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不浪费的人生,不过是听从内心的热情,或多或少,真正使用了自己。...

在具体而微的光芒中,你才是独特的你


1,

记得村上春树说,以前开酒吧,不爱说话的他,为了生存,为了招呼客人,也就“玩了命对付了下来。”

他一直对此,沾沾自喜,觉得做得还不错。

谁知N年之后,他遇见从前酒吧的一个熟客,那客人劈头来了句:“村上君当年可是不怎么爱说话呀。”

“玩命说话”的村上春树,卒。

看来,一个人的本性,要在断崖式的层面上发生改变,真是很难的啊。哪怕你觉得自己掩饰到最好,别人也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一点,要怪谁呢?可能在出生之时,我们每个人的运作程序,就被一种神秘的力量设置好了。

想起斯皮尔伯格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

一对父母失去孩子,他们订购了一台机器人小男孩David。小男孩栩栩如生,拥有人类的情感,还附带一份详细说明书。说明书告诉妈妈,现在,你必须念以下词语,彻底启动程序,他就会成为你真正意义上的孩子。

至今记得,一片幽蓝背景中,妈妈虔诚地念出“Dolphin、David”等七个单词。

她唤醒了小男孩的意识,也唤醒了小男孩哪怕被抛弃,也对母爱矢志不渝的追寻。

2,

总觉得,我们每个人身上,也像那个小男孩一样,携带着与生俱来的关键词。

这些词,就像一种界限,一个容器,包裹着我们。

听起来,我们似乎被限定了,但实际上,“界限”也可以代表一个无限宽广的场域。就像宇宙,它的确有个边界线,也的确大得无穷无尽。我们,就各自诞生、畅游在自己的“小宇宙”里。

我的意思是,你的个人特质,你的性格,就是你的“界限”。它是个伟大的空间,是个天然最适合你的空间。

这是真正属于你的“小宇宙”,属于你的海洋和地盘。与其每天想着去“打破”什么,不如先低下头,仔细审视自我的优势所在。

想明白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究竟想游到哪里,或者,不想游到哪里。

如鱼得水,不是吗。

你是适合在喧嚷的酒吧里,游刃有余?还是适合在孤独的十公里中,倾听自然?

“请做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3,

就像村上春树。

他不再“玩命地”去说话,他甚至可以半个月不说一句话,也觉得舒适自如。同时,他把适合自己的自省、自律做到了极致,每天跑步,每天写作,30多年,天天如此。他找准了内心的海,就一头扎进去,专注变成自己。

就像《月亮与六便士》中,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男主角。

他在事业有成的中年后,扔掉世俗的一切,疯狂扑入绘画的怀抱。世人不理解他,认为他是疯子,但他根本不在乎。故事结尾,他在塔希提岛上留下巨幅壁画,又将之付之一炬,在贫困中死去。

在这个“极端”的故事中,男主角在后半生,接触到了上帝的手指。那种实现自我的神性体验,无以复加,他不屑多言。

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

他独自在漫漫寒夜,以坚强意志,对峙搏杀所有鲨鱼,终于把捕到的大鱼带回了家——虽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当漂亮时髦的游客,轻描淡写谈论着大鱼残骸时,老人在他的茅屋里睡着了。

最后一句,海明威写:“老人正在梦见狮子”。

4,

当你畅游在自己的海里,你梦见的是狮子,还是塔希提岛呢?

无论怎样,“梦想”,其实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大词。它其实暗含着一个最真实的你,是你来到人世一场,不虚此行的提示。

甚至,对普通人来说,梦想除了拥有,也不一定抵达,不一定实现。它可以变小,可以溶解,化身为你的爱好,你的生活方式,你独有的感受和体验。

 

在这些具体而微的光芒中,你才是独特的你。

写作《老人与海》的海明威,有着传奇般的一生。他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无数次在前线受伤,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诺贝尔文学奖。他爱好狩猎、捕鱼、斗牛,是一个“不能被打败的硬汉”。1961年,62岁的他,以一管猎枪自杀。

他的人生,是《老人与海》最真实的注脚。

无论怎样,这个硬汉人物,和他笔下的老人一样,已经在自己的海域里,尽情搏杀过。

“老人正在梦见狮子。”

多么幸运,我们能降临人世一场。

而不浪费的人生,不过是听从内心的热情,或多或少,真正使用了自己。

the end

上期文章



《她》:唯有变态,能手撕变态

她们这一天:阮玲玉和丁玲的3月8日




浅水芳邻

原创|文艺|故事|小情歌

长按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浅水芳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