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世纪|愿交大时光留住你最初的模样
黑白照片微微泛黄,弦歌不缀兮,容颜难忘,
点滴回忆青涩以往,风云双甲子,不忘荣光。
当百廿校庆的“交大号”列车穿越时光的隧道,
当你我的指尖翩然间翻过属于时光的那一页,
当老照片中的面孔成为脑海里越发清晰的容颜,
当我和你共同走进这段不朽的岁月。
意难忘,搭乘轻油车的少年,在唐院的夜里看繁星满天;
意难忘,静谧的唐山校园,怀揣梦想的孩子拼搏着日日年年。
意难忘,极端困苦的平越大地,朝阳与日落见证恰同学少年
穿过山海的关口,
唐山的晚风拂过蓉城,你我的容颜依旧青春



敛起毕露的锋芒,时间把岁月酿出醇厚的余香。

忠字门,我们峨眉永远的荣光!

唐院桥隧62级部分同学1963年摄于本部校园,从前时光很慢,轻油车缓缓,载着时光不小心走到了现在。

解放前临近毕业,学长们在唐山站分手留影,
丙申年临近毕业,国旗班送大四学长合影留念;

岁月易老,时光静好。不忘初见,相约同窗。

早期峨眉校门合影vs犀浦校区南门合影,
永远都是交大人。

春风十里照晴岚,岁月成歌。弦歌百年珠玑若,佳人亦如歌。

多年前笑意,都变成传奇。不负时光,恰是少年好儿郎。

民国16年篮球队vs现役国防生篮球队

岁月虽非,时间不再,永存的是交大精神。

我在多年后的舞台演着你,
你在远方的时光里奋斗不息。
百年之后,不忘怀。
你在远方的时光里奋斗不息。
百年之后,不忘怀。

今天,虽然我们永远也回不去当年的地方,
但是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回味当年的模样。
摆出相仿的姿势,
做出相似的表情,
体味相同的心境。
1968年唐院本部看一看黄昏的日落,
2016年犀浦校区望一望盛开的繁花。

新唐院时期,春光将好,从本部开往三分部的小火车鸣笛作响;新交大时期,随着日光奔跑,这一列车开向诗与远方。

1954年潭柘寺,挽雕弓射天狼,少年儿郎气质昂扬,
2016年望北坡,揽弯弓射大雕,青年学子意气风发。

钟声响彻,不忘平越艰难困苦,荣辱与共,方显交大英雄本色。

在山底走一条陌路,在山顶听一场讲述。为“158阶”花去的时间,让我们给交大配上字幕。

旧时谈天爱说笑,往年春光好。蓦然回首,容颜虽改笑意未变,詹老依旧在。

他们用双手丈量大地,风雨测神州,
他们用测量修习,平凡绘人生。

试剂的浓度和配方从未曾改变,
不会忘却的是每一道坚定认真的眼神。


灌输文化尚交通,相期同造最高峰。


教师比赛跨过岁月,铭记的不只百年的交大,还有授业解惑的你们。


三尺讲台授书人授不尽知识,弘文励教为师者师说道义。


江河湖海南北相遇,多年之前如今之际,我们在这里相遇,我们在这里遇见你。

旧照已泛黄,
铭记百二十年艰难困苦历经沧桑仍斗志高昂。
莘莘读书郎,
传承交大精神竢实扬华为国争光更代代传唱。
岁月老了照片,老了学堂,透过风尘,依旧芬芳;
时光新了建筑,新了模样,越过春秋,依旧琳琅。


交大新媒体中心 出品
统筹指导:朱炜 朱莹燕
策划/文案:沈彬彬 王东媛 潘骁仁 张艺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张世杰
图片:朱正安 许金砖 章程 何嫣然 董得 江翰林 杨晨
鸣谢:西南交大档案馆、西南交大国旗班以及各位出镜的同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 母校喊你回家啦丨西南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邀请函
关注 西南交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