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N篇

 

1少些斯文扫地吧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斯文扫地”是这样解释的:“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1

少些斯文扫地吧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对“斯文扫地”是这样解释的:“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斯文扫地也作斯文委地。”清《啸亭杂录·王树勋》:“夫树勋以一浮荡僧人,致身二千石,虽遭遣戍,谪死穷荒,无不厚幸,独惜诸名士以翰墨名流,甘为缁衣弟子,致遭其辱,可谓斯文扫地矣。”意思是王树勋虽然是一个游僧,但很有气节。可惜那些文化名人却自甘堕落,贪生怕死,遭受屈辱。

身为文化人却斯文扫地的事,在现今社会里已属见怪不怪。为了名和利,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同时又拥有权力的人不择手段,干出很多斯文扫地的事情。当下古玩书画成受贿新宠,官员中头顶画家、摄影家、收藏家“雅号”的开始多起来,而“雅号”背后暗藏几多权钱交易,几多权力寻租。

西塞罗说:“今天的道德已被我们的拜金主义败坏了。”确实,当今社会,权力崇拜、金钱至上,诱惑无处不在。虽然你是个文人、学者,但有知识却不一定有道德,有文化不一定有良心,有名气不一定有羞耻感,如果你经不起诱惑,最后终会落得个斯文扫地的下场。比如李宁,作为一个大学教授,能当上工程院院士,他在某一领域中的成就应该算是很高的了。可是,在金钱面前,他经不起诱惑,从一位本该受到尊重的院士沦落为一个罪犯。对自己来说是斯文扫地,对国家、对家庭来说,不能不说是莫大的损失。

如何保住“斯文”?窃以为,做人还是要讲自尊自爱,要讲道德,有良心,有羞耻心。斯文,其实就是人格,就是人品;斯文,也是一种内涵,一种修养,一种人生的历练。少了斯文,即使再有知识、再有名气,也会陷入令自己令家人甚至令同行蒙羞的窘境。还是少一些斯文扫地吧,一些人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每一个文化人记取。
2

向污染宣战 须精准打击
向污染宣战,应该注意精准打击、精细治污,需要校准“瞄准镜”,找准“主战场”,拿出“尖端武器”。

精准打击,就要校准“瞄准镜”。现在全国环保执法人员总共不到8万人,面对众多污染源,他们需要大量自动监测设施来帮忙,作为治污的瞭望哨、瞄准镜。然而,一些企业通过在设备采样管上私接稀释装置、软件造假等手段,破坏或干扰自动监测设施、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保部门接收到的自动监测数据是正常的,但实际排污量大大超标,这正是一些地方环保监测数据和百姓感受“两张皮”的重要原因。对这样的行为应依法严惩,不仅要实施顶额罚款、通报、限批等行政处罚,同时须建立环保、公安联动查处机制,将符合移交条件的案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对涉案责任人处以行政拘留等处罚。

精准打击,就要找准“主战场”。治污千头万绪,主战场在哪里?大多数地区重点在 “六厂(场)一车”: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造纸厂、城镇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和机动车,切实抓好这 “六厂(场)一车”的治污减排,就抓住了治污的主要矛盾、主要问题,持之以恒必然见效。一些地方在“六厂(场)一车”还没有抓出明显成效的时候,把烟熏腊肉、厨房油烟等群众生活污染看成致霾重要原因,甚至开展执法行动,难免有避重就轻、主次不分的嫌疑,因此遭遇公众“拍砖”“吐槽”。

精准打击,还要拿出“尖端武器”。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进步,为新时期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尖端武器。例如,机动车尾气污染已成为很多地方大气灰霾的主要来源,但对数量巨大的移动污染源,有效、精细地监测一直是个难题。从2014年10月开始,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第二大省山东,在济南等四城市试运行机动车尾气云检测技术,对车辆排污量精确分级管理,有效控制高污染车,这一举措对削减机动车污染量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更多的尖端武器精准轰击,污染将会无处遁形,逐步消除。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们急切期盼着科学治理污染、有效改善环境。只有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不断提升国家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中国才能打赢极其艰难的治污攻坚战,使“污染城市”越来越少,把“APEC蓝”保持下去。
3

靠什么把产学研拧成一股绳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其实质是通过利益驱动把产学研各方拧成一股绳。那么,怎样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或说,靠什么把产学研拧成一股绳?关键就在于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实现产学研协同中起主导作用。这具体可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实现:企业作为委托方提出创新需求,学研机构作为代理方按照企业需求完成创新任务;企业吸收和应用创新成果,并根据其产业化价值给予学研机构相应报酬。根据协同程度不同,产学研合作有技术转让、合作研发、产学研战略联盟等模式。不同的合作模式需要不同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显性契约。技术转让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重要模式。合作各方按照合同,通过文献、报告和专利等显性知识载体,实现创新成果转移。在这种模式下,技术创新价值易于测度和验证,企业可直接以技术创新价值为绩效指标设计显性契约,对学研机构进行激励。但是,由于学研机构完全按照契约内容进行创新,合作中隐性知识不易开发利用,这种模式有可能束缚创新活动的开展。

事后“讨价还价”。在产学研合作研发模式下存在两类创新活动,即可被事先测度的开发型创新活动和不可被事先规划的发现型创新活动,而后者往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来源。由于存在后一种创新活动,合作各方利益分配需要通过显性契约事后“讨价还价”来达成。合作各方对发现型创新活动的偏好、企业独立应用创新成果的能力等因素,决定他们讨价还价的能力。企业可以依据自身需要,通过调整显性契约中开发型创新活动的激励强度,或对发现型创新活动提供固定报酬,并通过调整剩余索取权来控制学研机构的创新活动。

关系契约。随着各方合作程度和接触频率的上升,产学研机构由基于项目的临时组织逐渐演变成长期稳定的战略联盟,各方的信任不断增强,这为关系契约的构建创造了条件。在关系契约中,企业承诺将发现型创新收益的一部分作为报酬返给学研机构;学研机构基于对企业的信任平衡两类创新活动;创新价值实现后,企业执行显性契约,并决定是否兑现关系契约。由于发现型创新成果难以预期,以其为绩效指标具有主观性和不可验证性,关系契约不能靠第三方强制实施,而要靠声誉或信任机制执行。只有持续合作的长期收益超过违约的短期收益,比如背弃关系契约就可能被迫退出战略联盟,关系契约才会被执行。

双重显性契约。为了提高创新成果价值的可测度性,可在战略联盟中引入一个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这个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可以是企业内部的研发部门,可以是独立的中介组织,也可以是政府部门。企业分别与学研机构和这个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建立显性契约。在双重显性契约下,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搭建产学研创新平台,促进企业家和科研人员间的协同,使创新成果以最有利于企业应用的方式转移和共享,促进创新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有机结合。与关系契约相比,这种模式更能实现合作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涉及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政府部门可以充当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对产学研创新系统进行协调和集成,以实现科技导向、市场导向和国家目标导向的一致。
4

生态环保高压线,别碰!


在严峻的环境形势下,中国迈向绿色发展的脚步坚定有力。生态环境保护得到空前的重视,环境保护不仅仅关注污染物增量,存量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治理。

调速度:扭转GDP至上的发展观,考核“指挥棒”开始绿起来。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GDP至上的发展观。不能为了金山银山,破坏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的重要指挥棒,‘指挥棒’方向对了,基本国策的执行、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都有了动力。雾霾天气、水质恶化、土壤污染……过去,我国工业化快速推进,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直到2013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很长一段时期,主要依靠大规模资源能源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以至积累了比较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这是经济发展旧常态的特征之一。

加力度:一系列硬措施让环境保护更加理直气壮,更有威严。

“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一直是环境治理领域广受诟病的现象。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正式施行,增加了“按日计罚”制度,对持续性的环境违法行为按日、连续罚款,违法时间越久,罚款越多,体现了“从严”的理念。治安处罚、增加环保部门职权、健全问责机制……新环保法的亮点还有很多。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决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从空间上看,有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分了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这是空间红线;从水、大气环境质量看,有污染物浓度标准红线。这些都是雷池的体现。

增厚度:多种手段、多个主体参与的环境共治格局正在形成。

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多种手段重拳出击,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新环保法对促进公众参与环保,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是我国立法第一次规定了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对政府信息公开、企业信息披露都有所规定,也明确赋予了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体现出公众参与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专业的事由专业的公司管,企业可以找专业环保公司负责所有环保相关事务。

新常态下,需要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目前,环境保护领域的这些变化说明,政府、市场、公众合理分工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正在形成。
5

“洗”其心者洁其行


古语云:“物洗则洁,心洗则清。”而“洗心”对党员干部而言尤为重要。

北宋官员赵概就善于“洗心”。他在案头摆放一个瓶子,以及黑白两种豆子。“起一善念,投一白豆于瓶;起一恶念,投一黑豆于瓶。”刚开始,黑豆甚多。后来随着他时时内省、磨砺克制、改过迁善,瓶中的白豆越来越多,黑豆越来越少。赵概也以高德之士名世。

“人者,心之器也。”人总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欲望,总会面对这种那种的诱惑,进而引发心动,影响行动。正因此,古往今来的贤明之人,都注重克己修身,以求知明而行无过。普通人要“洗心”,为官者更要“洗心”,因为他们“行一善,胜寻常人百千万亿善;行一恶,胜寻常人百千万亿恶”。

为官者“洗心”,污垢有哪些?贪图财利的物欲、贪求地位的权欲、贪恋美色的情欲,脱离群众的淡漠、背离法纪的侥幸、远离担当的逃避等等。这些污垢蒙了心,理想信念就会式微、党纪国法就敢践踏、道德伦理就能抛弃,以至于什么财礼都敢收,什么坏事都敢做,什么位置都敢争,什么手段都敢用,“其心甚污,其行甚恶”。

行为端正,心必洁净而坦荡。周恩来在南开读书时就注重修身修心,他曾用纸糊了面“镜子”,每天都要照一照。上面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由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成长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一生立身处世,莫不能看到这面“镜子”的影响。

党员干部是“以百姓之心为心”,还是利欲熏心,群众清清楚楚。心不净行不端者,即便贪得一时之快、逞得一时之威,但总有一天会遭人唾弃、落网入狱。而那些守纪律如履薄冰、守规矩如临深渊,“心中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党员干部,虽然可能手头有些拮据、日子过得清贫,但群众对其心怀敬重、充满爱戴。

“万般补养皆虚伪,惟有操心是要规。”党员干部洗去蒙心污垢,就要不怕痛、不惧失,要以党的信仰和宗旨为清水,以党纪国法为洁具;以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为清水,以群众呼声和诉求为洁具,反复洗、经常洗。心洁净了,才能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

洁心正己,绝非一日之功。西汉辞赋家枚乘讲过一番道理:“磨礲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党员干部保持内心洁净也需要不断砥砺、不断积累,从严从实才显其真,持之以恒方见其效。

大家都在看的更多范文

☞ 2014年联考申论真题范文

☞ 2015年联考申论范文

☞ 2016年省考申论热点范文⑦

☞ 2016年省考申论热点范文⑥

☞ 2016省考申论热点范文⑤

☞ 2016省考申论热点范文④

☞ 2016省考申论热点范文③

☞ 2016省考申论热点范文②

☞ 2016省考申论热点范文①

☞ 申论范文——敬畏自然,善待生命

☞ 申论范文——大破大立  破而后立

☞ 申论范文——绿色发展,凤凰涅槃必有时

☞ 申论范文——简政放权激发活力

☞ 申论范文——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 申论范文——引反腐清风  化廉政细雨

☞ 申论范文——以健全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 申论范文——环保约谈

☞ 申论范文——解决大学生就业,提高国家竞争

☞ 申论范文——国产剧风靡海外

☞ 申论范文——除夕重回春节假期

☞ 申论范文——防治权利腐败

申论热点

2016省考十大申论热点:

环保、反腐、养老、食品安全、医疗、就业、教育、一带一路、外交国防、住房保障



请关注福州华图微信(fzhuatu)

回复【申论热点】获取全部申论热点。

回复【时事政治】获取近期时事政治新闻。


    关注 福州华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