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 玉殒香未消

 

他与她的故事。...



唐明皇与杨贵妃那段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至今为人称道,并不断以各种的形式重新演绎,相信不少人都能道出一二。

比如说唐安史之乱,玄宗逃出长安,途经马嵬坡,将士因怨愤奸相杨国忠,逼玄宗赐死杨贵妃,面对兵乱的威逼,玄宗不得不处死宠妃杨玉环,并葬于此地。当玄宗自蜀地重返京都,思念旧情,秘密派人改葬贵妃,挖开旧冢时发现:“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旧唐书》)

“马嵬坡下泥土中, 不见玉颜空死处”,“至今犹似怨香囊”,“怀得香囊作悲哽”......历代吟咏二人故事的诗句也不胜枚举。杨贵妃并未随历史“香消玉殒”,相反,借着香囊这一媒介,不仅唐明皇,乃至后世之人都不断回味着她的余韵。
古代女子用香斗熏衣


虽然用香文化在唐代达到鼎盛,香囊更成为了唐代贵族女性的必备之物,但那大多数都是丝织品制成,何以杨贵妃满葬后“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呢?
不少壁画、石刻人物上都可见古代女子将香囊悬挂于腰间,或“香囊系肘后”
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的唐代文物葡萄花鸟纹银香囊给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
关于它的名称和用途,《一切经音义》卷七载:“案香囊者,烧香圆器也。以铜、铁、金、银玲珑圆作,内有香囊,机关巧智,虽外纵横圆转,而内常平,能使不倾。妃后贵人之所用之也。”
古代女子在被子使用熏笼熏香


可见,在唐人众多的熏香和用具中,还有这么一款精巧玲珑的圆形器具,按其形状和用途被称为“熏球”或“熏炉”。



如您所见,此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外壁用银制,呈圆球形,分三层,外层以花纹镂空,为两个半圆以子母口合为一体。其内又设两层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大的机环与外球壁相连,小的机环安香盂。使用时,随着最内一层半圆形盂的重力和活动机环的作用,无论球体如何转动,最里面的香盂总保持平衡状态。香盂盛装香料,点燃时火星不会外漏,烧尽的香灰也不至于撒落出,设计非常巧妙。

现代人模仿古代熏球所制的万向香囊
唐代银薰球的外壳皆有镂空的花纹,既起装饰作用又便于香烟逸散。花纹多以卷草、禽果为题材,柔枝劲蔓,簇结缠绕,布满器表,而瑞鸟嘉果穿插点缀其间,显得玲珑剔透,富于变化。有些银薰球部分花纹鎏金,更加璀璨夺目。中国古代薰香器的种类虽多,但集构造之灵巧、装饰之优美与质地之贵重于一体者,很少能有超过唐代银薰球的。

如此精美绝伦的熏球文物,确实值得历史爱好者到西安仿古一睹真颜。不过如若觉得西安太远,也欢迎到中国沉香文化博物馆先睹为快~



葡萄花鸟纹银香炉:我确实存在,不过这只是我其中一个影分身>


    关注 沉香文化博物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