羊肉还是奢侈之事,更惭愧的一件事是当时外地亲戚捎来香蕉,我竟然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扯得远了。

那次喝羊肉汤在记忆中十分清晰,过去了二十多年,很多事情或已在脑海中湮灭,唯独此事记忆尤深。

或许羊肉汤是我对奢侈吃食的最早记忆。

那是个刮北风的冬日,祖父带着我来到集市上的羊肉锅,那个位置我现在都能记得。 那时好像只有逢集的时候羊肉汤锅才开张,一般就是用玉米秸子围住汤锅,再用秫秸杆子在锅子北边围了一道屏障,以挡寒风。几张矮桌和小凳子马扎子,现在俗称“野锅子”。我记得那时起价五毛一碗,祖父从口袋里的一个塑料袋里掏出的钱,认真数了两遍,要了两碗热气腾腾冒着刺鼻羊肉香味的羊肉汤,又从随身带的一个很老式的黑色印着“上海”字样,包系用布包着缝过的皮包里拿出几张煎饼。这个场景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喝羊肉汤也无其他佐料,就是倒上点酱油,抓上把芫荽(香菜),吃羊肉配上芫荽,简直是绝配。

我顾不得吃煎饼,很快三下五除二连肉带汤将羊肉吃完,瞪着眼瞧瞧周围,有的人从穿的大黑棉袄的怀里掏出张煎饼慢慢掰开泡进汤里,有的端起一碗,先闻那香气,才慢慢喝汤,最后吃肉。我又朝那冒着热气的煮肉大锅处张望。祖父看我这番模样,又起身走到灶上,从那个泛黄的塑料袋里数出了几张零钞,又端了一碗放到我面前,我急忙用筷子在里面找起肉来,很快又把肉吃完,便将筷子在里面来回找寻,希望能再找到块羊肉,哪怕羊血也行。

祖父看我还在忙乎,便把自己碗里还没吃完的肉全拣给我,并告诉我,喝羊肉汤只有第一碗是有肉的,剩下的只能喝汤。

于是那次我喝了六碗汤,那时的碗大,后来祖父也怕我撑着,我才作罢。后来知道我一个远房大爷有一次喝了十二碗。

多少年过去,那两份五毛钱的羊肉汤仍仿佛能从胃里氤氲开来,着香气进入我的回忆。或许,此后再也没喝过这么香的羊肉汤。

我估计羊汤是那个年代我们这个地方很多农村孩子的集体记忆。

这个情节我至今难忘,成了我小说《沭水长流》里面的素材:

进了城门,爷孙俩先到牛家羊肉铺找了张桌子坐下,老秀才从褡裢里拿出几张干煎饼,又取出两张碗,掰了煎饼放在碗里,摸索出了一个铜板,叫小二给仲一切了二两肉,小二送肉时又给两人舀了汤。爷爷你吃这碗吧,仲一看着自己碗里有肉秀才爷爷碗里光汤忙把自己的碗端给老秀才。老秀才又推给仲一说,我吃够了羊肉,喝点汤暖和暖和就行了,你快吃,吃完咱得去买对子纸。仲一看着白清清放了芫荽而带着芫荽清香的羊肉汤心里想,这么香的羊肉还能吃够?看秀才爷爷已端起碗嘘啦着喝起了汤,也忙也端起碗吃起来。没一会,连煎饼带肉吃了个光,老秀才又叫小二给添了汤,爷孙俩谁也不说话,光听两人嘘嘘啦啦的喝汤声。到最后仲一算着自己喝了六大碗,老秀才也喝了四大碗,仲一心里还想喝,但觉得羊汤顶到喉咙了。老秀才看仲一喝的脸通红,忙说,少喝点,省的待末找茅房,把碗上井跟上洗洗,歇歇末咱走。
既然是羊汤,羊必然是牺牲品。羊在人们心目中大多是弱势群体的代表之一,比如笑话一个人老实,便称“属羊的”,“绵羊脾气”之类。农村孩子,小时不免有过当羊倌的命运,当年我就放过羊。

那年家里买了一只小羊羔,全身洁白,模样可爱极了。每当放学,扔下书包,便牵着那只小羊来到村前草坡上,自个躺在草坡上看云彩忽狗忽虎的变幻,犹如现在放的幻灯片,羊便不紧不慢的吃草,等肚子撑圆了,便来到我面前拱我几下,“咩咩”两声,我便趁着夕阳牵它回家饮水,路上碰到扛撅拿掀的村人,我自小腼腆,见人便垂了头,不和人打招呼,有时甚至脸红。有些熟人见了我们这一人一羊便不免打趣:放羊的大学生回来了。两个小羊脾气。。。。。。

时间久了,对羊也有了感情,那只羊也从小羊羔长成大羊。某日放学回家,想去牵羊待放,却不见其踪,连问母亲好几句羊呢?母亲只好告知被父亲带到集上卖掉了。记得当时擦眼抹泪了好一阵,但后来家里买了羊肉,做了一锅汤,还是奋不顾胃的喝了几大碗,全然忘了这是羊的汤。

食肉动物的本性依然是改不了的,虽然和食草动物做了好长时间朋友。
莒县羊肉汤历史很悠久,近年开风气者当然是“任记”,发扬光大者当属“世起”,后起者或属“王家滚锅全羊”、“兄弟全羊”。

“任记”最早在老博物馆北路西,当时就是一堆矮桌子破凳子,但也吸引的在临沂演出的著名笑星陈佩斯等从临沂驱车来喝上一大碗。

世起搞起来的时候笔者正是事业得意之时,每每与一个也喜欢喝羊汤的老乡周五驱车杀去,当时高速新建,下道修路不通,往返一次不算油钱也得五十元,那时羊肉尚不贵,记得五元起喝,大饼、汤免费管够,因此据传有民工五元汤吃半块大饼的轶事。

我们一般是每人先来二十元羊肉喝上,再来二十元羊肚羊血喝上,再来二十元羊蹄肉喝上,最高峰一次每人喝了八十元的,以至于切肉的一见是我们后热情招呼:这次先来二十的羊肉还是羊肚?

王家滚锅当属近年兴起,比较起来是分量很厚道,小菜很丰富,也干净,尤其配有大饼房,大饼烙的好,酥软香醇,搭配一碗羊汤喝起来那叫一个匹配。

近年来莒县羊汤在日照街头屡现,但或许自己感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喝起来没有那个味道。

莒县羊肉汤主要食材是用当地的山羊,膻气淡,加上芫荽等提味更显的清香扑鼻,汤越清越纯正。在莒县喝羊汤,汤、饼、小菜免费管够,羊汤、佐料等都是自己拿着碗去盛,如果不够,还可以无限续添;喝羊汤时所搭配的饼,也是依据个人的饭量各取所需,自己掰了泡在汤里吃,完全是自助,店主只是负责随时往锅中添加鲜羊肉。

以前下力的劳力为了省钱到羊肉汤馆中可以单要汤不要肉,自己带着煎饼、烙饼、馒头去,一样会受到礼貌的接待,不会给你白眼。

莒县人一日三餐喝羊肉汤都可以。很多人喜欢早上就喝羊肉汤,尤其是头锅汤,就像其他地方早餐吃豆脑油条一般,大清早一碗羊汤,一天舒服,尤其头天晚上喝高了,早起喝上一碗头道汤,全身通泰,那感觉就两个字---舒服。伏天制作的莒县羊汤为最佳,因为这时的青山羊正值膘肥肉嫩之时。喝“伏羊汤”也是当地民俗。

某日偶尔聊起来羊汤的事,有朋友用手机搜来 《太上感应篇》,内云:贪生畏死。爱亲恋旧。知疼觉苦。物与人同。但人有智。物无智。人能言。物无言。人力强。物力弱耳。今人办一食。不止杀一物。如鸠鸽鹑雀。杀十余命而得一羹。若蚌蛤虾蚬。一羹则杀百余命。又有好美味。求适意者。或远致珍异。或备物候烹。或生蟹投糟。养鱼造脍。聚炭活炙。剌血生吞。开腹取胎。剥皮刳壳。百计熬煎。千方造作。食饱则扬扬得意。稍迟则怒骂庖人。深念痛思。良可惊悼。经云。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是以王克杀羊。羊奔客而拜诉。邹生刲鹿。鹿跪泣而吞声。惊禽投案。请命于魏君。穷兽入庐。求生于区氏。又如沈内翰。通判江宁。厨中杀羊。而屡失其刀。窥之。乃见羊衔刀而藏之墙下。杨杰提刑时。游阿育王山。昼寝梦妇百余。若有所诉。密视行厨。乃知蛤蜊求生也。夫有生爱恋。其情若此。况其被执时。避死无地。旁视族类。恋依不得。鸣哀就刑。衔悲向尽。既受屠割。复入鼎镬。种种痛苦。彻入骨髓。此际此状。与人何殊。今人偶伤汤火刀针。必号哭求救。暂时头昏眼痛。便呼医买药。爱惜自身如此。何独于物。则不生怜悯而任意残害。结怨造业。嗟嗟。诸恶之中。惟此最惨。佛仙戒劝。天道好还。急宜设身处地。立时猛省。因备说不可宰杀诸目于后。伏求仁人君子。循而行焉。

又得知某羊汤馆一日要杀掉二十多只羊,老板只挣羊皮钱就日进千金了。想了想也觉得残忍,羊被屠杀前的绝望惨痛哀嚎时而在耳边回响。竟然渐渐有绝了喝羊汤的念想。

有朋友说:人为万物灵长,天所以生万物以滋养人。那些被杀的羊或许就是前生作恶太多,今生来度刧的,你吃了它乃是做功德。

又说:那西洋人日日以牛羊为食,岂不是恶贯满盈。

听了这一出,羊汤还不能立刻戒掉。

【作者简介】:胡云,作家。姓赵,字燕云,常用笔名胡云。男,齐鲁人,上世纪八零后。曾服务于中央媒体、武警部队。喜书画爱山水,有酒量无雅致,海阔天空乱写,山南海北游荡;笔名胡云、萧峯、山东刀笔吏、雲骑尉等。豆瓣、搜狐、小说阅读网签约作家。
— THE END —



    关注 大日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