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

 

每一个你欣赏的大牛,脱口而出最近在读的书,都是书单。x0a​...





我的电子书阅读器里面有100多本书,看完的有10来本的样子,还在一本一本地买,一本一本地看。

书的意义怎么往大里面说都可以。当然,今天在这个文章里面,书并不仅仅是指的纸书,也包括电子书,甚至也包括网络上的一些文章(但仅仅包括那些组织比较严谨、不流于表面的文章),以及YouTube上面的一些视频。

人类和动物的区别

买书、看书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之前我在参加上海的一个外国人和中国人各占一半左右的聚会的时候,主持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讲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我本来以为这个题目没啥出彩的。谁知道,第一个站起来说话的老外,就把讲故事的意义推到了人类起源的级别上了。

他说,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可以讲故事,而动物的语言比较简单,无法做太复杂的交流。我们可以想象一个远古人,他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他掌握的所有狩猎知识讲述给他的后代,这样他的后代就不用自己从头研究这一切。动物也可以传授一些技能,但是受到语言的限制,只能传授非常简单的知识。

语言当然有它的局限性,效率低下,不能直接保存,只能靠一代代口口相传。幸运的是,人类后来创造了泥板、莎草纸、甲骨、竹简、纸等等传输介质,用书的形式把很多很多信息知识记录了下来。

现在任何一个考得上大学的年轻人,都可以在大学学习微积分,而微积分这门学科出现在17世纪,也就是说,在17世纪以前,即使是最伟大的数学家也不会这门学问。因为书籍的传承,我们才能站在牛顿和莱布尼茨的肩膀上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任何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的便利,都是无数代人的努力和经验造就的,而这些都来自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从个体上来看,人和动物的区别是,大多数动物都生活得非常类似。而人和人之间有本质的不同,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进步,人和人之间在生理上的差异对人的生存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小。换言之,就是知识改变命运,越来越容易。当然,在国内有一种误区,以为所谓的知识改变命运,指的就是上大学改变命运,其实不然。学校教育是获取知识的最高效、最常见的一种手段而已。而大多数人被学校教育蒙蔽,以为离开了学校,就没有办法系统全面地获取知识。事实上,在这个时代,大学毕业,竞争才刚刚开始。

关于打折

任何一本好书的价值都远大于它账面上的价格。
每次劝孩子们不要在京东、当当打折的时候才买书,总有人说,我不是只在打折的时候才买书。但是,事实上,很多人仅在打折的时候才想起,自己需要看书。买书、看书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一本书不能让你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你未来会把它好好看完的概率也不会太高。

其实也不是说你就不能买打折书。问题在于,任何一本好书的价值都远大于它账面上的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迅速获得一本好书,获取其中的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价值,才是更合理的决策。或者反之,如果你觉得一本100元的书,只有打折到20的时候你才买,也就是说你认为阅读这本书带给你的价值只有20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只想劝你,别看这本书了,看书还要花时间呢,这点儿时间干什么不比20块钱多,这20块钱吃点儿啥不香呢?

一个人如果不在乎自己的时间的价值,就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只能把生命浪费掉。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总有人跑来说,我不就是看了几本打折书嘛,用得着那么说来说去吗?买原价书就那么高大上?错了,问题不在于省钱与否,而在于这种心态。

折扣是一种用来扭曲商品价格,从而让人忽视商品价值的营销手段。而对你自己来说,核心问题不应该是价格,而是一本书会不会给你带来价值。(题外话,打折绝对不是省钱,除非商品打折与否完全不影响你的购买决策,否则看到打折就狂买一定是浪费钱的。

要看增长你技能的书,更要看提升你对世界理解的书。

演讲的时候有人问,是不是年龄到了,很多事情才能懂。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见过很多非常不错的年轻人,比他们的同龄人成熟得多,他们共同的一点都是喜欢看书,喜欢自主学习。当所有在校的学生都觉得接受学校教育就够了的时候,那些在学校教育之外,还在努力看书和学习的学生,当然很容易脱颖而出。因为大多数人相信学校教育完结后,就不需要努力学习了,那么那些在学校教育结束后还在努力看书和学习的人,当然就更容易脱颖而出了。

我在这两年,开始广泛地阅读英文书。感觉就是不断地接受人生观、价值观的升级,就是那种睡在床上觉得自己的骨头嘎嘎在响的那种脱胎换骨的感觉。所以,我相信阅读可以改变你,让你心态更加平和,做事情更加有方式方法,效率更高。

我之前多次用过一个比喻。我们人类的学习,就跟计算机科学里面的机器学习很像,看有的书是可以提升你的数据量,使你对一个脑子里面的既有模型加深印象,得到改善;有的书是可以给你灌输新的模型,让你对所有司空见惯的事情产生新的理解。

我们需要看大量提升数据量的书,更要看大量提升思维模型的书。或者说,要看增长你技能的书,更要看提升你对世界理解的书。不要找人列书单
一个人如果不在乎自己的时间的价值,
就不能真正地提升自己,只能把生命浪费掉。


首先,没有人有义务给你列书单,第二,没有人可以列出一个适合你的书单。

大师的书单好不好,很好,不过有很大的概率是里面最简单的书你连看都看不懂。每个人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不要让人左右你的阅读,要自主学习。

每一个在线书店、线下书店的陈列都是书单,代表了不同的书店、不同销售风格对书的取舍。每一个你欣赏的大牛,脱口而出最近在读的书,都是书单。

如果你茫茫然没有方向,或者大喊一声“这世界没有好书”,问题一定不是出在没有人给你列出单,也不出在这世界没有好书。很简单,问题都出在你读得太少。

在读得太少的前提下谈优劣是一个笑话,在读得太少的前提下谈选择是另外一个笑话。

列不出自己的书单,找不到好书,都说明你第一不了解自己,第二不了解书。你需要在阅读中认识自己,先随便找些书读起,慢慢地寻找,什么样的书会让你感动,什么样的书会让你受益,什么样的书让你泪流满面,什么样的书让你整夜无法入睡,什么样的书让你觉得自己获得了新生,什么样的书让你热爱这个世界,这一切,既是在阅读,也是在发现自己,发现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的这句话,历史上有无数种解释。我讲一个我的理解。

我读书非常快,因为看任何一本书我都不求甚解。目的有两个。

第一,快速建立索引。

有很多书的内容是需要实践配合的,比如一本技术书,里面讲到了一个算法,我往往只会非常简单地看一下,然后就略过。等到我需要用这个算法的时候,我能知道哪本书里面提到,就可以了。用的时候,我找到这本书仔细阅读,实践一下,验证一下,这样的理解比认认真真地看这个章节10遍效果还好。

有的书,本来就太庞杂,你阅读的意义就不在于每个细节都懂,还是在于需要用的时候可以找到。

第二,如果一本书足够好,不用担心一遍读不懂,或者说汲取不了全部营养。

有很多书,我是会翻来覆去读很多遍的,所以第一遍甚至前几遍都无须太过认真,可以追求效率,可以追求迅速了解大局,而不是在细节上花太多的时间。

快速阅读的好处是可以提升阅读量,比如在提升某个比较艰深领域知识的时候,我习惯的方式不是花时间选一本最经典的书,而是买最经典的4~5本,甚至买10本,然后全部快速阅读,用自己的阅读体会找到不同书的不同侧重点,相互印证,获得更快和更全面的信息。
每一个你欣赏的大牛,
脱口而出最近在读的书,都是书单。
-END-
文 | 郝培强
图 | 堆糖
摘自掌阅书城
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终生受用的技能,相见恨晚的学习技巧,
从入门到精通,让你一步步成为大神。


知名程序员、互联网创业家郝培强打造全新自我管理方式的激励书,写给成长路上一起摸爬滚打的你。
也 许 你 还 喜 欢




你的朋友圈决定你的层次



人生如初,姑娘你在怕什么?



你知道吃掉生命的隐形黑洞吗?



爱好与工作之间,到底隔多少米距离?



承认别人的优秀,正如允许自己想变好





在你一事无成之前,你的自尊心一文不值
小i 一直都在原地等你回来
随时来看我,留言给我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
《技巧:如何用一年时间获得十年的经验》
吧!


    关注 掌阅读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