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频频出现,结局逆天反转,《最强大脑》第四季让观众颅内“高潮”!
《最强大脑》第四季给观众带来的“颅内高潮”,绝不仅仅止于头皮发麻的刺激感,更有对大脑领域更多的触达与试探。...
随着第一季度的渐近尾声,2017Q1的综艺战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真人秀陆续宣布收官,各大竞技类综艺也逐一迈入决赛环节。单季节目的收官收视向来是各大卫视的“必争之地”,如何在程式化的节目环节当中发掘出新的刺激点?在吸引到观众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掀起观众的“颅内高潮”,不少电视人都在寻求突破。

那么,如何才能唤起观众的“颅内高潮”呢?《最强大脑》第四季在本周正式打响的国际赛中,外表娇弱的钟恩柔淡定迎战心算大神土屋宏明,以及数独神童胡宇轩的神反转,就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竞技之所以好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充满变数,能打破人的惯性思维。对于人脑来说,会对有一定规律的事情产生自己的判断。但当这个判断出现“反转”的时候,人类的脑系统就会得到刺激,产生意料之外的效果。
在当下“综N代”的市场里,大部分能取得成功的大IP其实有着大体相同的内核:“竞技+”。例如“竞技+音乐”、“竞技+真人秀”、“竞技+美食”等等。相比其他模式,《最强大脑》的“竞技+科学”模式独树一帜。再加上,黑马选手频频呈现精彩的反转结局,紧张刺激的比赛呈现出了更好的综艺效果,有效地刺激了观看者的脑神经,达到他们的兴奋点。

在魔方领域,一年国内有20-30次比赛,每次比赛的花费在2000元左右。这意味着,一次比赛就是周闯一个月的工资。短短两年时间,周闯仅仅参加过9次比赛,但他却让自己成为了世界排名第七的顶级选手。
在《最强大脑》的抢位赛中,三轮比赛总共6场,周闯是场上唯一一个每一次都成功复原魔方的选手。第一二轮的5场比赛,周闯更是紧紧“咬住”林恺俊的速度,一直占据排名榜第二的位置。第三轮终极对决,周闯以5秒只差惜败给了世界排名第一的林恺俊。可即便如此,他稳定的发挥和气定神闲的气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国际赛,遭遇到世界排名第三的日本选手森西亨太,当胡宇轩在前两局被森西亨太打到0:2时,嘉宾们纷纷露出了失落的表情,就连魏坤琳赛后都表示,一开始对胡宇轩是不抱希望的。但即便是前两局一分未拿,还面临着赛点的强大压力,胡宇轩还是调整好了心态,连续赢得了接下来的3局,最终逆转获胜!对于观众来说,没有任何期待的胜利,才是最大的惊喜。胡宇轩用令人意外的比赛结局,直达观众的兴奋点。

在引发ASMR(颅内高潮)的机制里,有一个重要题材叫Motivational(激励),这种题材能够唤起人类对生活和记忆的体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共鸣”。这种激励机制是激发观众“颅内高潮”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在综艺节目当中也并不少见。《最强大脑》在这一季节目当中,有不少对选手的经历的细腻讲述,这些励志又感人的故事,正是激发观众“颅内高潮”的又一元素。
比如说,在国际赛的PK中表现令人惊艳的钟恩柔。在抢位赛时,就对上了同样实力强劲的日本原子兄弟。看似温柔弱小的她一直不疾不徐,沉稳面对。以一敌二的战况,让人不禁为她捏把汗。
不仅如此,她还遇到了自己并不擅长的大位数除法。这些难关似乎都没有对她的情绪产生什么影响,淡定地化解掉面前的阻碍后,她赢得了对战心算大神土屋宏明的机会。“以弱胜强”,这种激励方式显然直接而有效,这种超燃的对战形态,足以唤起观众的“颅内高潮”。

这些坎坷的经历并没有将钟恩柔打倒,反而激发出她小小身体里的正能量,助她站上比拼的舞台。这样的经历显然让不少观众感同身受,为钟恩柔加油鼓劲的同时,也被她深深感动着。“正能量”,这是刺激观众“颅内高潮”的另一个重要方式,毕竟,观众总能对给生活带来美好的能量有所偏爱。


显然,关于人机大战这个议题,已经各种刺激到人类的“颅内高潮”。人类的“最强大脑”与当代中国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进行较量,除了是人类对于自我的挑战,更是人类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和未来社会的积极思考。所以除了频频出现的“黑马”,以及出人意料的反转结局,《最强大脑》第四季给观众带来的“颅内高潮”,绝不仅仅止于头皮发麻的刺激感,更有对大脑领域更多的触达与试探。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有关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每天受到20万品质人士关注,年阅读量超过五千万人次。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将有机会参与线下沟通等活动。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分享朋友圈吧
关注 传媒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